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琪/哈尔滨师范大学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意义和价值的反映和判断,是对世界、社会、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的一种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观点。
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他的行动以及态度、情感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指引作用。价值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价值观”,一类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是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共同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四个基本的规定性,即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
个体生命作出价值选择时,会受到其所形成的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影响根植与内心,总是在不经意间影响到我们的价值选择。而主体做出的价值选择包含着主体的价值追求。价值观不是对客观事物及其与自身关系的简单反映与评价,它植根于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之中,指导着人们的行动,提醒着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当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努力,由此可以看出价值观与主体的价值追求密不可分。而核心价值观更是一定社会形态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体现的价值追求覆盖到国家、社会、公民各个层面,与我们息息相关,更与每个人的价值追求息息相关,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能够满足我们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正确的价值观。之所以说核心价值观与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追求息息相关,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提出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价值观,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价值追求以及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追求。
人们对于一个价值观的遵循,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价值观与自己是否有关系。很多人会问,社会价值观领域中有许多的价值观,我为何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就表明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生活之间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遵循核心价值观更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任何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发展都与该国人民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的关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体现在自由、平等你、公正、法治这八个字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时长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追求自由,也是我们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平等、公正、法治则是保证我们的正当利益不受侵害的重要保证。试想如果我们的社会没有平等、没有公正、没有法治,我们也没有追求自由的权力,我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因此,社会一旦有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并真正的加以落实,那么我们每个人的成功和幸福也就有了可靠的社会保障。然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达到的,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把社会这个蛋糕做大做好,才能保障我们的自由,从而平等公正的分好这个社会的大蛋糕,是改革的成果人人共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现代公民所需要具备并需要不断完善的素质,同时也为公民提供了价值观层面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我们在享有国家发展带来的利益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完善和提升自己,如何能够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我们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正确的价值观会引领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举个例子,同样掌握精湛医术的人,有的人会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治病救人,为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有的人则会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这正是因为他们所树立的不同的价值观造成的结果。何为正确价值观,在这里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这里提出学先进,学习的是先进人物的精神,学习的是他们的做法,学习的是他们的价值选择。举个例子,每一年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平凡普通的人,但他们的追求又那么的伟大,他们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心中中国梦,功德冠群英”的黄大年;“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的杨科璋;“孤云心浩然”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大业光寰宇”的程开甲等等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的先进。他们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他们执着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先进人物,学习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些精神的指引下,树立我们正确的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对于个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要落实到公民个体的践行上,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吸收,人们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主动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因此,想要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遵循道德规范,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遵循道德规范时,我们便会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形成对世界、社会、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的一种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观点,也就是价值观。在遵循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形成的价值观为我们形成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
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父母也经常在教育孩子时告诉孩子管好自己就行,不要管别人的事。这样的思想影响着许多的人。这样的观点对不对我不加以评判,但这种思想所带来的危害之一就是它正在消磨着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享受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我们理应为社会做出贡献。前阵子医生张红在飞机上用嘴吸尿救人,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点赞,有的网友说亲人都不一定能这么做,然而张红医生却觉得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每个医生都会这么做。我和许多网友一样赞叹医生,我也在思考张红医生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想,这应该就是一种责任。张红医生把治病救人当作自己的责任,看到病人的痊愈就是他最大的幸福。他在社会中扮演着医生的角色,他在尽职尽责的完成这项工作。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培育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贡献社会,奉献社会,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