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法,杨玉平
(1.凤阳县白云山国有林场,安徽 滁州233100;2.凤阳县林业站,安徽 滁州233100)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别名:青松、山松、枞松(广东、广西),大乔木,高可达40 m,是松科松属中较为常见的常绿代表树种之一,属于强阳性树种。马尾松具有耐旱瘠、易繁殖、生长迅速、材质佳等优势,既是生态树种,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又是家具制作,建筑木料,化纤等多种轻工产品的原料。马尾松在城乡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蓄积、提高林农经济收入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但是随着马尾松被广泛种植的同时,其常见病虫害发生问题也显露出来,且情形较为严峻。笔者在参与马尾松的营造林生产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自身观察和文献查阅,总结了马尾松生长期间常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措施,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松苗猝倒病又称为立枯病,是马尾松幼苗期极易发生的一种病害。据资料显示,我国多地马尾松均有该种病害发生。丝核菌和多种镰刀菌是引发和导致猝倒病的罪魁祸首。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只发于松苗根颈部,通常情况下根及上部茎叶无发病情况。具体表现为:根颈部呈青褐色,时间长后因失水枯萎、渐扭曲。致使猝倒病流行和危害进一步加深的原因同马尾松生长区域的降雨量、土壤湿度,乃至大气相对温湿度均有紧密联系。
鉴于环境、土壤对松苗猝倒病影响较重,林地不宜选择有积水的低洼处、排灌困难、土壤极黏重的区域;宜选取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地势平坦的区域。需要注意,如果该地前期曾种植过蔬菜或玉米、花生等,不适宜作为首选。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将土壤中潜在的病菌杀死,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一旦发病,及时防治,先集中拔除病苗,再喷洒甲基托布津或松毛虫杆菌或芽孢杆菌等药物进行防治。
Dendrolimus punctatus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松树害虫,危害范围广、破坏程度大。该虫害生存特点:冬季,3~4龄幼虫位于皮缝内、针叶丛中或者其他植物叶下;回春后,开始活跃,通过取食针叶生存,直接对松树生长造成伤害。近年来,上级政府和林业部门都加大了治虫防灾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松毛虫灾害,但因该害虫破坏力极大,目前防治形势仍很严峻。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发生区内松树木材产量和品质降低、松脂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松树针叶被吃光、马尾松成片枯死现象。此外,因松毛虫幼虫具毒毛,与人接触后可引发皮炎、关节肿痛,严重时可以致人伤残,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2.1 加强虫情监测
一是在松毛虫常发地和重点区域增设样地调查、监控点,做好实时观测工作;二是通过性引诱剂和黑光灯诱杀的方法,人为捕杀;三是在常年监测虫情基础上,分析虫情,对虫株率、虫口分布密度等进行统计,明确时间和地点,制定防治措施,做到提前去除虫卵,将马尾松毛虫扼杀在摇篮里。
2.2.2 提高林分质量
一是多部门协作,营造和培育混交林,株间、带状还是块状混交均可,混交树种以枫香、毛竹、栎树、木荷较佳。在培育阔叶树种的基础上,有效改变林分层次,营造林分适生环境,促使林分抗性提升,有利于松毛虫防治。二是通过林间合理密植,打造适宜的林分郁闭度,破坏松毛虫的生存环境。三是做好马尾松的培育工作,及时清除枯立木和发生松毛虫危害严重的树木,确保林内通气透光。四是保护林内松毛虫天敌,特别是捕食性鸟类。
2.2.3 生物防治
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可有效杀灭松毛虫。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点使用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也可以于温湿度较高时,喷洒适宜浓度的白僵菌菌液进行防治。
2.2.4 化学防治
当常发区或者偶发区出现较为严重的松毛虫危害时,可通过喷洒无公害农药防治,快速降低虫口密度。当松毛虫发生面积过大或危害极为严重时,可采取飞机喷洒药物进行除治。
Retinia cristala
),又名松梢小卷蛾。马尾松在经松实小卷蛾侵害后,极易打枝和变曲,进而出现分叉、枯梢,造成生长受阻。不仅种子减产严重,还会引起整株松树死亡,危害极大。松实小卷蛾的幼虫多在枯梢或球果避寒过冬。温湿度对其蛹的羽化影响颇大。鉴于松实小卷蛾的生理特性,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秋末冬初,将被害松树枯梢和球果彻底剪除,并集中烧毁,以杀灭越冬害虫。二是通过黑光灯进行诱杀。三是生物防治。赤眼蜂是松实小卷蛾的天敌,可在松实小卷蛾卵期,将赤眼蜂引入,杀灭其虫卵。此外,也可应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生物农药进行杀虫处理。四是在成虫羽化阶段,通过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500~1 000倍液,隔10 d喷1次,连续喷2次。
Monochamus alternatus
)、短角幽天牛(Spondylis buprestoides
)等是马尾松的主要蛀干害虫。其中,松褐天牛可以对诸如马尾松、湿地松、油松、雪松、落叶松等造成严重危害,是一种严重影响马尾松生长的蛀干害虫。松树一旦受其危害,会出现枯死,严重者还可致使松林大面积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外,松褐天牛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截至目前世界上超过40个国家将其列为必须检疫对象之一。短角幽天牛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黄山松和油松等,和松褐天牛一样,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之一。根据其生理特性及实际观测发现,其成虫多于夜间活动且行踪隐蔽,在林间很难查探出其活动踪迹。
一是加强检疫检查,控制天牛人为传播。防疫部门需对过境木材做好检查,特别是那些进出口松科植物或其制品更应注意,严控检验环节并督导好复检过程,严禁违法调运。二是人工清理虫害木。将生病的枝、材、桩等集中烧毁,彻底祛除致病原,营造出符合要求的的隔离带,并确保其宽度大于天牛最佳飞行距离。三是物理防治。比如设置诱捕器。具体做法:在天牛羽化期,于重点发病松树林中安置诱捕器,加上引诱剂来诱杀天牛成虫。四是药物防治。即在天牛成虫期、羽化初期、盛期、幼龄幼虫期的各个阶段,通过真菌、细菌类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来防治,或采用地面树干、冠部喷洒绿色威雷300~400倍液或清乳油80倍液,喷药量2~3 L/株,灭杀成虫。
马尾松的病虫害防治应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考虑并合理运用各种防控措施,才能使得防治效果达到最佳。加强周期监测和预报工作,特别是那些马尾松林区或以其为主要树种的林区,尤为需要增强关注及监测检查意识。在马尾松病虫害多发季节,可以在林区固定地点建造监测站点,对林区病虫害发生、进展情况进行实施监控。
笔者长期参与营造林工作,发现营造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防护林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明显,意义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混交的阔叶树种的选择要做到适地适树,尽量选择一些乡土树种;除此之外,营造混交林时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作业方案,避免将一些携带病虫害的种苗掺杂到育苗或者造林当中。在混交林的生长过程中,也可采取封山育林措施,稳定混交林的生态环境,最终将马尾松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