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狮山小学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得到激发,影响了教学的效率。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阅读时无法深入的理解文章大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阅读内容的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教学内容较为局限、缺少针对性的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于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教育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缺乏阅读内容的拓展,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语文阅读内容,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在教师要抓住这一培养学生思维活跃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注重阅读内容的把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和眼界,丰富知识水平和文化内涵。
(1)做好课前引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是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因为小学生尚处于自主能力较为薄弱的人生阶段,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老师,老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教育。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课前导入是十分重要的。
在讲解语文阅读时,教师不应直奔主题,而是应设计合理的、具有趣味性的课前导入。课前导入包含的类型十分多样,大致分为教师主导的课前导入和学生讨论式的课前导入两种。第一种形式可以是图片或视频,教师通过对即将讲解的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延伸,放映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比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电影片段,为加深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做好铺垫。在观看视频时,学生能够从英雄的行动和语言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勇不屈的精神,视频的形式也更具有感染力和带动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仿佛身临其境。当教学达到这一境界时,学生的接受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升。第二种是学生讨论式的课前讨论,主要形式是老师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个相关问题,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组内得出一个最终结果,由各个组长依次分享。在彼此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交流彼此的意见与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更有助于大家对后续文章的学习。
(2)结合阅读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对于学生而言,一篇文章的趣味性可能在于文章情景,只有理顺了文章情景才能进行下一步深入的阅读理解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一关键之处,结合阅读情景进行教学。具体来看,当教师讲解一些有人物对话的文章时,可以选择几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每人扮演一个文章中的角色,对全文的情景进行演绎。在学生演绎的过程中,能够对人物特色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控,班级整体的课堂气氛也自然会活跃起来,当全班同学的精力都十分集中时,教学便会十分顺利地展开。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令人惊叹的,老师给学生一定的主动权,让学生自主演绎时往往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惊喜。
(3)及时进行学习成果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老师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信心的构建,要在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理解。具体来看,老师要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进行及时的、积极的、准确的成果反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及时鼓励,对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指导。有一些学生成绩不佳并非是没有认真努力,而是在心态上遇到困难,老师发现问题时要帮助学生重拾信心,让学生看见学习的希望。
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之一。老师的教学目标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挑战性,学不到足够丰富的知识;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过于高难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缺乏足够的精力将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只能够浮于表面。对此,老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就应注重合理性,切勿贪多,也不能偷懒,将教学内容缩减。老师要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理解情况安排下一步教学任务。总之,老师的教学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活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