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皖北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策略研究

2021-11-12 23:44周宝娟陈鸿张伟梁鑫斌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建筑 2021年12期
关键词:皖北重构村民

周宝娟,陈鸿,张伟,梁鑫斌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1 引言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明的根脉在乡村。从2017年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1年两会中再一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的任务,足见国家对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视。而随着城镇化、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深入推进,乡村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生态、建筑格局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产性公共空间时有弃置、生活性公共空间趋于离散、生态空间被破坏、乡村传统空间结构和文化特色遭到冲击、乡村公共空间逐步走向衰落等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将从皖北地区乡村出发,思考整合乡村生产性公共空间、生活性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结构,赋予乡村公共空间新活力,以期重构更为合理的乡村公共空间。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理论分析

2.1 乡村振兴与乡村公共空间重构

乡土社会随处可见的集市、祠堂、打麦场、水井旁、大树下、小河边等,是村民可以自由出入,并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公共场所,是乡村公共空间的典型代表。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精神文化、组织制度、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要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也是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关键;“生态宜居”点明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本底,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关键支撑;“乡风文明”旨在建构和谐文明乡村;“治理有效”要求更加注重村民自主有效治理;“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最大化满足村民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此背景作用下,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迎来良机。一是“乡愁”文化的传承普及,为传统乡村公共空间重构指明方向;二是国家的“文化下乡、普惠群众”等政策,催生了农家书屋、文化大舞台、商业步行街、乡村综合服务中心等“新型”乡村公共空间,加速了乡村公共空间重构势头。

2.2 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动力因素

乡村公共空间的形成,多是与村民长久积习的生产、生活习惯相关联,是历史沉淀、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综合因素长久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其能够很好地支撑乡村公共空间交往等活动的开展。近年来,随着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文化、娱乐方式的渗入等,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物质需求、传统观念、公共生活方式等方面。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主要动力因素是积极优化公共空间结构、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以适应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主动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乡村公共空间满意度。在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解决传统乡村文化传承与村民渴求新时代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乡村在地性文化保护与乡村整体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机构也应广泛参与进来,为乡村公共空间的持续建设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最大化的财政支持。

3 皖北乡村公共空间现状

皖北地处淮北平原,与全省、全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相对落后,居于乡村的人口占比相对较大。近年来,皖北地区乡村的功能、结构、形态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这也同样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发展。皖北乡村地区老龄化、小型化、私密化的家庭结构变化,农闲时间增多、家庭内部娱乐方式多样化、网络普及等生产生活方式变化,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公共空间的萎缩,聚集交往活动明显减少。经过深入的调研走访,皖北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3.1 生产性公共空间无序分布,有废弃现象发生

皖北地区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作为导引,一些生产性大棚、临时搭建的厂房等构筑物“遍地开花”,甚至与村民住房毗邻而建,倘若经营不善,废弃的上述生产空间也未被很好处置,这都严重影响了村庄的整体形象。

3.2 生活性公共空间渐趋离散

皖北地区大多地势平坦,村庄布局以“田中村”多见。建国前因数次洪水侵袭的影响,在皖北大部分的村庄中都有“筑土台防洪水”理念遗留下来的“老庄台”,整个村庄的居民一度全居于其上。建国后,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提升,使得村民放弃“老庄台”,纷纷将新居建于路旁,临路而居成为特色,村庄形态由原先的紧密的“团簇状”变为相对分散的“条块状”,加之缺乏有效的空间组织与管理方式,整个乡村的生活空间逐渐分散。

3.3 生态空间破坏现象严重

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促使了部分村民“填塘造房”“伐林修路”“占田建厂”行为的发生。山、水、林、田本身是构成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恣意妄为地加以破坏,势必打破乡村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兴起,部分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乡村盲目开发旅游项目,破坏乡土原生环境,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

3.4 乡村传统空间结构和文化特色遭到冲击

皖北地区乡风淳朴、乡情厚重,村民大多同姓聚居成村,同族毗邻建房,巷道穿插,院落交叠,形成了地域特色明显的传统空间结构。但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村民自建房趋势,二层、三层住房拔地而起,建筑风格亦多样变化,缺少整体化、统一化,由“路-巷-户”构成的渐进式空间层次被打破,乡村传统的文化特色未得以较好传承。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皖北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皖北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策略主要是从生产性公共空间、生活性公共空间、生态空间、传统空间和文化特色重塑等方面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在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始终思考如何重构适宜新时期村民对公共生活、系统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乡村公共空间。

4.1 优化乡村生产性公共空间布局

未来,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将是大趋势。在三产融合的产业结构下,生产性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更加多样化。科学合理规划生产空间,不仅能够美化乡景,更能够助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皖北地区地势平坦,适于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加工业、平原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在乡村生产空间布局时,鼓励发展集中化、规模化的农业,将其布局在靠近乡村旅游区、远离村民集中居住区的位置。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宜布局在联合成片、靠近交通、方便出入的地段之上。乡村旅游景区的布局宜因地制宜,同时线路规划之时可以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合理地融入进来,串点成线,丰富乡村旅游产业的内涵。

4.2 整合乡村生活性公共空间形态

皖北地区现有的乡村类型可分为两种,一是经过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之后,新建新型乡村;二是仍然被完整保留下来、尚未开展建设的乡村。对于新建型乡村,其生活型公共空间如文化广场、街头绿地等,应注重乡土特色的创造,如传统乡村物件的展示、宜人舒适的尺度把控等。而对于传统遗留乡村,其生活型公共空间整合的重点就在于“功能置换”,如原先村民茶余饭后聊天的场地、打麦场等,已慢慢淡出村民生活,可通过添加绿树花木、修葺地面铺装、安置体育设施、增加座椅等方式,赋予场地新的活力。

4.3 修复乡村生态空间系统

乡村公共空间的环境问题目前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环境的人为破坏。针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分清成因区别对待。由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应适时宣传鼓励村民施行垃圾分类活动,摈弃随意丢弃的陋习,倡导节约环保等理念。而针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空间,应采取生态修复的手法,最大程度恢复生态系统机能。如对村庄内现存的河沟、当家塘等,清淤疏浚、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对村庄周边的大型湖泊湿地,施行科学管理,制订禁捕计划,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

4.4 重塑乡村传统特色空间和文化空间

在建设农村公共空间时,首先要确定文化特质,把握村庄定位,将村庄的乡土文化特征融入公共空间的建设。皖北传统乡土建筑大多就地取材,以石头、砖块、木材、瓦片、麦秸秆等为主,在新建公共空间中,如大量采用本地材料,不仅节省工程造价,同时还能增强村民对场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对于乡村传统空间肌理的保存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新建的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等,需从整体出发,在建筑立面、比例尺度、风貌特征等方面,与乡村遗留建筑相协调,力争维系统一中有变化的整体原则。

5 结语

构建具有皖北地域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将会促进乡村地区整体环境风貌优化提升,势必会吸引更多人力、财力的开发注入,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以期改变皖北地区相对落后的形象特征,推动皖北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皖北重构村民
摄影·美好安徽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长城叙事的重构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皖北地区老年女性健康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汉字也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