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信访工作是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是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履行法定职责、倾听人民群众诉求、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大保障法律实施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兰陵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开展人大代表参与化解信访矛盾纠纷解民忧听民意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双向对接、自主认领”两项原则,建立实施“双线传导”“双向转接”等六项机制,引导和支持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取得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突出效果,也有效减少了“赢了面子输了感情结下疙瘩”的负面效果,在人大代表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上探索出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人大代表认领各类信访矛盾纠纷714件,已化解583件,其中包含一批国家和省信访局重点督办的信访积案。
建立线下线上“双线传导”诉求接收机制。一方面完善场所,方便群众线下来访。把人大代表工作站、活动室纳入基层矛盾调解平台体系,连同常规信访渠道,共同开门接访。另一方面畅通渠道,方便群众线上来访。“兰陵首发”是兰陵县采取“融媒体+社会治理”方式打造的群众诉求线上表达渠道和为民办事线上功能平台,在当地群众中认可度很高。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兰陵首发”融媒体平台,搭建了“人大监督”“议案建议”等功能板块,开设了代言、建言、诤言、动态四个栏目,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上线听民意、解民忧,线上受理群众信访诉求。
建立平台与代表“双向转接”分办领办机制。按照“分办—领办—化解—建言”流程,由乡镇(街道)信访部门统一收集群众诉求,整理形成办理工单,会同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进行会商、推送、分办,人大代表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力以赴”的原则,自愿参与、自主选择、主动领办群众信访诉求。在此基础上,人大代表根据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对相关工作的了解与感悟,形成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建言,向党委政府提出能够优化工作的意见建议。
建立群众与代表“摘星点将”双向选择机制。县人大常委会不仅建立了集中会商推送、自主自愿领办的“双向转接”方式,还建立了“摘星点将”双向选择机制。将代表情况和群众信访诉求进行定点公开,根据化解难度把信访诉求按照五个星级予以标注,通过信访群众“点将”或人大代表“摘星”实现双向选择。群众根据自身利益诉求,主动“点将”选择信任的人大代表帮助解决问题;人大代表根据自身履历经验和专业优势,主动“摘星”帮助党委政府化解信访矛盾,这一做法变“被动上访和接访”为“主动选择和化解”,提升了化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
建立代表与平台“双向反馈”机制。乡镇(街道)信访部门对人大代表领办或“摘星”的信访工单实行专人专档管理、跟进调度指导,并建立微信交流群,方便人大代表及时反馈信息,也便于乡镇(街道)信访部门及时掌握情况,确保化解工作不出偏差。同时,人大代表通过微信群互通情况、交流经验、互学互鉴,不断提高信访办理工作水平。
建立县乡两级“双层激励”机制。县乡人大将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纳入人大代表年度考核,人大代表认领信访工单数、调解化解数、群众满意度等都计入履职档案,作为评先树优和推荐代表连选连任的参考依据。对于化解信访矛盾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大代表,由县乡人大会同信访部门及时把情况推送给县乡党委政府和代表所在部门单位,在党委政府推荐各级各行业表彰候选人时予以优先考虑,并作为单位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有效提升了人大代表的荣誉感和参与度。
建立热点焦点问题重点督办机制。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兰陵首发”反映出的群众信访诉求动态和各乡镇(街道)的办理信息,定期分析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重点问题,实行班子成员全体分工、人大委室全部参与、委室人员全员督办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大代表现场调研、有力督办。近期,县人大常委会先后5次组织人大代表对群众反映较多的教育、交通、住房保障、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并实行问题公开、进程公开、结果公开,增强人大监督力度,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全力保障诉求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
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兰陵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工作中勇担当、作表率,取得较好效果,具有启示意义。
人大代表参与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是促进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和密切联系选民的有益探索,体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职责所在。一方面能利用人大代表的公信力、社会影响力、群众亲和力,有效化解信访案件,消解信访隐患;另一方面,人大代表能切身感受基层民情民意和民生方面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议案建议质量,更好地建言献策。人大代表参与化解信访矛盾工作,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基层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以人大代表身份参与化解基层信访矛盾工作,其公信力强,信誉度高,群众接受度高。二是基层人大代表多是本地人,由熟悉纠纷背景的人大代表出面协助化解,易于沟通,也易于获得当事人信任,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向城镇印王山村一位上访户,因为和村民争一块“地边子”,频频拨打12345、到“兰陵首发”反映问题,镇有关工作人员、法院和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出面都未能化解,最后,县人大代表邢燕舞主动认领工单,利用邻里感情和亲戚关系上门做工作,推动问题解决。可以说,人大代表在化解信访矛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能够起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独特作用。
人大代表参与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更好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效果,有效避免“赢了面子伤了感情结下疙瘩”的不良后果。人大代表在化解信访矛盾中,提出的化解建议相对更符合情理、易于被当事人接受,有利于恢复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信访矛盾处理结果尽可能体现法理情的融合。比如,向城镇杨皇路村有村民反映,邻居盖房时将其家门前道路封堵,影响通行,县人大代表刘善文认领工单后,经深入了解,发现其名义上的地基与建房之争其实就是“面子”之争,找到了问题症结,经“对症下药”,两家邻里最终互相理解、和好如初。
人大代表参与化解信访矛盾工作能更好地解民忧、摸民情、汇民智,营造“有事好商量,兰陵的事兰陵人民商量着办”的良好氛围。现实中,有些信访矛盾纠纷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为此,兰陵县人大常委会开通“线上线下”问计渠道,在深入群众化解信访矛盾的同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多方面掌握第一手民意材料,针对普遍性问题或乡镇无法解决的典型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转化为代表议案建议,推进问题解决。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229省道芦柞镇段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问题,兰陵县人大代表颜丙江骑着电瓶车实地调研,整理成几十页的调研材料,提出了对沂邳线进行改造提升的建议,县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全县县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今年6月份对道路进行了整修。
人大代表在化解信访矛盾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摸民情、汇民智、解民忧,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400多条,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