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坡耕地高效的水土保持对策

2021-11-12 13:10杨平
安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

杨平

摘要: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源泉,而土是保证稳定生存的根本,水土资源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且有着无法替代的关键地位。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阻碍,同时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如毁坏水利工程设施、引发泥石流及滑坡等自然灾害,还有降低土地质量及制约该地区发展等。本文介绍了云南省坡耕地高效水土保持的思路,并提出几点水土保持对策,为云南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南省坡耕地;水土保持;坡改梯

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云南省是相对来说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区,占据总体水土流失面积的比重高达35%。为了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强水土保持意识,结合实际需求,明确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方向,编制科学的治理方案,提升水土保持水平。

1.云南省坡耕地高效水土保持的基本思路

1.1明确水土流失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及系统性,从治理思想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通过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达到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主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模式,全面实施“坡改梯”政策,同时始终坚持“保土耕作”的基本原则,合理明确治理目标,科学编制治理方案,加强山、林以及水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不断丰富治理内容,主要包含蓄水池和坡面水系等方面的建设,保证田间道路配置的合理性,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农艺农机的综合利用,进而创造更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流程

针对云南省坡度在25°以下的耕地,应充分利用“坡改梯”形式,做好水土保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农田的耕作面积。而无法实施“坡改梯”的耕地区域,需要坚持“保土耕作”原则,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提高水土保持的有效性,保证不影响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落实“保土耕作”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缺少技术体系的支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坡耕地种植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加强“截流蓄渗”水土保持体系的构建。

2.云南省坡耕地高效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原则

2.1始终坚持创新与协同管理融合的原则

云南省的坡耕地地区应做好机制创新及协同管理工作,由于在开展水土流失问题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内容复杂性强,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增强机制创新意识,体现自身的协调及引导作用,在不改变耕地用途和渠道的前提下,做好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工作,做好资源的统筹及合理配置,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提供基本保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2始终坚持水土保持与民生发展结合的原则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水土流失治理与民生发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结合当地发展的基本需求,编制科学的治理方案,围绕解决民生问题落实各项工作。明确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即改善农场生产条件、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及合理优化产业结构等,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云南省实施坡耕地高效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

3.1合理编制综合治理规划

为了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性,需要增强制定治理规划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云南省坡耕地治理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能及责任,采用分区分类管理的方式,合理确定资金投入标准,制定科学的流程规范,正确选择技术措施,提高治理规划的有效性。

3.2不断完善投入机制

为了保证云南省坡耕地水土保持工作得到全面的支持,需要构建完善的投入机制,当地政府部门应增强资金投入意识,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专项资金,与此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大规模企业及大户积极参与到坡耕地水土保持工作中。

3.3采用先进的坡耕地治理机制

不断创新坡耕地治理体系,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引入水土保持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组建水土保持委员会,对各项工作做好监督,及时研究和解决遇到的难题,鼓励各地居民积极参与到“大水保”工作中。同时加强水土保持与民生经济发展的融合,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编制合理的治理规划,建立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机制,明确不同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主要责任,并监督实际履行,针对超量完成任务及不履职的单位及个人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3.4强化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给予相关工作一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政府部门可以号召和组建社会团体,对水土流失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危害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做好全面普及,增强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做到积极配合,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3.5加强坡面水系及生态林网建设

首先,构建完善的坡面水系工程,很多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投入较多,但是得到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改善此种现状,需要重视与坡面水系工程实际优势的有机结合,积极应用及推广“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治理方式;其次,提高对田间道路的重视,增强合理建设及优化意识,认真分析现有的排水系统,结合基本需求做好调整及改造,保证田间作业道布设的合理性,同时做好植被覆盖区域的规划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保持水土的作用;最后,增强生态林网的建设意识,合理利用山顶区域,开展植树造林及绿化工作,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为了增加林地面积,应做好坡度在25°以上区域的退耕还林工作,保证生态林网的完善性,为生态平衡打下坚实基础。

3.6合理运用“截流蓄渗”工程技术

积极利用“截流蓄渗”工程技术,主要指微区域集水系统技术体系的实际应用,微区域集水系统的主要构成有截流集水区、导流设施、蓄水设施以及水分利用区域等,其中截流集水区主要设置在坡耕地,同时保证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布设一些具备蓄渗能力的高反坡阶,为了实现截流和集水,需要设置植物篱,之后通过导流设施向蓄水池中引入收集到的径流,为干旱季节的农作物种植做储备。

結语:江河泥沙主要来自于坡耕地,在云南省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防治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了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应认真分析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现状,选择合适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同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结合先进的耕地治理技术和完善的机制,有序开展相关工作。重视水土保持重要性的普及和宣传,得到农民的认可和配合,为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坚实基础,促进云南省的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洁,杨礼琨.我国南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7):100-101.

[2]李朝琳.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有效配置[J].房地产导刊,2019,(11):148.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