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春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2004年开始,文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文物局等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有力地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山东省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各部门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6月,《非遗说》节目正式立项,并于2018年11月29日起在山东卫视播出。与山东省丰富的非遗资源相悖,目前山东省只有这一档非遗类文化节目。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和收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也没有到达到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和展示山东非遗文化丰富资源的窗口这一目标。本文将探寻非遗类文化节目策划和拍摄制作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寻找增强非遗类文化节目社会影响力的途径,从而提高其传播效果和收视率。
《非遗说》自2018年11月在山东卫视播出以来,共播出了24期节目。《非遗说》的取材广泛,展示了费县手绣、莒县过门笺、潍坊风筝、聊斋俚曲、柳子戏、商河谷子秧歌、孙膑拳、天平拳、酸水豆腐、莱芜南肠等20多种非遗项目。
节目一共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开场”“非遗说”“体验非遗”“说非遗”和“尾声”,其中“开场”“说非遗”和“尾声”是在演播室录制的。“说非遗”部分在演播室由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同时讲述非遗文化技艺和传承等内容。“非遗说”部分以短视频的形式介绍非遗项目,“体验非遗”部分是非遗助推人实地体验非遗项目。节目既有主持人、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在演播室里的互动,也有非遗助推人在室外的实地体验。节目形式上大胆创新,将非遗与纪录片、访谈、演播室表演等元素结合起来,运用集趣味性、议论性、临场性于一身的节目形式唤醒观众对非遗的情感共鸣。节目邀请了魏新、田川流、江逐浪等知名学者和杨洋等表演艺术家,在节目中对非遗项目进行专业且权威的评价和引导,揭示非遗资源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引领观众关注和支持非遗。同时,邀请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优秀代表做作为助推人,实地体验非遗项目,帮助传承人进行非遗项目的创新与推广。
《非遗说》每一期节目集中挖掘讲述一项非遗项目的故事,讲述如何在传承文化脉络的同时发挥其特有的商业价值,以及一段段难忘的感人故事。展示非遗的技艺和传承,选择非遗文化中可以现场讲述、表演和展示的项目,通过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故事与情感引领观众走近并了解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
通过与《非遗说》前期策划人员的调研访谈,对照节目的实际播出效果,笔者发现,节目在定位、策划实施和拍摄制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节目定位偏颇。《非遗说》在策划之初,节目定位如下:以讲述山东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喜欢非遗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为主要受众群体,采用非遗传承人诉说、演播室现场展示、助推人实地体验、专家评说等形式,融合真人秀、时装秀等艺术形式,全方位向观众展示山东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播出的节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市场推广放在了主要位置,过于追求节目的成果转化,使节目从一档非遗类文化节目,变成了非遗产品的推广营销节目,没有让非遗文化在节目中焕发足够的光彩。而且,天平拳、孙膑拳、聊斋俚曲等表演性强的非遗项目的推广很牵强,基本变成了助推人协助传承人在演播室排练一段节目。在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方面,专家提的意见也存在不具体、难以落实的问题。当然,也这是国内很多力求通过非遗节目帮助非遗创新发展时遇到的窘境。媒体人应该思考影视节目在非遗的传承创新上究竟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否应该像《非遗公开课》那样,仅仅展现优秀的非遗资源和传统文化,把非遗的创新发展留给专业的人来解决。
对山东非遗的价值内涵挖掘不足。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拥有大量农耕文化的特色,又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还具有泰山文化的底蕴并且融入了儒家思想的自然崇拜文化。它们蕴含着齐鲁儿女特有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齐鲁儿女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展现了农耕文明时代山东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齐鲁智慧。《非遗说》对非遗的展示和介绍流于走马观花,没有深入挖掘非遗中蕴含的齐鲁智慧,也没有展示出应有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在“说非遗”这个板块,传承人在演播室介绍非遗项目时,没有把非遗的价值和内涵做深入的介绍,主持人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访谈。例如在第三期,莱芜南肠的传承人说:“莱芜南肠的核心价值是药食同源,传承下来的不仅是古老的技艺,还有它的价值文化和精神品质”。那么,莱芜南肠的药食同源究竟是怎样的原理,它的古老技艺具体是怎么样的,它的价值文化和精神品质究竟是什么,传承人后面都没有说,专家也没有解释。
故事和情感因素挖掘不够。作为一档非遗类文化节目,《非遗说》对于非遗项目本身的人文、故事和情感因素挖掘得不够深,节目缺乏足够的文化内涵。《非遗说》注重用故事化叙事展示传承人的故事,将节目的主要采访对象和表现对象都集中在传承人的采访和记录展示上,没有针对该非遗项目进行更广泛深入的采访,使得节目的叙事停留在非遗产品的表面层次上,主题意蕴不够深厚。非遗传承人代表的是千百万个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劳动者,所以在故事化叙事上,叙事的主角不是个人而是群体——跟非遗相关的劳动者,他们的故事更丰富更能打动观众。
秀大于真。《非遗说》以真人秀的形式,让非遗助推人体验非遗项目,从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魅力,这也是很多非遗节目会采用的形式。但是,受限于30分钟的时长,助推人的体验短片很短,给观众一种助推人对非遗的体验浅尝辄止的感觉。展示体验的短片,纪实手法运用得较少,摆拍和扮演的成分明显,使得助推人的体验秀大于真,非遗项目的传统工艺技法和艺术魅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和工匠精神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国化的价值内涵。笔者认为,非遗类文化节目的价值不应该用收视率或者非遗产品的推广效果等经济效益来判断,应该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价值取向。这也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提出节目创意的初衷,同时也是山东省委宣传部将《非遗说》列为重点扶持项目的原因。每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映照着农耕文明时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山东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的仁和、孝道、忠义、勇敢、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等价值内涵都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这也是山东非遗在现代社会传播和传承的价值基石。因此,作为山东省的非遗节目,《非遗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现,不要仅仅停留在它的工艺流程上,而是挖掘山东非遗项目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价值内涵,展示农耕文明时代山东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展示齐鲁智慧和齐鲁文化,从而为节目注入文化基因,增强节目的文化底蕴,使《非遗说》成为展示山东非遗文化的窗口。
故事化的叙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作协讲话中提到“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还要讲好故事”。“非遗说”板块是由非遗传承人来讲述非遗故事,同时讲述非遗文化技艺和传承等内容。这一板块要通过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段呈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不应局限于演播室非遗传承人的讲述,在前期跟踪记录采访期间也可以让非遗传承人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讲述,力争让非遗回到老家,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齐鲁大地的生活方式,把非遗背后的齐鲁文化展现出来。讲述非遗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穿插非遗纪实片段,包括使用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故事化叙事还可以体现在,展示非遗项目过程中增加故事性元素,增强非遗的感染力,从而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
年轻化的节目风格。优秀的齐鲁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的人去了解、去传承。当前非遗类文化节目对年轻人的黏性不足,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节目中,要采用年轻化的节目风格。在助推人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年轻观众喜欢并熟悉的知名人物和明星,选取年轻人作为现场观众,并在节目中设置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设置一些通过扫描二维码来玩的小程序游戏,以拼图探索的方式向观众讲述非遗故事,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跨屏互动体验。这样可以降低观众获取非遗信息的门槛,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真人秀的体验模式。《非遗说》要避免助推人体验时摆拍做秀的成分,适当增加助推人体验的时间,让助推人真的深入体验手绣、过门笺、酸水豆腐、风筝等传统民间工艺的制作步骤,从中了解到非遗项目的历史和现状。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交流中,挖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凝结的勤劳、专注、精益求精、诚信、孝顺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价值内涵。这样才能更让观众从心理上产生更多的共鸣。
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非遗项目在演播室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例如《非遗公开课》采用动画、视频等视频秀的形式,表现景泰蓝制作、紫砂壶制作、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非遗项目。这些视频秀在节目中的穿插可谓是点睛之笔,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现在观众面前,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非遗说》在“非遗说”板块也尝试了以视频的形式介绍非遗项目,但视频的制作水准还有待提升。除了视频之外,很多非遗节目会采用时装秀的形式来展示苏绣、云锦、潮绣等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同时达到非遗项目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新需求。此外,在一些演艺类非遗项目的表演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灯光为表演增添魅力和气氛。
矩阵化的传播模式。《非遗说》的节目推广模式单一,推广力度不足,仅在节目启动时在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上进行了新闻造势和宣传推广。节目在策划初期,原定开设《非遗说》APP、公共账号等共享平台进行传播,但是实际播出后并没有开设节目专有的新媒体账号。目前,只能在优酷视频看到相关的节目内容,以致于这档节目的关注度和热度都极低。《非遗说》可以学习《非遗公开课》《非凡匠心》等成熟的非遗节目,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微博自媒体等渠道开展矩阵化的传播,利用“两微一端”吸引观众深度参与到节目中,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碎片化视频传播,让非遗走进高校、走进社区、走进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