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涵
摘要:制造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制造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产压力,制造业要想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利用SAP系统实现降本增效,让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成本进行有效把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当前SAP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业的成本管理过程当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SAP系统应用到制造业中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SAP系统的主要功能,希望能够让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推动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SAP系统;功能探析
引言:降低生產成本,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是众多企业长久以来的追求,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需要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尽管我国当前成本管控工作较之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进步,然而对于发发国家来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想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成本的管控工作。当前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始使用SAP系统,这对制造业做好成本管控工作,我国逐渐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SAP
SAP系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独立软件供应的SAP公司开发的软件,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AP的设计思路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然后在企业内制定可行的生产和销售方案,其操作流程为:首先生产订单的生成基于产品的库存,然后系统根据采购订单生成原材料入库通知单和验收单,然后根据通知单、验收单等单据生成企业的最终账目。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SAP系统如同贯穿于企业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在成本控制、规划上面功能非常强大,且拥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二、制造业使用SAP系统的重要意义
SAP系统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SAP作为领先全球的ERP软件,制造业应用中主要有五个系统,第一个模块系统为高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其中有企业的当前发展情况、决策支持、战略规划等,第二个系统就是客户系统,包含销售预测、订单产生、发货、服务等模块,第三第四个系统分别是工程研发系统和制造系统,于制造业的生产息息相关,第五个系统为辅助系统,尽管和制造业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是制造企业中不可或缺的模块。
2 SAP提高成本核算精准程度
在传统企业的生产运行中,使用的主要是半自动化成本信息管理,实际操作需要对计算机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在加工,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结果,很难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考核分析,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当前SAP系统在制造业中的使用提高了数据处理和成本管理的精准度,依托于ERP管理平台,让企业成本管控的效率大大提升,其中SAP有两大关键方法来进行成本的管控:
1.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就是整合以往的数据,然后做好调研和分析最后利用技术册数做出的预计成本。标准成本在制定时,已经抛弃了浪费相关的问题,其中包含的必须的成本额度。标准成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们应该看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相关人员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来降低甚至是消除差异,最后实现标准成本。本质上,标准成本就是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方法,通过对实际差异和标准成本的研究,有效的降低成本,在国外很多制造业对此方法进行了实践,最终结果表明白标准成本控制法对制造业的成本管控非常有效。标准成本法的典型特征为通过ERP系统大数据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的成本数据进行整合和联系起来,提高成本的控制效力,确保陈哥不能核算功能能够发挥,让管理与核算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二者工作之间的协调和统一,真正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的分析。且SAP系统能够让各个部门明确自己对成本控制的职责,有助于企业精准的进行成本管控,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主要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作业过程为核心,对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确认,最后能够得出作业过程产生的实际的成本。在制造业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作业成本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成本管控上的一些弊端,数据上也更加的精准并且能够实时更新,为企业的会计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作业成本法操作模式具有作业信息整合的特点,所以在制造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此种方法能够对所有成本相关的产品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确认,最后将数据收集做出分析研究。作业成本法有效清除了非增值产品带来的成本浪费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实时对这些不增值产品进行清除,优化了整个生产过程,做好成本管控工作从而提升了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法有三个主要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为企业的作业过程提供了更加精准、实时更新的成本信息;第二就不仅能够对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预测,还可以根据产品的因果关系做出最优的决策,不断对作业过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资源流动和分配的合理性。第三就是作业成本法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依据。
操作作业成本法首先需要确定目标作业,包括业务的时间、地点、材料等信息,以及作业的最初投入是什么和作业的最终产出结果是什么。其次需要界定目标作业成本项目,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成本的项目主要有制造费用、设备维修维护、水电费、管理费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考虑。最后就是要界定目标作业与其成本项之间的联系,制造企业在使用作业成本法时,不同的作业都会有独立的账目在其中进行资金的运转,所以之前要首先确认作业和成本项之间的关系,每个作业流程都关系到多个或者单个成本项,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之间的联系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一定要充分发挥SAP系统应用的有效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把控,让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不断提高。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要想我国的制造企业能够在世界市场中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就需要明确SAP对成本管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不断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芸. 制造业SAP系统功能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 No.553(12):114-115.
[2]李慧. SAP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 2013.
[3]杨海荣. 浅析SAP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000(019):244-244.
[4]郭雷兵, 郭文静, 樊涛. SAP系统业务数据批量传输方法应用及客户化实现[J]. 电网技术, 2007(S2):238-242.
[5]何静. 基于SAP信息化系统下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控制趋势思考[J]. 当代会计, 2014, 000(0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