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凤山 李正林
楚州十番锣鼓是盛行淮安200余年的民间音乐,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淮安”古称“楚州”,所以流行于此地的“十番锣鼓”被称作“楚州十番锣鼓”。弄清楚州十番锣鼓的历史成因和渊源,对于进一步挖掘、传承这一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力求从历史环境、传承谱系和曲谱源头等方面进行挖掘和研究。
淮安,位于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点,6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不仅载入人类文明史,也是淮安文化的源头。2500多年的建城史,让淮安成为大运河“入京孔道”中段承北启南的重埠,历史上长期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明清达到鼎盛,统掌全国漕运的最高机构漕运总督部院驻跸淮安,扼漕运、盐务、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七省通衢,经济繁荣,成就了淮安成为苏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明清数百年间,中国社会处于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状态。淮安一城驻有漕运总督、府衙、榷关、盐检、县衙等数千官员轮番执掌要务,“淮郡三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凡府署官员家中庆典、贺寿、迎娶、祭祀等重大活动,都要演奏融南汇北的 “十番锣鼓” 音乐,其乐既有宫廷音乐的高雅,又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氛围,深受官府衙门、文人学士和普通百姓的喜爱。楚州十番锣鼓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奠定了基础,充分展示着它人文的包容和开放。
楚州十番锣鼓在清道光年间得到很好的传承。据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介绍,当时民间乐师孙毓卿将从京师流传而来的昆曲宫廷音乐,加进锣鼓打击乐器、各种管弦乐器进行改造,插入诗词哩语咏唱,创成曲、音、唱和鸣共雅的楚州十番锣鼓,具有独特的视听效果。清道光以来,淮安有10多个专门演奏十番锣鼓的乐队,俗称“堂子”,都是由民间艺人按从事的行业自发结成的演奏班子,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有“粮安堂”“敬安堂”“善安堂”等。每年的五月初一淮安东岳庙会上,都会进行十番锣鼓年会。届时各个“堂子”的演奏艺人抬着彩棚走街串巷,边先进边演奏,声势浩大,最后再汇集到东岳庙打擂台,各“堂子”演奏艺人都会使出拿手绝活。
梳理楚州十番锣鼓的调查研究资料和史料看,有“源自宫廷”的说法,目前传承人收集的清道光十六年(1836)《昆曲锣鼓摘要》工尺谱手抄本1卷和载有《咏花》《红楼撇子》等十番锣鼓名曲的明末清初工尺谱手抄本1本。如果仅凭传说和两本曲谱手抄本来证明源自宫廷,给人的印象既牵强又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为此,最好的证明路径是找到相关的人和物,也就是人的传承和曲谱的来源。
1.关于“人”的传承
楚州十番锣鼓已经传承四代,从传承脉络的角度寻根溯源尤为重要。前三代传承人都是淮安本土的十番锣鼓演奏堂班成员,师徒关系较为明确。近年专门研究楚州十番锣鼓的论文有戎建怀的《楚州“十番锣鼓”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思考》,以及项目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撰写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价值研究》等。这些文章对于十番锣鼓前三代传承人的艺术经历和社会影响等的论述都比较一致,但都停留在第一代传人清道光年间淮安曲家孙毓卿这个点。
在对《淮安府志》《山阳县志》中淮安名人资源进行查找,终于发现了崇祯琴师音乐家杨正经(1644年前后):“字怀玉,少有天赋,通晓声律……专司祭祀礼乐。”明亡后,杨正经被迫流亡江湖。顺治元年(1644)八月,从北京沦落淮安定居。从一个“观内府五音诸谱”的内阁中书,拖家带口生活淮安多年,卒后就葬于淮安的人,不难推断杨正经将作为宫廷音乐重点的昆曲带到淮安的可能,楚州十番锣鼓源于宫廷一说也便合乎情理。
2.关于“物”的传承
对楚州十番锣鼓的溯源寻根,也需要在“物”的方面有所探究。
淮安文史研究专家刘怀玉撰写的《〈牡丹亭〉与淮安》《清代淮安的出版业》两篇文章中均提到一部《遏云阁曲谱》的资料,这是一本淮安人花了23年时间在淮安编辑、印刷、出版,被音乐界称为“戏班演唱和时俗流行谱系的第一部曲谱”的重要史料。经考证,楚州十番锣鼓曲牌《仙圆》出自汤显祖《邯郸记》“合仙”一出“混江龙”半支,《吊打》出自汤显祖《牡丹亭》“硬拷”一出“折桂令”一支,但楚州十番锣鼓更多糅进了地方语言、风俗和宗教文化的色彩。
综上所述,通过找“人”找”物”,被历史尘封的楚州十番锣鼓历史成因和渊源关系被初步厘清,这对于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楚州十番锣鼓的保护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楚州十番锣鼓保护所面临的机遇:其一,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这为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氛围。其二,淮安区推进“文化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大对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和保护,为楚州十番锣鼓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三,楚州十番锣鼓的艺术风格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十番音乐中具备一定的研究和利用价值,为其传播、传承提供了有力的艺术支撑。其四,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淮安的历史文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热爱,楚州十番锣鼓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群众和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有利于营造传承发展的浓厚氛围。
但是,在迎来机遇的同时,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演奏技艺面临失传,亟待抢救和恢复。因中断时间较长,演奏技艺技巧的传承出现一定的断层,致使楚州十番锣鼓部分演奏技艺失传,恢复难度较大。其二,缺乏专业演奏人员。由于楚州十番锣鼓为多门类器乐合奏形式,参演人数较多,专业演奏人员不足,难以恢复成建制的楚州十番锣鼓演奏队伍。其三,项目保护认识偏差。这几年,由于楚州十番锣鼓项目保护工作者以及项目传承人认知水平的局限,没有完全厘清传播与传承的关系,重传播轻传承;重项目资料保存,轻演奏技艺的恢复;重传承人个体保护,轻演奏队伍的培养。同时,对楚州十番锣鼓曲目的艺术特征以及其中所表述内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使楚州十番锣鼓原真性的再现存在一定难度,不利于其传播和传承。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注重“原真性,整体性,活态性”保护,在以往保护成效的基础上,针对所面临的挑战,认真规划目标,科学分解任务,积极抓好落实,正确处理保存、传播和传承之间的关系,使楚州十番锣鼓项目的保护达到预期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文化工程,从现在起至2030年,要使项目资料保存更加准确规范,传统的乐班编队得到恢复维护,现存所有曲目均能得到演奏再现,目前已濒临失传的传统演奏技艺得到恢复传承,使得楚州十番锣鼓的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得到较好体现。
1.推动项目推广与传播
以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为依托,开展“十番文化”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组织演奏,举办讲座,平均每年不少于三次。同时,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加强楚州十番锣鼓的知识传播和保护工作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以期赢得人们的更多参与。
2.充实完善资料数据库
除楚州十番锣鼓基本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外,成立乐班编队齐全的演奏队伍,录制所有在库曲目,创作衍生曲目。同时,建立楚州十番锣鼓网络平台,提高资料保存手段和数字化运作程度,开辟网上楚州十番锣鼓在线播放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3.加大演奏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保证恢复原有的乐班编队,针对目前演奏人员偏少的状况,加大免费培训力度,使其制度化、常年化。同时鼓励现有演奏人员带徒授艺,由文化部门对其发放经费补助,并经评比给予物质奖励,使项目传承后继有人。
4.对传统演奏技艺进行抢救发掘
通过查询资料以及拜访专业人士,对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技艺进行抢救性的深入发掘,对曲目演奏过程中丝竹与锣鼓的编配、演奏技巧的运用,逐一恢复再现。同时,恢复原有演奏的乐班编队,深入了解和掌握楚州十番锣鼓鼎盛时期的乐班编队和演奏方式。
其一,政策保障。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保护条例,结合淮安本地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项目保护规划实施的原则,制定和发布保护规范性文件、传承人保护管理办法等。其二,资金保障。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同时,向国家、省、市有关方面争取项目传承专项资金扶持。有计划地完善社会运作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其三,人才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吸纳专业人才。经常性地组织演奏交流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拔尖人才,确保事业后继有人,使该项目得到良性的、活态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