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西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民间素有天津“泥人张”、北京“泥人王”和山东高密“泥家村”的称谓,无锡锡山的泥人更是全国闻名,而柘城县远襄镇的泥塑高手李秀山,被人尊称为“泥人李”。“泥人李”是以塑造大型庙宇彩塑和小型艺术泥塑为主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河南省柘城县传承已经有110余年历史[1]。2007年2月,“泥人李”被批准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柘城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泥人李”的保护,拨款24万元在远襄镇建设了秀山泥塑艺术馆。
“泥人李”泥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用性价值,形成了融汇着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美学思想的民间艺术作品[2]。《回娘家》《背娘赶集》《过大年》《拔河》《童年时光》(如图1所示)等作品均取材于民间风俗风情。
图1 泥塑作品《童年时光》
我国政府在颁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非遗保护工作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地方政府在非遗传承方面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人才规模,争取与高职院校进行联合,让学生通过专业的学科学习,掌握较为核心的非遗内容,成长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3]。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下,在校领导及教务部门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主任带领骨干教师在对“泥人李”非遗文化进行多次考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过与传承人洽谈,最终制定校企合作方案,特聘请非遗传承人李亚伟和王莲为学院特聘教师,从而成立了“泥人李”非遗工作室(如图2所示)。
图2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泥人李”非遗工作室
目前,在实训中心建立的“泥人李”非遗工作室,包含多媒体文化大讲堂、泥塑制作室、烧制技术车间、作品陈列展示室、泥塑技术交流中心等。该工作室与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艺术系艺术专业一起开展教学应用研究。
每个学校由于其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专业设置等的不同,导致其形成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在形成之后将逐渐内化成一种精神体系和价值观,并外化成高职院校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具有超越物质形态的独特价值,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的文化气息、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将得到全面的提升[4]。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历史深厚、文化灿烂的豫东平原,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将为“泥人李”非遗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
当前,我国的非遗传承工作正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和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的窘境,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进入失传的境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明确规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我国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各个环节得到宣扬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平台,能够带动非遗项目融入校园,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群体范围[5]。
在“泥人李”非遗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学校以非遗传承人李亚伟与王莲为教学主体,配合教学与管理工作,选拔长期从事一线实践教学的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这些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也有充满活力的青年才俊,也有一部分具有很强发展潜质的教学新秀。在这支队伍中,每位老师都是经过严格遴选的,他们专业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能够脚踏实地,潜心研究。这为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为促进河南“泥人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建立针对“泥人李”非遗文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进行专业化的评估,在深入结合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专业人士和非遗传承人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学校的课程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学校的非遗教学工作顺利开展[6]。另外,学校建立针对非遗实践教学的监督机制及运营管理制度,将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成效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任课教师的职称评选和绩效考核进行挂钩,加强教师对“泥人李”非遗工作室建设的责任感。学校还可以建立针对“泥人李”非遗文化资料的保存机制,在学校的图书馆设立非遗图书存放区,通过图书借阅、存放、共享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泥人李”非遗文化的宣传范围,增进学生对非遗技艺的认同。在对非遗技艺的保护方面,学校应加大在非遗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开展针对“泥人李”制作技艺的动态演示视频,通过文本叙述、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泥人李”制作技艺的兴趣和参与感。
将“泥人李”非遗文化积极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传承非遗知识的有效途径。文化传授离不开课堂教学,学校通过对具体上课时间、授课场所以及特定教师的固定,从而实现对非遗文化知识的口口相传。在课堂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开展针对“泥人李”非遗文化遗产的教育,坚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指导思想,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开设适合学校特色的非遗课程。非遗课程的开设将为学生了解传承“泥人李”制作技艺夯实基础。学校可在教学上进一步扩大并丰富有关非遗文化的教育内容。在当前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大形势下,学校应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参与其中,根据地区非遗文化的特点建设非遗内容,突出学校的地方特色,编写符合学校教育的教材,比如将“泥人李”制作手法、烧制特点、主题创作以及泥土选材等非遗技艺加入其中,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技艺,同时促进学校非遗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
1.开发“泥人李”非遗文化资源库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文献查阅及对“泥人李”非遗文化资源的实地考察,通过对“泥人李”非遗文化传承人李亚伟、王莲的采访与沟通,对“泥人李”的艺术特色进行梳理,结合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规划案例项目,逐渐建立非遗教育资源库,在学院实训中心专门设立“泥人李”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室、文献资料室、作品展示陈列室、烧制工作室。
2.利用“泥人李”非遗文化资源,确立工作室教学理念
学校根据设定的研究目标,将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挑选出来,建设“泥人李”非遗文化课程资源库,确立“传承、保护非遗文化重焕生机,融合、学习综合素质再上台阶”的教学理念。学校制定了全面融合“传承与保护、理论素养与技能实践、素质宽度与专业深度”三维课程的培养目标,架构案例式教学改革。主题式课程教学、模块化教学输出、仿真化教学流程等课程设置,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开展案例教学研究,将非遗文化引向纵深
“泥人李”制作技艺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大型中国传统庙堂彩塑。二是小型民俗系列艺术泥塑。根据课程情况,结合“泥人李”制作技艺特点,我们选择小型民俗系列并结合当代装饰艺术的特点,整合出泥塑、彩塑、瓷板和饰品四个案例教学,并融合商丘深厚的历史文化,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案例式教学,让学生既能进行实践操作,又能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加强学生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4.多角度实施“泥人李”非遗工作室创新课程
为了加强实训效果,在校内建设多功能展厅1个,用于教学成果展览、演示体验、参观交流。在校外与柘城“泥人李”非遗文化艺术馆(如图3所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考察。
图3 校外实训基地 柘城“泥人李”非遗文化艺术馆
为了实施“泥人李”非遗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论证分析,我们从多个角度共同推进课程实施。首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我们在艺术系将该课程开设为选修课,并在全校逐步开设。其次,根据课程特点,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艺术系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制定“泥人李”非遗素质教育课程计划,完善教学课件、教案、教材等各项教学实施资料。再次,我们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建设了“非遗制作室”和“烧制工艺室”2个专业实训室和1个多媒体教室,用于理论教学、推广交流、公益讲座,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最后,我们制定了师生互评、校内校外互评、教学自评的“三评”课程评价体系。
学校可以与当地政府或者非遗保护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比如,学校可以聘请河南柘城“泥人李”的传承人为学校的指导教师,将“泥人李”作品展览和宣讲活动结合起来,争取为学生赢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可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非遗技艺、增强民族担当和提升文化自信心,比如,在假期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河南柘城进行参观访问,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柘城泥人李世家”第四代传承人李亚伟进行面对面交流,在泥塑制作基地进行亲身实践,学习泥塑的烤制工艺和捏制手法,感受泥塑作品浓浓的乡土气息,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教师可通过此方式了解学生的心得感受,为非遗课程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学校建立关于“非遗”的传承基地,非遗实训室、展厅、烧制工作室,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切实感受非遗“泥人李”的文化魅力,从而真正学习和了解“泥人李”制作技艺[5]。
综上所述,民间捏泥技艺是一种在我国流传千百年的技艺,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深刻释放[7]。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应当自觉承担起应有的使命,积极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学校全体师生自觉参与到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中,对非遗文化与高职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