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艳
摘要:这些年,我国煤矿行业始终走在转型的轨道中,煤矿机械化俨然成为当前煤矿机电事业的发展主流。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应用作为有效的因素,不仅成功取代了传统人工劳动,同时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保证了安全生产的目标。因此,应该完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保证机电设备在不同生产环节的利用价值,加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以便于促进煤矿开采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字:煤矿生产、生产技术管理、煤矿安全、安全生产
纵观当前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情况来看,煤矿的生产能够满足大多数领域的能源基本需求。然而,由于煤矿分布环境相对特殊,使得煤矿的开发技术难度逐渐增大。经过多年实践,煤矿探索与开采已经创新了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机电设备在实践开采煤炭时,需要应对越发复杂恶劣的环境与地理条件,因此经常出现开采不顺利的问题,甚至潜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故此,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则应该优化煤矿生产技术的有效管理,排除机电设备运行与使用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煤矿生产安全,为煤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煤矿企业中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存在的不足
1.机电设备管理,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过分重视煤矿的开采、煤矿销售、煤矿生产等环节,对于生产技术的管理重视不足,甚至直接忽略这一环节。大多数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形式化严重,投入资金并未得到充分应用,严重浪费企业的管理成本。
2.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影响管理效果
在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中,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基础知识不扎实是管理水平不高的普遍因素。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机电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最终机电管理的效果。如果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管理效果较差,甚至影响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导致煤矿生产出现安全隐患。现阶段,由于煤矿行业作业环境艰苦,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导致从业人员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差,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难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3.缺乏科学的管理维护方法,影响最终管理质量
对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来说,增加日常维护与管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步骤。但是,就当前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情况来说,一些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维修不重视,仍然采取传统型安全隐患排查法与日常维护方法,与新时期的设备的更新速度不匹配。而机电设备的大多数问题较为繁琐,若无法切实解决,将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由此引发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除此之外,针对一些机电设备检查不够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无法按照检测结果及时排查隐患,同样会增加机电设备运行故障,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探究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1.对生产技术管理高度重视,增加资金储备
开展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首先,企业应转变思想观念,要培养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技术培训与安全培训,消除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其次,为了提升机电管理质量,应该增加运营维护成本,定期检测检修。针对一些废旧机电设备,应及时淘汰更新换代。同时要聘请一些年轻化的维修人员,完善维修团队,降低维修所需周期,保证维修的质量。最后,增加生产技术设备管理方面的投入,合理配置资金成本,购买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机电设备,保证煤矿开采的整体效率。
2.提高机电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保证管理效果
由于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水平不一,而管理工作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煤矿企业为了保证管理人员的业务达标,应该针对性开展培训课程,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首先,在开展培训过程中,要梳理管理理论知识,转变管理人员的意识,确定管理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其次,加大技术管理实践培训,协调理论实践关系,要保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现实情况相符。最后,开展绩效考核制度。要采取奖惩措施,对管理人员的绩效工作进行综合考量,针对一些业务能力突出、管理效果好的人员,要加大薪资补助;而针对一些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管理效果差的人员要增加培训,建立淘汰制度。
3.采取多元化的技术管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首先,运用自动化安全支撑技术。在过去的煤矿生产时,通常选择连杆式液压支架来进行采矿作业。虽然这种支架可以起到支撑效果,提高采矿作业的質量,但是这种支架自重较大,若开采薄煤层时,往往使用价值不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煤矿人员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帮助煤采人员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优化支撑结构。其次,利用电控自动化技术。与厚煤层相比较,薄煤层开采难度较高,不仅开采空间受限,开采面积小,并且顶层厚度较薄,增加了采矿作业的安全隐患。当开采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以后,则可以利用分散监控设备对开采的进度与安全作业形式进行全面地监控,排除安全隐患。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严格遵守使用说明程序,按步操作,保证使用效果。
4.科学控制整机设备与零部件质量
若想保证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则应该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地维修与保养。现阶段,对于煤矿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来说,只有深入强化机电设备的维护,才可为企业生产线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首先,企业应进一步明确煤矿机电设备的整体保养要求,结合机电设备的具体运行状况,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提升维修保护的工作质量。在建立准入机制门槛时,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控制设备与零部件的质量鉴定,在保证一切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在安装完成以后,应该对新机质量进行试验,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其次,若想使综采设备运行安全,则保证生产线的生产系数,设备安装管理人员应该对安装网络图进行合理设计,并按照安装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开展,以便设计出最佳的安装网络图。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等先进设备软件进行设计,从机电安装、机电变电所、机电排水泵等绘制成电子图的形式,便于及时调整与修改。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则需要建立电子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网络化办公与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煤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有效管理,直接牵动着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煤矿生产创造了巨大的效益,所以要高度重视生产技术的应用。煤矿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开采的具体标准与要求,联系现实情况,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开采方案。要规范开采技术流程,发挥机电设备的最大价值,以便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有效管理,促进煤矿生产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启睿.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1(4).
[2]贾林军.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要点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