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11-12 12:21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稻作饭碗广东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以丁颖先生为首的老一辈水稻科学家及其编著的《中国水稻栽培学》,为新中国粮食生产不断上新台阶和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水稻栽培学》由“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先生主编、29位稻作专家执笔完成,全书包括773千字、表256张、图130幅、彩图14幅,于1961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论述了中国水稻栽培发展过程、水稻品种的起源和演变、植物形态和生理、生长发育与气候土壤条件、全国水稻栽培区划、栽培稻种的分类与选育、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措施,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而系统总结中国水稻(包括陆稻)的生产经验、栽培技术及科学成就的专著。丁颖先生编写此书时已是70岁高龄(1964年去世),将其毕生成果凝聚于此,倾其所有著成《中国水稻栽培学》,对中国稻作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1年,恰逢这部专著出版发行60周年,主编丁颖先生,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也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前身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和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华南农学院院长,为此,拥有共同历史渊源的三所科研院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组织下,共同发起了“纪念《中国水稻栽培学》发行60周年暨2021年广东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活动,汇集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多位水稻学科专家撰写的近20篇论文在《广东农业科学》第10期发表。高峰论坛纪念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对老一辈科学家们精湛学术造诣、重大贡献的讴歌,也是水稻科技界回首与展望、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契机。

承先人之志,造时代之梦。以著作和论文搭建学术交流的桥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更好地促进我国水稻科学技术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稻作饭碗广东省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清代铁锚的保护与修复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成长与“饭碗 ”
“十四五”时期,中国饭碗如何端得更牢
“丢掉饭碗”的由来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cabulary Translation
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