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窪绫香 高桥真珠 岩佐菜菜子
2021年1月10日,由公益社团法人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举办的“第38届全日本中文演讲比赛”顺利结束。经过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高中组、社会组、大学组共22名获奖者,其中大窪绫香(高中组)、高桥真珠(社会组)、岩佐菜菜子(大学组)分列所在组别第一名,荣获“中日友协奖”。下面的文章是三位获奖者的真情实感。
大窪绫香
去年 10 月,我作为西日本地区的代表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第 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早在去年3 月我就开始做准备了。写好了演讲稿,请老师修改,纠正发音,练习会话,同时还跟校外的武术老师练习太极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7月举行的预赛中,经过了“演讲”“中国知识”和“才艺表演”三轮比赛,我得了第一名,获取了唯一可以去中国参加世界大赛的资格。
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经历。而且通过这次比赛,让我也有了很多感悟。
当我到达中国后,一开始,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也没法跟别人聊天儿。虽然心里十分想跟别人说话,但一开口就磕磕巴巴的,糟糕的口语让我一下子没了信心。
犹豫了几次,我对自己说:“不行,这样下去绝对不行!”终于,我鼓起了勇气,虽然不流利,我还是一边打手势,一边努力跟别人交谈。渐渐地,我的口语开始有了一些进步。
在正式比赛前,应主办方要求,我穿着日本的民族服装,跟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们一起参加了彩排。这些选手们有美洲的、大洋洲的、还有非洲和欧洲的。他们看到我的装束,都赞叹道:“哇欧!好漂亮!”还有人惊讶地问我:“这个腰带竟然是这么长这么粗的带子,打成的吗?!”
就这样,因为这件和服,我开始跟其他的选手们慢慢地熟起来了。大家一起开 party,介绍自己的国家。当时的我,对欧洲和非洲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跟这些地区来的选手们聊天的时侯,觉得他们讲的任何事情都很新奇,在那里我交到了很多朋友。
现在的我,会主动地跟非洲和欧洲的朋友联系,向他们请教当地的事情。尤其是今年因为新冠病毒的流行,我们也经常在群里聊起这个话题。格鲁吉亚的朋友说,他们有半年的周末禁止外出,现在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了。
我学汉语是从高中开始的,他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大,每个地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都不一样。所以,我会继续跟中国的同龄人和世界的朋友们保持联系,使彼此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而且向他们了解只有本地人才了解的事情。希望下次再去国外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话题,能够畅所欲言。
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学习汉语,不断提高自己,开拓更加广阔的未来。也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像星星之火,一直可以点燃彼此心中的温暖。
高桥真珠
我叫高桥真珠,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学外语的一些想法。
读者朋友们,你们应该都学过一门外语吧?那,你们喜欢学习外语吗?我觉得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兴趣是最重要的,而能不能维持这个兴趣就取决于教你的老师。
我学过两门外语,一门是英语,另一门就是汉语。然而,我不喜欢英语,却很喜欢汉语,其原因就在于老师。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有英语课。我本来是特别喜欢学英语的。但是,当时的英语老师,对我们的要求过分严厉,一说错就会被批评,还会被追问为什么说错。所以上课的时候,头脑中就会充满紧张和恐惧,怕说错了会被老师批评,都不敢开口说话了。因此我就渐渐丧失了对学习语言的自信,甚至还以为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学外语的天賦。
后来,我上大学之后,开始学中国古代文学了。因为,要想读懂古代文学,需要了解基础的汉语,所以我就不得不开始学习汉语了。当时的我没有目标,没有理由,只是漫不经心地学汉语。可是,上大二的那年秋天,遇见了一位老师之后,我对语言的想法也彻底地被改变了。她是在一家汉语培训班教汉语的中国老师。除了教我汉语语法、词语以外,还教给我很多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想法。她跟以前的英语老师不一样,不会只看结果,而是最看重我努力的过程。跟她一起学习,让我变得越来越喜欢中国,越来越喜欢学习汉语。
上大四的那年,为了更好地掌握汉语我决定一个人去北京留学。那时候也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我去北京之后依然跟老师保持着联系。当我在北京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时候,她总是鼓励我,支持我。
有一次我看到别人用一口流利的汉语侃侃而谈的时候,就觉得我不如人家,对自己很自卑,丧失了自信,于是,就给老师发微信倾诉我心中的烦恼。那时候,她鼓励我说,现在说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坚持下去,努力做你喜欢的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的。我相信你一定不比他们差。听老师说的这一番话,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希望。
还有一次,我给老师发微信说,我周围有很多从日本来的留学生,我怕用日语跟他们交流,会对我的汉语学习有影响,但是也不好意思疏远他们。这时候老师对我说,在国外能认识同一个国家的人,这也是一个缘分,要好好珍惜周围的每一个人,不应该疏远他们,如果你想尽快提高汉语水平的话,跟日本学生也应该用汉语交流才行。还有多跟中国朋友交流也很重要。就这样老师又一次引导我,帮我解决了问题。对我来说,她不仅是我的老师,而且是我的人生导师。
在老师的帮助下,留学期间我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载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日本。 回到日本以后,我还仍然坚持着学习汉语,跟自己喜欢的老师一起学习,我的汉语水平越来越好了。现在我不管工作多么忙,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跟老师一起学习的周六是我最期待的一天。所以我特别感谢让我喜欢上汉语的那位老师。借此机会想表达我的谢意。
到目前为止我学习汉语最大的理由是兴趣爱好,但是接下来,我想把这门语言的优势发挥到工作上,为促进日中友好添砖加瓦。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能当不起日中友好的桥梁,但我想至少可以成为桥梁上的一块儿砖。
最后,我想问大家,你们为什么学汉语呢?是为了将来?工作?学位,还是兴趣?每个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如果别人问我一样的问题,我会自信满满,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喜欢汉语!”
岩佐菜菜子
大家有没有误解别人或者被别人误解的经历?误解别人,我们会感到惭愧、内疚;被别人误解,我们会感到委屈甚至愤怒。那么如何减少或避免误解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多交流。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
去年我去大连留学了一年。那是我第一次去中国,心里充满了期待。但是,最先接触的宿舍管理员首先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不安。管理员是一位 70 多岁的老大爷。他说话很难懂,而且还板着脸,好像很生气的样子。我感到非常紧张、害怕,心里想:他可真是一个怪老头。所以,几个月过去了,我除了跟他说“你好”以外,对他还是感到很生疏。
端午节那天,老师给我们留学生讲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惯。回宿舍时正好看到管理员站在门口。那时我对自己的汉语也有了点儿信心,就鼓起勇气跟他说:“大爷,您好!今天我学习了中国的端午节。端午節快乐!”这句话好像把他吓了一跳。他瞪大眼睛看着我说:“啊—端午节快乐!”听他说完这句话我就赶紧逃回房间了。过了半天心还咚咚直跳。但是从那以后,我们就有话说了。交流次数多了,我才发现那个怪老头其实很亲切。
有一次聊天时,他说:“宿舍每个学期都接收日本留学生。但是日本学生很没有礼貌。我们工作人员对你们日本学生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听他这么说,我很吃惊,也很奇怪。
几天后,一个日本同学看到我和大爷聊天,跟我说:“你真了不起啊。能和这个大爷聊得投缘。以前我跟服务员打招呼,他们都不理我,很尴尬。现在我都不敢跟他们打招呼了。”我把她的话翻译给大爷听,大爷沉默了一会儿,说:“看来大家都误解了对方啊。”于是,我们一起彻底分析了误解的原因:首先是日本同学学中国人说话很随便的样子,但是由于他们不会婉转的说法,工作人员就觉得他们很没有礼貌,对他们很冷淡。而这又让日本同学感到工作人员态度不好,所以渐渐地互相都不打招呼了。
为了创造良好的气氛,我和大爷想了一个办法,在一楼的公告栏里用日语和汉语写上了一句话:“愉快的一天从‘你好!开始。” 在我的带动下,日本同学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多起来了。大爷还提议以后过节时工作人员和日本同学一起庆祝。后来为了避免说话方式造成误解,工作人员都主动帮我们纠正不适当的说法,成了我们的汉语老师。
就这样我和大爷一起不但消除了日本同学与中国工作人员之间的误解,还加深了交流。
这件事让我相信:要想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交流永远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