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指出,文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共同参与组成的。文学作品不是作家一言堂的产物,读者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对已经文字化或影视化的作品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文学作品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审美对象。读者在文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日趋商品化的今天,资本大量介入到文学活动中,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得不将市场、读者的兴趣喜好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
从读者批评的理论视角上来看,《隐秘的角落》迅速爆红全网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对接受者进行了观照。该剧在原著的基础之上,对其中的空白部分进行了填充,在满足观众视听享受的同时,邀请观众参与到创作中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领悟。在与观众的协同互动中增加了讨论度,为该作品赢得了关注。与以往的改编作品被原著粉丝大加挞伐不同,《隐秘的角落》在播出之后得到了原著粉丝的接纳与认同。其原因在于,它充分考虑到了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呈现方式、发行机制的不同,对原著进行了人性化的改编,使其更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一词最初由姚斯提出。它指的是,作为读者在进行文学接受活动之前,就会基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特定的审美趣味和心理指向,会对文学接受的客体有一定的期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通常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等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完全符合,这种情况下,读者的阅读会更显轻松。二是在阅读过程中,故事的情节走向,人物的性格发展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一致,这种情况下,读者的期待惯性被打破,但却更能体会到阅读的趣味。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应当要关注到读者的期待视野,既要让读者感受到期待视野得到满足的轻松惬意,又要让读者在过程中适当遇挫,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期待视野的新奇的艺术世界。《隐秘的角落》成功之处就在于让观众不断游走于期待得到满足与期待受挫这两种状态之中,既给观众带来心理满足感又给观众造成措手不及的紧张感。
出其不意的情节设置往往是最能牵动读者心弦的。《隐秘的角落》在情节设置上不落窠臼,观众仅凭自身原有的经验难以预料到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该剧将代表着天真、单纯的孩子拉进成年人残酷的角斗场中,普通观众本能地会将孩子视为弱势的一方,进而预想到其接下来的困顿与不幸。但是编剧并没有完全按照读者的预想来进行创作。故事的结局,朱朝阳成了最后赢家,骗过了所有自视机警的成年人。除了整个故事架构超乎读者意料之外,人物的设置以及人物性格的发展也是观众难以想象的。
从几个主要角色来看,朱朝阳无疑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乖巧听话。站在普通观众的视角上来看这样的孩子应当是受同学和老师喜爱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生性内向的朱朝阳一直默默承受着校园暴力。观众能够想象到本性纯良的孩子会在自己的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他们打开家门,但是难以想象的是,生性单纯的孩子会萌生敲诈勒索的想法,更难以想象的是,他能够在复杂的成人世界角斗中全身而退。至于另一重要角色,张东升,他是同事眼中的“模范丈夫”,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家人眼中唯唯诺诺的上门女婿。谁能想象到是他亲手将妻子的父母推下山,又制造了妻子意外死亡的假象。在一次次的出人意料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得以不断丰富。
总而言之,该剧就是在对读者期待视野的顺应与颠覆的反复转换过程中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新奇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中,进而增强了该剧的艺术性价值。
阅读就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填补不定点的过程。”文学接受本就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互动中,读者能够更有参与感。文本也会因读者的参与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开放。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一定要能够从多个层面去激发读者创造和想象的欲望。《隐秘的角落》作为一部改编作品,首先是创作团队对于原著作品的再创造,其次是观众对于再创造后的作品的又一次创造。但不论是从作为填补空白的参与者还是从设置空白的创作者角度上来说,该剧都有其令人称道的地方。
影视作品的改编是整个创作团队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由于影视与文字呈现方式的差异,编剧、导演对原著中的部分空白进行了填空,同时放大了部分未定点以引导观众参与到共同创作之中。
在小说中,作者介绍丁浩(剧中为严良)的基本情况时只说其父母为杀人犯,已被枪毙,其余再无过多描述。针对小说中的这一空白,编剧对其进行了自主化创作,将父亲这一形象进行细化和再塑造,在多个场景中都出现了其父亲的身影。精神错乱的父亲、已经过世的母亲这是编剧建立在自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给观众做出的解答。除此之外,对于普普和丁浩逃出孤儿院一路颠沛流离找到朱朝阳的情节,作者也没有进行过多的叙述,让读者不禁思考,两个孩子是怎么逃避警察和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的寻找的,他们在逃亡路上又是怎么生活的。阅读过程中,读者难免会产生这些疑问,编剧正是基于这些疑问找寻到自己再创造的着眼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及阅读经验对其进行填补。这样故事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化,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更符合普通观众的观看心理及习惯。
优秀的影视作品一定是要能够引人入胜,编剧在为观众填充部分空白的同时必然要放大部分不定点或者是再创造出新的空白,以供观众来进行自己的阐释,使作品成为创作者和接受者协作完成的产物。《隐秘的角落》能够引起广泛热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剧充分利用了文本不定点、空白等理论,给观众留有想象空间,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在某些关键性情节的设置上,编剧刻意遮蔽掉一些重要的线索造成含糊不清的叙述,引起观众的想象和联想。剧中关于朱晶晶死亡事件,在原著中是有着精细描绘的,朱朝阳将自己的妹妹从窗户推下。但是,到了剧中,导演有意跳过这一部分的叙述,直接将镜头给到朱晶晶掉楼的这一幕,而对于她是如何掉下去的并没有给出过多的叙述。在之后的剧情中,又有意地让观众看到普普写给朱朝阳的话:那天的事我没和别人提起过。这又给了观众极强的暗示性,让观众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解读。
游走于接受者和创造者双重身份下的创作团队,在填空的同时,制造空白,既满足了观众好奇心又激发了观众的创作欲。
“每一部文学原文的构成都意识到它的潜在的读者都包含着它写作对象的形象。”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都会预先构想出一个所谓隐含的读者的形象。在文学作品商品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普通读者的阅读偏好越来越成为作家关注的重心。但是普通读者不过是接受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更多关注到的是作品的精彩程度。至于对于作品艺术性、思想深度上的考量是专业读者的关注点所在。因而,创作者还应当重视这一群体。除此之外,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想要公开出版发行,创作者就不得不将现行审查制度或者说主流价值观的表现纳入考虑。可以说,普通读者、超常读者及主流话语权共同规约了创作者的创作。
不难看出《隐秘的角落》就是创作团队对多方“妥协”的产物,它一方面关注普通观众对剧情跌宕,矛盾集中,悬念迭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聚焦专业观众,从场景的安排、镜头的切换、色调的运用、音乐的配合、演员与角色的贴合度等多方面入手打磨作品。除此之外,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该剧还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原先血腥残酷的场景遮蔽。增设陈冠声这一人物形象,他处处庇护严良,甚至想要做他的监护人,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关怀。为了使故事摆脱原著的阴暗与冷漠,该剧对三个孩子的身份、性格、环境都做了改动,三人勒索张东升的动机不再是为了取得金钱利益,而是给普普的弟弟治病,这一改编使得故事变得更加温情感人,合乎情理,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也更符合主流价值观。原著中朱朝阳协同张东升弑父、普普被孤儿院院长猥亵、朱朝阳遭受叶驰敏校园暴力、朱朝阳对王瑶“婊子”的谩骂、两个少年惨死于张东升家里的场景等都没有在剧中呈现。这些内容或颠覆了普通人的价值观,或涉及触目惊心的场景,出于对现行政策的考量以及对普通读者心灵的保护因而没有展现。
经济时代下文学作品从创作到出版再到评价,过程越来越难以抵抗商业化的冲击。读者作为文学活动中的一部分,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其重要性不断被强化。《隐秘的角落》之所以一度掀起收视狂潮、高居豆瓣评分榜首,无疑是因为它在从期待视野、文本空白等多方面对读者进行了观照。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更应该肩负起提高读者审美水平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