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帅/哈尔滨师范大学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互联网这个庞大的便捷平台,革新传统的面授方式,积极利用新兴的网络教学方法,既能跨越时空共享资源,又能实时互动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2020年,全国各类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平台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网络教学的模式更加突显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的重要性。高校英语演讲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语言、思辨、创新、文化方面的能力,还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重构英语演讲课程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其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具有创新型思维的国际人才意义非凡。
“学习中心论”源于“学生中心论”。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David Nunan提出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自己学习的积极构建者。Yucel Gelisli认为,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创设环境使学习者能通过教师和同伴的支持和引导获得自我评价和独立的技巧。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在西方兴盛起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在教师和学习伙伴或者其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定的情境以及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先驱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获得意义,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义形成认知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认为,必须发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尊重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心理,相信他们能够挖掘自己的潜能,自我教育并自我实现。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经过完善和发展,使得“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得以形成。在“以学习为中心”理论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凸显,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地、循序渐渐地将新知与旧知结合,高屋建瓴地组织引领课堂和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学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将英语演讲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英语演讲课程,举办英语演讲活动、比赛和培训,英语演讲能力得到学校以及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演讲是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实用的公共演说技能,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演讲准备、演讲输出、演讲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思维能力,提升跨文化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同时,学生在演讲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有效沟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可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且,学生的演讲水平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志,是高校总体教学水平的体现。
其实,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教学者)已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单向的知识传授已远远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不断成长。因此,教学必须是以学生(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知识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能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释放出来,促使师生自我实现。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对全国普通高校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秉持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习实效,契合高校本科课程改革的精神。
目前,高校英语演讲课程普遍只开设一个学期,课堂容量大,课时量相对不足,平均每人课上训练时间较少,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学生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目的性不强等因素,学习产出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目前的教学现状,依托互联网,更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增强多重外部信息对教学的支持支撑作用。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面对面沟通交流,课下通过互联网进一步延伸课堂实现线上实时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激发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乐学习、好学习的潜质,完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首先,根据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以及知识的结构性,将英语演讲课程内容从原来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改为分模块、分阶段考试,各次阶段性考试的综合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最终成绩。主要考核演讲提纲撰写、信息型演讲、说服性演讲和演讲评析,不同模块和阶段专注不同的教学和考核方法,突出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话题知识和调查能力培养的特点和针对性。
其次,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微型教学平台建立课程网络终端,承载课件、电子教材、热点话题论坛、视频库、习题库等自主学习材料。建立每个章节的导读,为学生对知识点的获取提供方便,运用网络终端及时推送。
再次,建立网络答疑讨论区,由专业教师团队主持,学生参与,建立激发学生提问与发言的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计入平时分数。答疑讨论区全天候开放,鼓励学生随时提问,由学生讨论与解答,教师根据情况给予奖励分数,之后由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教师积极与学生在线互动,共同探讨,更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成教育效果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当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学习平台蓬勃发展,智慧教学也成为必然趋势。学习不再囿于实体教室,不限于教师的填鸭式讲授,只要学习者有意愿,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地进行,完全突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并且,利用各种学习平台提供的强大功能,通过弹幕、批注、讨论、投稿等形式,不仅课上可以随时收到学生的反馈,课下也可以追踪学生的学习成效,根据大数据统计,更能全方位了解学生。同时,也进一步督促学生独立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总之,学习必须成为学习者主动的行为,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终身进步,长足发展。演讲教学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采取线上线下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促使、鼓励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进而有效增强高等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