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五羊
摘要:给排水系统作为当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关于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探讨,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整体情况及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思路,采用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做好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文章笔者结合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技术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旨在更好的促进建筑给排水技术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建议;发展趋向
1.建筑给排水的现状
1.1给排水技术未被重视
部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给排水技术的应用重视程度较低,使该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大多数施工企业对主体工程的重视程度较高,忽视各环节的施工操作,未有效完善给排水技术的应用体系。建设企业的工作人员不重视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将无法要求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合理把控该技术操作要点。
1.2缺乏合理的技术指导
施工人员在开展给排水施工时,存在盲目施工的现象,未根据施工标准落实各环节的施工。如孔洞位置预留不合理,导致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整体施工进展,降低施工质量。部分工程由于缺乏前期规划,后期需要通过补救措施对施工中未涉及的地方进行处理,造成了施工资源的浪费。施工后期对主体建筑进行新孔洞开凿操作,影响了施工进程,浪费了施工资源,易使建筑主体结构出现损坏的情况。
1.3管道铺设监管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的工作重点通常在建筑质量等方面,未对给排水技术的应用给予充分重视,导致该项技术的应用缺乏合理性。由于监理人员专业能力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导致施工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到位,以上因素均会影响给排水技术的应用。
2.提升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有效建议
2.1施工系统的要点
为了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考察,在明确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点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施工活动。针对整个系统的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在现场核实位置安装管道伸缩装置。其后使用直径不低于排水管管径2/3的塑胶球对水管进行通球试验,保证系统综合通球率达到100%。按照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设定科学的污水管道坡度。为了便于后续检修和维护,在排水管道立管中心之上约100cm位置设置专用检修口。针对部分管道暗敷的位置,留出检修门的安裝通道。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以外,所有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均独立安装,不得与风道、排烟道进行连通。
2.2防堵防漏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中,防堵防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点。一方面要避免给水、排水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否则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要避免管网系统出现渗漏,否则将会引发水污染甚至产生直接经济损失。为此,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严格做好技术交底,明确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指标,避免出现安装不规范的情况。在敷设管道时,要严格做好管道检查,确保管道完好无损,避免管道内部出现杂质或有裂缝、变形的情况。安装完毕之后,要分别做好通水和闭水试验,通水实验时记录分析各楼层管道出水口的分均流量,与标准流量进行对比,闭水试验要保证完全封闭超过24h,观察是否存在渗漏的情况。
2.3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养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是给排水管到施工中的关键因素,如果相关人员技术不过关、责任心不强则难以避免地会在施工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相关施工单位需要从制度的建设方面入手,形成对工作人员施工技术进行定期考核的基本制度。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施工人员的绩效进行挂钩,这种方式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而针对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的现象,相关单位可以采取定期开设技能培训班和专业技术讲座的方式,引导相关人员参与到其中并进行自我提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防范施工中出现不认真现象和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
3.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趋向
3.1建筑给水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行业作为水资源消耗的大头,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还要减少水资源没有必要的浪费,例如瓷片式水龙头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水资源,同时上文中已经提到在运输水的过程中如果水管破裂,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因此在近些年我国对管道的接口处进行了各种优化,提升了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城市用水大部分都是将可利用的污水层层处理加工得来的,这时我们就不得不对污水的处理方式格外关注,在我国处理污水的步骤繁多,除了吸附水中的杂质之外,还要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在这种方法下,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的会给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物质,同时还可以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留在水中。在建筑行业中,对于水的储存和排放都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既减少了水的浪费,还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3.2建筑排水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在建筑行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水,如果直接排放,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排水系统越来越重视,在经过不断地研发后,排水装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现有的排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需要,真空排水等设想也未必不会成为现实。同时对于污水的处理也会更加现代化,会向着高效、节能、便捷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如何对雨雪冰雹等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也将是我们必须处理的一个问题。
3.3消防技术的发展
(1)在城市生活中,由于建筑面积过大,在单位地点的设施较多,排列过于拥挤,就极易产生火灾,并且后果十分严重,给人类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尤其是在停车场等地方,由于汽车本身的特性,是火灾事故的多发地,并且汽车中存在大量汽油,常规用水灭火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泡沫灭火,这时候就需要使用灭火器喷头进行合理地选取,同时还要及时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来满足生产的需要。
(2)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室内建筑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由于大量易燃品的应用给室内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室内火灾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对室内消防安全进行换代升级已经成了为建筑给排水的重中之重,要在建设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适当的创新,比如将消防水泵应用到室内消防上,加大室内消防用水的水流,更快的对室内火灾进行控制。
4.结语
总之,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各个细节质量,应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利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对要点进行把控,并针对当前的现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推进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孙玉瑾.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J].门窗,2019(11):47-48.
[2]尤凤山.建筑给排水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学,2017,8(0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