江苏名酒里的红色记忆

2021-11-13 10:30申斯春杜宝吉
世纪风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彭雪枫洋河陈毅

申斯春 杜宝吉

江苏是白酒之乡,酿造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一河三沟”享有盛誉。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广大将士驰骋苏北,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酒业作坊积极支持抗日,酒业职工积极参加抗日,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关于酒的红色记忆。

痛饮高沟缘不断

高沟,江苏名酒的故乡,在明代以前这里还处在巨大的项硕湖之中,后因黄河夺淮入海,才逐渐由海涂泽国变成巨野平川。直到洪武三年(1307年)的一天,从苏州辗转来了一位姓高的人家在此拓荒,才有了袅袅炊烟的高家沟。到了清代中叶,这里人烟逐渐稠密,已有8家酿酒槽坊,归沭阳县管辖。晚清沭阳籍著名女剧作家、诗人、画家刘古香曾为高沟天泉槽坊题了一副楹联:“天既有星,槽滴珍珠红艳;泉还名郡,坊开琥珀香浓。”1915年,高沟裕源槽坊所产的曲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红色长篇小说《红日》作者吴强就出生在高沟,并在槽坊当过学徒,1938年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

就在吴强参加新四军这一年,毛主席和党中央就高度关注广大的包括苏北在内的华中地区,要求新四军渡江北上,八路军分兵南下支援新四军。到了1940年2月,八路军总部指示黄克诚以三四四旅和冀鲁豫支队等部队组成八路军第二纵队,准备随时南下增援新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4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又进一步指示: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量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派进攻,消灭投降反共势力,建立新的伟大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长江以北、渤海以西为范围。兵力总数共须4万至5万人,方能完成此紧急伟大任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克诚率领八路军第二纵队1万多人,由冀鲁豫根据地出发,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到达皖东北的新兴集与彭雪枫部会师。

是年8月,黄克诚派出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在司令员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的率领下进驻高沟,从此,高沟酒与八路军、新四军结下不解之缘。9月8日,第一支队奉命南下增援陈毅、粟裕部队,到达盐河西岸,准备翌日东渡盐河,但因日军进犯高沟、杨口,不得已又火速返回,在高沟、杨口与进犯之日伪军展开激战,保卫战进行到17日才取得胜利,歼灭日伪军110余人,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锐气,八路军军威大振。人民群众备受鼓舞,献上高沟酒和高沟捆蹄等下酒菜迎接凯旋的子弟兵。

10月10日,休整后的第一支队继续南下,在盐城南面的白驹镇与新四军北上先头部队胜利会师,完成了打通华北华中联系的通道,打开苏北抗战局面的任务,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把我军阻隔在黄河以北的阴谋。多年后,黄克诚在回忆录里深情地回忆道:“陈毅同志特地从位于海安的司令部乘汽船沿串场河北上,到盐城慰问南下的八路军指战员,我从东沟赶到盐城。这是我与陈毅同志分手8年之后的首次重逢,相见之下分外亲热。”这次会师,少不了用高沟酒助兴。陈毅有诗云:“我军痛饮高沟酒,定叫中华属人民。”

1942年,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高沟复入敌手。1944年,在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南下主力改为新四军三师)、淮海军分区四支队支队长钟伟的指挥下,发起了旨在重新占领高沟和杨口两个大集镇的“高杨战役”。经过16天浴血奋战,歼敌2500余人,拔掉两颗大钉子,打通了淮海与盐阜两个根据地的交通线。

高杨战役胜利后,三师积极推进大生产运动,驻守在高沟镇的涟水县委,筹集了500元党费,兴办了金庄槽坊,当年生产白酒40吨,成为重要的贸易物资,也是后来的高沟大曲、今世缘酒业的源头。

“抗日堡垒”双沟酒

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双沟镇就有四大槽坊生产的大曲酒远销四方,一片繁荣景象。1938年5月28日,日军对双沟狂轰滥炸,老百姓血流成河,槽坊均遭重创。幸赖八路军主力三四三旅南下,先是苏鲁豫支队的胡炳云大队较早挺进皖东北,进占双沟,逐渐恢复了几大槽坊生产。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敌人的封锁,新四军战士的生活非常艰苦,根据地缺医少药是常事。这时生产的高度酒就成了药品的替代品,成为我军的救命酒。据著名作家、1940年就参加新四军的陈登科回忆,双沟槽坊是战士们最好的藏身之所。他说:“尤其在冬天,我们到了双沟镇上,在槽房里宿营,不但宽敞暖和,还可以洗澡,特别对我们生疥疮的人来说,那真是福音。槽坊有的是水缸,舀上半缸热水脱得光光往缸里一躺,霎时,全身止痒也不知有多舒服,三天一洗,再加上擦点儿硫磺膏,身上的疥疮便呈现出枯死色,要是能在槽坊住上十天半月,疥疮就全好了,因此,我们又把槽坊的水看作是治疥疮的灵丹妙药。”

双沟镇是淮北抗日根据地重要的一块,距离中原局领导机关所在地盱眙只有几十公里。淮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日寇占据的徐州、蚌埠、淮阴三大军事重镇之间,敌伪顽始终封锁包围着抗日根据地。贺氏开办的全德槽坊在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包围封锁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人们尊称槽坊掌柜吴氏为“贺老太太”。抗日战争爆发后,贺老太太把全家带入了革命队伍,还冒着生命危险护送新四军指战员,使其转危为安,把全德槽坊办成“抗日饭店”;利用在江南的经销网点,暗中传递情报,为新四军和根据地采购军需药品;开办淮上客栈,暗中建成新四军将士往来落脚点。槽坊“人管酒饭,马管草料”,与子弟兵鱼水情深,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

1943年4月20日,陈毅、彭雪枫、邓子恢以及著名记者范长江等人,在泗南县县长张太冲的陪同下,由大王庄出发前往大柳巷,双沟镇是此行必经之地。双沟全德槽坊的经理贺子谋当选淮北苏皖边区参议会参议员、泗南县驻会参议员。彭雪枫想,既然从那里路过,当请陈军长顺便到双沟贺家的全德槽坊看看,以陈军长的威名和影响,必将促进贺子谋更加积极支持抗日,何乐而不为,机会不能错过。陈毅赞同彭雪枫的想法,愿意结识一下这位槽坊业主。因战争环境,考虑到安全问题,出发时陈毅换上了便服,穿的是长衫,戴着礼帽,一副商人模样。

陈毅等一行到了槽坊受到热情接待,入席时贺子谋首先请彭雪枫师长坐首席,彭师长笑而不坐。张太冲知道贺经理不认识陈毅军长,便出来解围:“这是我们新四军军长,赫赫有名的陈毅军长。”贺子谋大吃一惊,赶忙上前拉着陈军长的手说:“你就是陈毅将军!真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睹风采,真乃三生有幸。莫怪鄙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多包涵,请多包涵。”说完便拉陈军长入首席。几句简单的话,逗得大家乐不可支。陈毅军长品尝了一口双沟酒后,连声赞叹:“好酒,好酒,不愧天下第一流!”自此,“不愧天下第一流”成了双沟酒的金字招牌。

陈毅还与邓子恢、彭雪枫、范长江、张太冲到距离双沟不远的大柳巷试马春游,中午在郊外席地野餐,边饮双沟大曲酒,边议战绩和抗战形势,即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大柳巷春游》的著名诗篇:

淮水中分柳巷洲,

平沙绿野柳丝抽。

春郊试马优游甚,

难得浮生似白鸥。

为惜春残共举杯,

番番风雨苦相催。

人间好景随时在,

满眼梨花锦作堆。

十里长淮步月迟,

阑珊灯火启情思。

旧歌不厌人含笑,

抗战新声更展眉。

1979年,陈毅的长子,时任团中央书记的陈昊苏到江苏,特地来到双沟酒厂瞻仰先辈遗迹,参观双沟大曲的生产情况,品尝了双沟名酒,不禁吟咏父亲写的《大柳巷春游》诗篇,挥毫写下了《长相思》一首赠双沟酒厂:“古泗州,醉猿州,特液酿成淮水头,浓香品质优。争上游,再上游,不愧中华第一流,举世赞双沟。”

新四军军长陈毅当年在全德槽坊客栈住过的房子,现今保存完好,已改造为陈毅故居陈列馆,列为双沟酒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瞻仰。

洋河酒获赞“气节酒”

洋河,又叫白洋河,原是一条河流的名称,该河原与白鹿湖贯通。因地势低洼,为洪水走廊。每逢汛期,白浪滔天,望之如洋,故名洋河。

洋河镇北靠运河,南接洪泽湖,处于日伪占领的徐淮公路之间,也是联系苏皖边、盐阜、淮海根据地的重要节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我军在洋河打过两次载入史册的著名战斗。

第一次是新四军在洋河攻击日伪军的战斗。1943年4月24日,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对驻守江苏省泗阳县洋河镇的日军第十七师团第五十二联队及伪军一部进行袭击,共毙伤日伪军400余人。

第二次战斗发生在1948年农历六月初三,战斗激烈悲壮。参加战斗的华野十二纵十五团虽然攻下洋河,取得了胜利,但由于是攻坚战,对地形也不熟悉,部队牺牲过半,包括副团长和参谋长都牺牲了。战斗结束后,由于部队迅速转移,烈士的遗体大部分被匆匆掩埋在沙圩、屠园乡、洋河镇北的废黄河大堤。

1942年,由于日伪军控制了运河沿线,曾繁华一时的酿酒古镇洋河也变成了鬼子据点。在这种情况下,洋河的酒坊冒着极大的风险,偷偷把剩下的酿酒用粮,秘密转送给抗日根据地,因此洋河酒被军民称为“气节酒”。

陈毅为双沟酒题词“不愧天下第一流”

1943年秋天,日本人封锁洪泽湖区,新四军四师医药匮乏,甚至医用酒精都不够用。时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的彭雪枫联系洋河镇抗日人士,动员洋河镇上的一些槽坊,把偷藏的烧酒拿出来,在夜晚突破日伪的封锁线,沿着运河运到下游的泗阳、淮阴交界的运河三岔口,再转河道进入洪泽湖,费尽周折,把酒送到新四军的战地医院,保障了伤员的及时救治,因此洋河酒被誉为“救命酒”。

猜你喜欢
彭雪枫洋河陈毅
国家白酒质检中心洋河实验室成立
陈毅颂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彭雪枫:毛泽东眼中“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彭雪枫的浪漫婚事
彭雪枫豫东春荒卖马赢人心
Promoting Chinese Young Learners’ Early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刚硬至猛彭雪枫
1.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