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背景下保险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

2021-11-12 13:14:03保险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院校精神职业

侯 丹/保险职业学院

随着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也逐渐融入到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路径,促进保险类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精神上面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事实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针对保险类学生所开设的专业教学中,虽然比较重视学生关于保险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学,但是仍然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建立正确全面的职业观念,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而言,则无法起到积极的培养作用。因此,要真正意义上提升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必须要探索新的路径,从日常的教学过程入手,帮助保险类专业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职业精神。

一、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内核分析

职业精神作为一种对职业工作的认真与负责的态度,其实在各类专业的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在职业教学改革过程中优化保险类专业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认同与运用,则需要根据保险类专业的特征调整保险类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转变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对于职业的态度,让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这些也充分表明这种教学和培养是具有比较高的必要性。根据实际教学状况,高职院校的保险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从内涵方面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作为保险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多与保险与金融密切相关。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专业类的人员都必须要有非常严谨的工作价值取向,也就是在推荐金融产品以及帮助其他客户购买保险类产品的时候,必须要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有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以严谨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够保障工作不会出现失误,也能够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成为市场上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的保险类专业学生未来面对客户和日常交流过程中,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力,这都是需要在严谨的框架下为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这也要求在工作过程当中以更加严格的方式对待自身工作,做好市场和客户的调研,才能够把工作落实到位,如果没有基于严谨的态度,那么工作过程里面就可能出现失误,也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由此可见这是保险类专业学生必须要形成的职业精神。

第二方面,保险类专业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还应该形成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在帮助保险类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实事求是的这种职业精神,随着互联网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类金融产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保险类专业在进行产品推荐的过程中,不能够罔顾金融产品风险的事实,为客户推出一些风险过大超出承受能力的产品。这也意味着保险类专业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综合分析当前市场的需求,为合适的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因此实事求是的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与实习的过程中加强锻炼,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形成比较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面,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中,对于工作付出的耐心与恒心也十分重要。由于保险类专业的工作,需要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耐心与恒心,因为有很多的目标市场和客户,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愿意购买相关的保险产品或者金融产品,而是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沟通与联系,这需要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同样能够以更持之以恒的方式投入到工作中。对于保险类的工作而言,很多客户往往一开始并不理解这些产品的内涵,这就需要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基础上,为客户做好相关的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基于实事求是的方式为客户推荐产品,也是这一类专业学生必须经常运用到的工作方式。而且当前很多新生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在耐心与恒心等方面,其实相对也比较匮乏。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快速地推进产品的推广,但是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背景之下,只有具有能恒心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获得更多市场的支持,这也意味着在工作的过程中付出的耐心有恒心,要远比传统的保险工作更多。

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保险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知识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有所差异,其在专业精神的培养方面也与其他的专业有一定的差异。在根据实际情况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具体的学情形成良好的引导与培育方式,这样才能够让保险类专业学生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培养出良好的专业精神,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职教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要点

在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针对保险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主要特征,维持与学生之间良好的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这是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根据具体的学情调整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够让职业教育不仅仅为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还应该让学生能逐渐的形成正确的职业方面,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与专业的态度开展工作。

第一方面,对于职业教育改革而言,必须要改革教学的方式,从传统的理论教学逐渐解放出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育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够仅仅只是为保险类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关的理论课程,在这一基础上还应该关注到这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实习需求,并且在实习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高职院校保险类学生的职业精神。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由于职业精神的形成以及帮助学生形成对职业精神的认同,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根据教学过程里面的实际状况,以循序渐进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职业精神。这也意味着在教学与引导的过程里面,还需要以实习的方式进行开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第二方面,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与互动过程之中,要对教学内容与职业道德的教学需求相结合,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保险类专业学生在掌握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过程中,也都需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所依赖的各种教学内容,也需要在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形成专业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教学需求。因此职教改革应该是围绕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所需要的职业精神合理内核,把这些抽象的职业精神逐渐转化为学生可以具体认知的相关知识,并且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帮助学生这些相关的职业精神,能够加强其对于职业精神的认知与认同。

由此可见,在职教改革的背景之下,要推动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逐渐的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需要从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入手,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本质上认同职业精神,才能够促进该专业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策略

第一方面,在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师资队伍的保障,特别是引入一些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教师,引领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逐渐认同并运用职业精神。由于职业精神是一种抽象的价值观,因此往往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是很难实现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认同与运用,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里,高职院校要主动地引入一些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队伍,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多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这样对于职业精神的传播与形成都有积极的作用。第二方面,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过程里,还应该重视校本课程的打造,通过校本课程引入职业精神培养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运用。很多保险类专业所指定的相关教材和职业教学的内容,都没有很好的对职业精神的需求与特征进行概括,因此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对于其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并没有具体的认知,通过校本课程的打造与形成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进一步接触职业精神的合理内核,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而言,也是夯实了教育基础。

四、结语

在职业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推进高职院校保险类专业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培育,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情,运用一些新的方法,从而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价值认同,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职业精神的运用。因此职业教学的改革必须是根据保险类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内核,并且根据这些内核适当应用各种实习与理论教学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了解,从而从本质上转变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认知,根据保险类专业的特点以及职业未来的发展导向,有意识植入职业精神的内容,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院校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