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内容及理念创新

2021-11-12 13:14:03辽东学院图书馆
长江丛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智能化现代化图书馆

迟 勃/辽东学院图书馆

现如今,处于现代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对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科学应用,才能够使得图书馆凸显出强烈的现代化教育优势,持续完善自身的服务特色。为此,探索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内容及理念创新十分有必要。

一、促进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

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包括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图书馆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迎来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可以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而大量的信息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很难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在上述要求下,图书馆必须将创新和改革提上日程,认真搞好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工作,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模式。

二、图书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现代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一)发展目标不清晰,现代化发展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智能设备普及率的连年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产业在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很多图书馆正在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积极探索,从而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然而我们也同样应该清新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创新而忽视了发展质量的问题,尤其是发展目标的定位不准确,更是成为影响我国图书馆整体社会服务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将自身所掌握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盲目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而没有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良和创新,导致在机制体制、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事实上,图书馆作为当前阶段我国信息资源传播的前沿阵地,其现代化发展应更为注重公益职能的发挥,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商业化成为相当一部分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不仅服务意识严重缺失,而且社会属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成效。

(二)忽视了对现代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无法得以有效整合

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资源水平的建设,始终是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并且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存在重视自身建设而忽视社会需求的满足等多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之下,由于忽视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意义,导致即使馆藏资源日益丰富,却始终得不到读者的认可和支持。除此之外,管理能力不足、对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认知滞后,也同样是影响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重视硬件方面的强化以及人员队伍的扩充,却没有真正地将这些资源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由于理论不能联系实际、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因此同时资源和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终只能导致严重的浪费。

三、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内容及理念创新

要提升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优化现代化的管理内容和观念,图书馆自身要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现代化的服务,结合实际情况促进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智能化,优化图书馆管理流程,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现代化信息素养培养。

(一)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现代化的服务

当前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现代化的服务,才能够有效彰显出图书馆的基本属性,才能够更好地从现代化建设中汲取力量,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传统图书馆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建设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无法取代的。网络环境下的传统图书馆仍然有着存在与发展空间,它不会由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组织形式的网络化发展而消失,相反,其功能将在变革中得以加强。

当前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智能设备的大规模普及,在客观上使得信息的时效性周期严重缩水。然而与之对应的是,人们所能够接收到的信息量却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图书馆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有必要从时代发展的特征出发,走出原有的局限、摆脱此前的束缚,积极主动地探索外面更大的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桥梁,朝着更为开放、更为便捷、更为完善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因此,当前阶段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料服务也同样应紧跟时代的发展脉络,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为自身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创新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客观上来说,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也同样是全面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图书馆管理者和普通资料员一道,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深入学习和掌握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馆藏服务方法,以更高的效率去完成本职工作。

(二)结合实际情况促进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智能化

与时俱进,紧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当前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同样是现代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化发展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网络平台,将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事物加以针对性的整合,从而提升文献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开发效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来源。因此,在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朝着智能化趋势建设和发展时,最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实际要求,对智能化数据库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实现对读者阅读情况的智能化分析。纸质文献资料的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一般都可以被看作是传统图书馆服务的主体,但是这种服务模式并不具备高效性、便捷性的特征。特别是当前阶段信息时代已经彻底到来的大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在内的各项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必然会促使其经营、服务理念出现巨大的转变。而传统管理模式的单一服务,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些新变化、新挑战,并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我国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必要真正意义上地将服务应用于文化中来,并且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这不仅可以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实践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同时对于图书馆整体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的满足等,也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这一角度来说,清醒的认识到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积极主动地朝着智能化的方向探索、实践,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全面凸显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的关键所在,理应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三)优化图书馆管理流程

传统管理模式虽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智能化发展的全部要求,但是本身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仍然是我们所不能无视的。应以此为基础,充分引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在内的各种高新技术,为服务流程的优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读者提供云阅读空间,充分利用自身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图书馆管理成本,同时对于服务的便捷性、有效性、可达性的提升,也同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馆藏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

(四)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现代化信息素养培养

对于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来说,人才资源是重中之重。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人才,才能更好地落实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措施,更好地优化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图书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培训,将现代化管理思想全方位地讲解给他们,使得他们能够对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形成明确的认知。第二,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求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内容进行优化。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图书管理和服务的不同内容,进行持续的管理优化,提高整个管理过程的科学性。第三,在选拔图书馆管理人员时,要对其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进行考察。第四,培育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只有图书馆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结语

现代化的管理内容与理念的创新,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智能化现代化图书馆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军事文摘(2022年19期)2022-10-18 02:41:14
边疆治理现代化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5:52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飞跃图书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56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