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首览胜

2021-11-12 02:07王晨曦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干渠大堤毛主席

站在地标“黄河左岸中下游分界线”北纬35。0'44"、东经113。28'34",距离人民胜利渠渠首就越来越近了。

夏雨洗礼过的黄河大堤像是被沥青重新铺筑了,平整舒适。重重的防护林郁郁葱葱、葳蕤生香。大堤坡上绿草从黄草中拔节而生,毛茸茸的蔓延开来。它们犹如守护着黄河安澜的个个忠诚卫士,也像是被黄河哺育的云云百姓。阔步下了大堤,由于穿着凉鞋,走起路来感觉滑不溜溜的,脚都被绵绵的沙土包裹。进入人民胜利渠渠首大门,豁然开朗,一块铭刻着“新中国引黄第一渠人民胜利渠”巨大长方体的石

碑矗立中央,这通石碑是河南人民胜利渠管理局于公元2012年10月31日所立。

九曲黄河汇纳百川,由邙山和清风岭之间奔涌而出,由于泥沙淤积和堤防的约束,黄河下游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地上悬河。黄河中下游的河床比周边大地要高,靠大堤护着,一旦大堤决口就容易造成“水往低处流”的泛滥。双手抚摸着人民胜利渠首旁的“秦厂坝头”石碑,指尖就好像触摸到了黄河的历史幽幽。翘首黄河滩区,一股怜悯之情愫暗生心头,对于黄河的记忆,最早来自于儿时听的家族故事,夏日里大杨树上知了猴“知知”地唱着,树下曾祖父摇着蒲葵扇声声地讲着家族十一世祖因为河水泛滥被迫迁移的往事。眼前不

觉浮现祖辈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的漫漫逃荒之路,这条路泥泞不已、这条路该向何方,没有我十一世祖携幼子的逃离生还,就没有现在生命血脉。

为了扭转黄河危害的历史,1952年,在黄河桃花峪开一个口引黄河的水注入到新乡的卫河总干渠,总干渠长52.7公里的人民胜利渠建成了,于是悬河上终于有了第一条引黄灌溉的大渠道。在总干渠的两侧,有六条分干渠向东西方向延伸,连接着成千上万条支渠和农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从人民胜利渠渠首到卫河口52公里长的总干渠落差20多米,为了调节渠水高度和流量,在总干渠上修建了节制闸和小电站,为灌区增添了光彩。眼前的人民胜利渠渠首闸,5孔带胸墙开放式结构,单孔宽2.5m,平面钢闸门,安装5台单吊点20t螺杆启闭机,闸底高程90.27m,设计流量85m3/s。两岸翠柏苍松、杨柳繁茂,左岸牧羊老人悠闲地放着羊群,似乎有了这人民胜利渠,就连牧羊犬也放松了警惕。

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纪念馆,建筑大气整洁,青石为基青砖垒筑,屋顶青瓦鳞次栉比,八扇朱红木质百叶窗质朴典雅,与房屋浑然一体,又不失灵动。室内陈列着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的老物件、老照片,不禁让人内心又一次温暖起来了。特别是这台附着岁月尘埃铁锈斑驳的启闭机,它是1952年毛主席亲手摇动的,那时没有电力全靠气力手柄摇动带动齿轮转。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奶奶家的那台手动压面条机,当时要做一家7口人的饭,光是压面条就累得胳膊酸痛不已,何况眼前这个大机器,它的启闭关系着豫北千千万万家的粮食灌溉、吃饭问题。当毛主席的手摇着启闭机,滔滔黄河水穿闸而越,靠自流源源不断地涌入到人民胜利渠

畔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田。毛主席爱人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因如此,这条总干渠被叫做“人民胜利渠”。听这里的管理人员讲当年毛主席问起这条总干渠叫什么名字时,黄委会的同志回答說:“叫胜利渠。”毛主席说:“这个名字好是好,但不完整,要是加上'人民二字就更好了。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的胜利,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的胜利呀!”后来就定成了“人民胜利渠”。

在党的领导下兴建的第一个引黄灌溉工程,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引黄灌溉只灌不排容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灌区

老百姓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排灌结合,有了渠灌还不能忽视井灌,井灌是游击战,渠灌是阵地战,要合理安排,实现井渠双保险,才能夺取农业大丰收!于是引黄河水压沙盐碱,利用肥厚的黄河泥水淤灌改良土壤,就相当于施了有机肥料,使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渠水潺潺昼夜不舍,所到之处,麦禾菡香、果园片片、鱼塘连连,好一片田园综合体。刹那间,我亦幻化为一颗涓滴,汇入其中,每一滴水都支持着生命的跳动。

作者简介:王晨曦,1987年10月生,女,硕士研究生,焦作市文化馆群文业务骨干,文学方向,发表有《站在太行望“八鹰”》等多篇散文作品。

猜你喜欢
干渠大堤毛主席
太湖牛腰泾段大堤施工安全风险防护措施探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猫猫洞总干渠现状分析与节水改造方案设计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
国家继续支持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建设
我们紧跟毛主席
李庄家青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