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朗诵艺术的表现方法

2021-11-12 09:30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作音乐艺术

闫 祺

四川传媒学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演员、播音员,甚至老百姓都在积极参加朗诵的各类活动。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也受疫情影响推出了一大批朗诵类节目。因为朗诵是最容易表达主题,且排练周期短、表现手法简单的艺术形式。而因其入门门槛较低,导致当形成规模性传播时,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导致未来发展受阻。笔者希望通过将朗诵艺术与戏剧艺术进行对比审美探寻出一条更适合朗诵艺术的创作方法。

一、朗诵艺术所存在的弊端

1.朗诵艺术归属学科问题。

朗诵艺术目前还未列为独立的艺术学科,在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及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都会将朗诵设为训练内容。在播音主持专业中将朗诵归为文学稿件播读课程,而在影视表演专业中将朗诵归为台词课程。但从有声语言创作规律上来看,播音主持更多的在寻找“我就在”的陈述状态,则影视表演更多的在寻找“我就是”的体验状态,也就是说播音主持专业目标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影视表演专业目标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发生一场重大交通事故,播音主持的方向是来报到当下的真实情况,虽需有正确态度的感受但仍以阐述为核心;影视表演的方向是作为第一人称把演员自我设定在受伤者的规定情境中进行深切体验从而产生有机行动的。

因两者都在以朗诵作为各学科的训练内容,而又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导致朗诵正确的创作方法究竟该如何?还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从中国播音学体系创立人张颂老师所著的《朗读学》所讲授方法来看,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台词所用教材也有许多共同之处。究竟朗诵艺术创作属于播音学科还是表演学科,各家仍有不同见解,多数播音员认为表演工作者创作的朗诵作品表现过于夸张,丢失以语言为主体的特性。而很多表演学习者认为播音员创作的朗诵作品过于追求字音的规范性,“字字如珠”的完美追求导致作品丢失生活本真状态,略有虚假,难以使观众形成共鸣。

对于两者的专业审美观点,从客观角度来看各有优势。但作为一名打算专业从事朗诵工作者来说,找准明确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规律走向颇有难度。在朗诵艺术领域,大多都是由演员或播音员来“跨行”从事,比如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徐涛是先以配音身份让观众熟知;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晰以话剧演员被观众所喜爱,近年也酷爱朗诵,开办了微信公众号“濮哥读美文”和《听见美》系列专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常常现身各大朗诵会一展风采,而其主持和配音的电视栏目《国宝档案》在早些年已倍受观众追捧。像首届夏青杯冠军获得者胡乐民以朗诵走向大众视野并以朗诵创作为主要工作的艺术家们为数实则不多。朗诵也并没有成为继八大艺术门类(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电影。)独立为一项新艺术门类,它只依存在表演学科和播音与主持学科其中。

可以说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朗诵艺术发展,就拿对于青少年艺术兴趣培养重视度来看,也不可能与音乐、绘画、舞蹈相比肩。

2.朗诵艺术的入门门槛较低。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自然是一件好事,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应走向生活,在生活中传播。但从当前的呈现来看,更多的朗诵创作并非属于朗诵艺术,而是停留在读文本阶段,朗读仅仅是停留在“文字”的表层,而朗诵应该深入到语意当中。

因为多数人将“读”理解为朗诵,所以只要自身声音条件占优势、普通话标准、爱自我表现均可进行朗诵表演。虽说在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给学生做台词辅导教学时也会提及到对声音的训练,而同声乐专业对声音的要求并不能相提并论,乐曲可以说是在人的情感达到极为饱满时所产生的,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所以作曲家对乐曲创作时一般音域跨度较大,演唱者需要通过练声来改善自己的音域跨度及真假声转化等,台词、朗诵、主持等语言类创作则要追求其声音传播的舒适性,便要求声音工作者以自我声音条件为基准用中音区为主体进行语言表达。很多人因自身发声条件良好,不经过专业训练或少加调整即可达到看似专业语言工作者的声音音质。

相比乐器、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来看,朗诵如戏剧表演类似,属于“三维一体”的创作模式,即创作者、创作材料、创作作品均为创作者本人,因此对朗诵者自身条件较有要求,先天声音条件好、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自身有坚强的表现欲望和表现平台,确实更有利参加朗诵艺术创作。

但是,如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徐涛老师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提到:“再好的声音没有内容也是苍白的。”这就需要有系统的创作手法进行挖掘。试想一场演出仅仅是标准的普通话朗读文本,而没有中心思想的提现,将会是何等枯燥无味?观众又如何感同身受?

当前的朗诵类晚会多数是群众自发组织的,例如社区里、图书馆中的各类朗诵活动,缺乏专业的内容表达手法而多多少少会给观赏者带来乏味感。而这样的乏味感会直接影响朗诵未来的传播和发展。我们来假想一个场景:对朗诵艺术没有过多了解的你受邀观看一场朗诵会,一个多小时的时长节目一直给你灌输的是字字如珠、声音浑厚的“念字”,你事后会如何向其他人表达你的观演感受呢?只有抱怨和厌恶,这样的态度传播开来 必将使“朗诵”一词在观众本能上受到排斥!如此看来,初期的受众越多、从事门槛越低,朗诵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越受阻碍。

3.朗诵艺术形式的单一。

从当前朗诵艺术节目来看,表现手法是单一的。一身笔挺好看的礼服、一只灵敏的话筒、一副生动的背景图、一曲妥帖的音乐便是朗诵的“表现装备”,这样的手法已经让观众在观赏角度上产生了审美疲劳,甚至很多观众提到朗诵的直观印象就是“照本宣科”。我们应当如何寻找新的出路?我们又应该怎样唤醒观众对朗诵观赏的兴趣?这一切的方法都应该从文本理解入手,只有深入的挖掘文学作品才能寻找到更多的贴切手法和创新手段。一切的技巧都是为表达服务,一切的创新都应有主题明确的基础。

例如朗诵时的音乐设计,多数朗诵者都停留在寻一曲音乐,贯穿到底地播放,甚至会出现音乐老套到观众已“曲在口中”的现象。这种音乐设计并不能为朗诵服务,并不能帮助朗诵者情感的表达,反而会是观众欣赏的“镣铐”,毕竟一曲过分熟知的乐曲会使观众跳离朗诵文本本身的表达。若我们站在为表达做音乐的角度我们则会有更多的创新思想。正如笔者在安徽卫视《诗•中国》创作杜甫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遇一样,节目组做出了一曲很容易带入的悲伤忧愁式音乐,但笔者提出学习电影的音效手法,用合理的环境音来呈现人物内心活动。在表演中我们加入了风声、雨声,又将两种声音插入特定的句子之间,反而呈现出更具感染性的表达效果。在“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将密集雨声做为背景音乐,音效从弱加强,反而呈现出杜甫的内心孤独和无助。这一例子很好说明了理解文章深层次挖掘内容,是打破单一创作手法的有利渠道,而单一的表现手法也影响着创作表达的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创作音乐艺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