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小雅 吴晓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掘“非遗”,是对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钩沉;宣传“非遗”,是对一个民族优秀传统的再弘扬。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循环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发展的闭塞性,在流传过程中极易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中断。只有被民众广泛了解、深度接触,让“非遗”重回民间,才能被热爱、被真正传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症结恰恰存在于传播层面。2019年上线的“学习强国”平台,让很多“非遗”人看到了“非遗”传播的新希望。
“学习强国”是于2019年正式上线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是“聚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精华新闻,覆盖国内国际,集新闻传播、理论学习、文化欣赏于一体,信息全面、权威、精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理论宝库和精神家园。”一经推出,下载量便呈几何级数攀升,在全党范围内组建起了巨大的学习传播网络。在““非遗””相关内容的传播上,“学习强国”有着平台纯净、资源集中、形式灵活等优势。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新媒体平台都因为涉及利益问题,性质变得不单纯,内容生产和分发过程中掺杂了很多商业因素。“非遗”相关的内容难免会因为流量控制、商业利益等问题受制于平台,患上“平台依赖症”。“学习强国”则是一个相对纯净的平台。它的建立能够维护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传播的持久稳定性,实现传播价值最大化。作为一个独立平台,它既拥有其他商业平台的优势,但又区别于像今日头条类的纯聚合平台,在内容生产层面占据优势,是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实践范例。主平台建立多个分平台自主输出内容,最大限度丰富了传播内容,各个学习平台专注各地区的“非遗”文化资源,大量输出有特色、高质量的“非遗”相关内容。此外,“学习强国”融合了许多社交媒体的因素,如分享机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认为,来自大众传播的消息和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人口中不太活跃的那一部分”。分享机制充分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效、广泛地传递信息,大大增强了“非遗”的传播效果。
专题学习,资源集中。“学习强国”分为PC端和移动端。PC端有“学习新思想”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客户端则有“强国通”等四大学习板块,29个频道,聚合了大量期刊、古籍、歌戏曲、电影等资料。其中,“非遗”的相关内容是“学习强国”文化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频道之下设置了专门的“非遗”展示栏目,包括“各地“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和“民俗节气”三大部分。除此之外,2019年7月8号,央视网还发布了专题视频《“非遗”公开课》;2019年8月20号创建了“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施拉姆的媒介选择或然率指出,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最方便而且能迅速满足其需要的途径。“学习强国”上“非遗”类消息的集中,使得人们在可能的报偿方面的满足度增高,“学习强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媒介选择。
编排合理,形式灵活。“学习强国”上有关“非遗”的报道篇幅有大有小,这与报道内容有关。如果是对某地的“非遗”活动进行总结报道,那么篇幅一般比较小,文字介绍较为精练。若涉及一个具体“非遗”项目的介绍,篇幅则会相应地增加,比如2019年10月23日,河北学习平台发布的对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文章,图文搭配,内容详实。报道的形式初期主要以图文为主,之后愈加重视对小视频的应用,也不乏纪录片和公开课,形成了“样式多、搭配巧”的灵活报道形式。不管是愈加灵活的篇幅设置,还是恰当的报道形式,可以发现“学习强国”贯彻落实融合理念,作为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技术的力量,结合“非遗”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形式和篇幅进行报道,较符合使用者的认知能力。比起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学习强国”的传播形式更为合理,为其他主流媒体提供了重要示范作用。
图文呈现比例失调。由单纯的文字传播转向图文并举是传播方式上的一大进步。在“学习强国”APP上,各地方学习平台对“非遗”的传播多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平台用户尽情享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同时人们不能忽视形式与内容的比重。“非遗”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深厚,仅靠图片很难得以完整描述,文字的叙述性和文献价值都决定了它在“非遗”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图片过多不单会导致图文比重失调,还分散了人们阅读时的注意力。“学习强国”平台的号召力较大,如果太过于强调内容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会是一种不恰当的示范,直接影响地方在对“非遗”进行传播时的方式和态度。各地方学习平台若过于重视传播时呈现出的艺术形式,忽略了“非遗”所蕴含的生活价值,可能会逐渐导致“非遗”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
“非遗”内容略显单一。“学习强国”上有关“非遗”的文章数量很多,但内容都无外乎介绍“非遗”项目;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意义等。平台上的内容向大家普及了什么是“非遗”、传承现状以及现阶段“非遗”发展中的问题。但仍缺少一类很重要的内容:作为一名普通民众应该如何保护“非遗”。“学习强国”是一个主流媒体的融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地区的“非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有效传播。这种“热度”容易导致人们对“非遗”一拥而上,类似的外来干预使得原本处于和谐状态的传承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相当不利的。平台中“非遗”内容的侧重将会加剧这一不利因素。人们更应该强调普通个体在“非遗”保护和发展中的作用,多呈现一些如何对“非遗”进行保护的内容,尽量抵消“热度”给“非遗”带来的可能性伤害,增强平台用户的“非遗”保护意识。
“学习强国”作为全国性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融媒体实践平台,不仅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探索,而且还承载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的重要任务。如何有效利用“学习强国”APP来进行“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工作,成为各地方文化建设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参透平台,有的放矢。“学习强国”平台作为一个国内主流媒体的融合平台,担负着对外形象建设、对内文化传播的双重责任,在选取稿件时必然要兼顾全国普遍性与地方特色性。由此,地方学习平台供稿时一定要明确主平台的选取标准,若一味地选取本地区的特色项目,力求凸显个性,可能会违背主平台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标准。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如何传播,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的平台资源,平衡自身特色与总平台的选稿标准,精准改良内容,为本地区“非遗”的向外传播占据有利的传播位置。
丰富内容,全面传播。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内容为王”一直是平台运营与发展的准则。“学习强国”在力保信息更新速度不变的前提下,还兼顾了资讯的安全性和内容的可靠性。各地方“非遗”保护和宣传中心应该注意到这个趋势,重视“非遗”传播过程中的内容建设。美国学者陶尔士等人将人类知识分类成描述性、规范性、实践性、形式性四大领域。按照此种标准将“学习强国”上的“非遗”内容进行分类的话,整个平台上的“非遗”传播较侧重于描述性和规范性知识两方面。很大一部分平台用户都可以从中学习到“非遗”的相关内容,并且可以对一些“非遗”的相关现象进行简单判断。为了进一步充实“学习强国”上“非遗”的传播内容,各地方学习平台可以考虑生产实践性的知识内容。站在用户的角度,普及具有更多实际意义的“非遗”保护知识,将“非遗”保护与传播的任务散播到更多个体的肩上。
形式落地,有效传播。不管是图文形式,还是视频加文字简介的形式,“非遗”在“学习强国”上的呈现方式相对灵活多变,不难看出,我国文化传播已经逐渐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但不能忽视这其中隐藏的问题。不少短视频过于重视素材的艺术化呈现,而忽略了其中的内容表达。内容和形式的本末倒置无异于给正在上坡的文化传播增添了阻力。各地方学习平台和“非遗”保护中心在重视用户审美感受的同时,绝不能忘记“非遗”传播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强国”平台纯净、资源集中、传播网络成熟等特点对“非遗”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由于平台选取稿件的特殊性,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中心和政府文旅部门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充分利用各地方的学习平台,精确改良内容、精进传播方式,给“非遗”的传播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