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 教人求真
——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12 18:40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陶行知历史方法

■庄 琴/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传统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改革。在实际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迫于进度、分数、师资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多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却没有考虑学生的掌握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只会依赖老师,不会主动思考。这无疑不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于是,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得到大规模推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科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到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中,主动体验和感悟新知识,掌握并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界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

而初中阶段正是全方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体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的共同体,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用一颗真诚的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感到自己能行。在这样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下,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模式才具有可行性。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么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不断思考、交流和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上课之前,我都会要求学生先进行自主预习,划出这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每上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尝试着用表格、时间轴等形式,整理主干知识,事后再进行点拨指导;每上完一本书,我会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整理书本脉络和主要内容。再比如,正式上课之前我都会先讲练习,针对错误率较高的一些题目,我会请同学起来讲解,要求说明关键词、注意点是什么?为什么选这个选项?本题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这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正如陶行知先生在《小先生》一文中说到:“‘小先生’是儿童向别人传授知识的一种形式。”“小孩教别人越多,他们自己学得也越多,把知识冷藏在脑子里的人学得最少。”这样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题目,便于做错的同学理解和订正,也使做对的学生锻炼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认识到不仅要使自己理解,还要让更多的同学理解,自己觉悟了,还要去觉悟他人,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再现历史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身临其境地体验。但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却为我们重新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很好地“再现”历史,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笔者的具体做法有:

(1)通过历史歌曲、历史录音、历史纪录片、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再现”历史,以达到生动教材、丰满教材、补充教材、延伸教材的效果。尤其是影音资料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例如笔者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时,以一曲《国民革命歌》导入,让学生从激扬的歌声中开启国民革命之旅,这就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得到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角色演绎、排演课本剧、分组辩论赛,营造课堂教学新情境。笔者认为,以历史教材为依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课本剧表演,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例如笔者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时,讲到“武昌起义”这一子目,笔者安排了一段历史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感受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场面,同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革命斗争的激烈和惊心动魄,也达到了历史情感教育的目的。通过这种形式,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体现,使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落到了实处。

(3)通过游览历史遗迹,观赏历史文物等活动,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真相。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教育”,他认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存在于生活中的历史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真实性,并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汲取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读史明智的目的。

三、多重途径,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学校情况等,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秦王扫六合》这一课时,最后论述“我心目中的秦始皇”,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彼此交流,深入探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2)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查阅资料、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启迪我们,初中历史教学既要贴近生活,更要反映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就是说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最后落实到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观察他们姥姥的脚和所穿的鞋,并询问她们的缠足的经历及感受。通过观察和采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陋习——缠足,从而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认识到这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因此我们今天更要提倡男女平等,从而在日后的行动中表现出尊重妇女等良好行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要应用学理来指导生活,同时再以生活来印证学理。”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教人求真”,笔者认为是教人追求生活的真理,人生的真谛。为了能去追寻真理、寻求真谛,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知识。因此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才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真正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联系自身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回归生活,使历史教学最终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陶行知历史方法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新历史
用对方法才能瘦
历史上的6月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历史上的八个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