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学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面做出了战略部署。为了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此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提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在这个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个应用型高等院校、各个学科、各个专业乃至具体的各门课程都积极响应号召,全面展开了应用型本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为了谋求发展、与社会行业接轨、提升育人质量且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一线应用型人才做出了许多重要的举措,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式就是校企合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所谓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指的是培养出的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兼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存在着“理论型人才过于饱和,而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朝着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前进。而校企合作正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但是,在高等院校中,传统且普遍的 “重理论、轻实践” 的培养模式已经没办法满足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再对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
培养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于学校而言,校企合作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与前沿技术,更新课堂授课内容,及时有效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于企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借助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等硬件和软件资源,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
而且,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可以融合双方的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效果。
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很多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合作的本意。举办很隆重的签约仪式,大肆宣传校企合作的一纸协议,为的就是单纯地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被企业的认可度。而在后期的合作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把所签订的协议内容落实到实处,让校企合作流于了形式。
高校课堂依然存在老师主动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为辅的现象。课堂成为高校教师的“一言堂”,从开始上课讲到开始结束,讲授形式单一枯燥。应用型本科教师在课堂形式上缺乏创新思维和深入思考,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够,甚至不想也懒得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存在应付式的教学心里和缺乏创新改革的勇气。
在校企合作的初期,很多企业只是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甚至未培训便会安排上岗任务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事先没有与学生进行过此类的沟通,也并未设想过这些学生未来长期的职业规划。企业在传授给实习学生的核心技能之前,会事先权衡企业的投入成本和学生的流动性、不确定性等因素,之后往往会做出不希望学生接触到企业最核心部分的决定。
在对教师的考核上,很多应用型高校存在简单地效仿“985”和“211”等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教师,不断刷新教师的学历记录,却忽视了一线教师最重要的技能培养,无法给教师提供专业性的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基地。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纯粹地让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去“造”实践。就教师而言,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就比较弱,甚至有的教师从高校一毕业就任教,根本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很容易造成“理论没人深入懂,实践没人愿意看”的局面。
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比较注重留住专业的特色,保留专业合适的定位。而该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转行率往往较高,究其原因是他们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十分薄弱。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到本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对本专业是知之甚少乃至是不了解的。
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为了保证学生在每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最好都要有对应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关键所在。以培养专业应用型能力为核心,就有必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所以学校应适当地调整课程的结构。
当然,在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课堂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践内容进行系统地优化组合,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时数的目的。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行业的动态也是瞬息万变的,所以高等院校的课堂授课内容并不能与时俱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难以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进课堂,以致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从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入手,可以邀请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入校园,与校内教师配合传授专业课,引入行业、科研动态。让这些企业的“新面孔”进入课堂,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未来就业工作的认识。学校可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学习、交流和培训,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互动融合,达到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目的。
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展培训项目,前期以学校学习培养为主,完成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后期培训以企业为主导,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习,其校内的指导教师可以技术顾问的方式深入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创新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开启教育领域的“共享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搭建良好的实践、创新平台,开设创新实践课程,注重制度创新,营建校企合作环境。在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首先要走出高校深入企业,调研当下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程度和具体的衡量标准,校企双方再根据调研结果开会讨论,进而制定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案,最后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比如说,在学生的初步认知阶段,学校可以抽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学习前的认知实习。在这之前,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实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企业学习并最终解决问题。等到再次回归课堂的时候,要求每位同学对本阶段的实习任务做讲解与归纳总结,并分享每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与收获。在学生毕业前期,学校就可以安排周期比较长的实习了,在此次实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过前期的专业课程学习,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进行企业的顶岗实习,说明学生已经进入到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阶段。等这个阶段的实习结束,学生就可以回到学校进行毕业设计。基于前期的实习,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过程中就不会显得迷茫无助,因为毕业设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检验。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高校的教师会根据学生遇到的具体情况给予讲解和全程跟踪指导,这样,毕业生的理论认识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又将再次得到升华。毕设的开始,是学生进入到了理论提升阶段的标志。经历过这三个阶段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基本具备了,也得到了理论的升华,基本上达到了了社会上相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学生可以准备从校园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了。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可以衡量出该类学生基本达标,说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到了实现。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缩短熟悉工作的进程,尽快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样,就能实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衔接”,并形成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为充分体现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更好的服务学生回报社会,我校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有力的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企业的满意度,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可喜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为了稳定我校良好的就业形势,必须做到持续改进,深入校企合作模式。我校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开拓精神和创造力,大力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做好对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企业更好地对接。
当然,校企合作模式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合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