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琼莲
班会课上,我给学生讲“党史”。当我讲到毛主席帮助阿婆收稻谷这个故事时,我那几十个10后的学生齐齐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来……
“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们家的稻子都是雇收割机收的。”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质疑起了故事的真实性,我有点哭笑不得。这帮娃,赶上了中国富强腾飞的好时代。那些“落后、贫穷”的印记于他们而言,着实有点陌生了……我只好暂且打住讲“党史”,转而谈起我所经历的农忙假来……
农忙假顾名思义就是农忙时节放的假,是农村学校师生才享有的福利。
1998年的时候,我读小学。农忙假一般在芒种时节和秋分前后,一年两次,加上周末连放七天。七天啊,惹得不少城里的师生羡慕嫉妒恨。但对于农村师生来说,这七天可真是实实在在的农忙,忙到昏天黑地的那种!
在看天种地的年代,芒种时节的雨特别叫人抓狂。不下雨吧,任何种苗都下不了地,下雨吧,又怕稻子收不及时。农民不得不跟老天爷比手速抢收抢种。趁着晴天割稻谷,遇上一场透雨就得赶紧翻犁、平整田地,插上新秧苗,再开荒一点闲置的山地种点红薯,木薯,花生之类的粗粮以备不时之需,还得趁着雨水给甘蔗施肥。谚语云:“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边收边种,农事繁忙又耽搁不得,需要的人力很多,这才有了农忙假。
割稻子是农忙假的重头戏,也是异常辛苦的事。家家户户都是全家出动,男女老少齐上阵。
早上,我还做着美梦呢,就听见奶奶催促道:“赶紧起床,要去割稻子了,这天气说不好呢。”奶奶的弦外之音大家都听懂了。稻子成熟的时候,稻穗饱满,一旦下雨刮风,稻杆就会匍匐倒地,谷穗泡在水里长芽,难以收割不说,收回来的谷子成数少,车出的米也生涩难以下咽。
六月的太阳明晃晃的像个大火炉在烤,脚下密密麻麻的谷穗蒸腾出一层层热浪,连风都是烫的。这种环境,就算往那一站啥也不干也会出一身汗。甭说还要弯腰挥舞镰刀割稻。割稻前一只手用镰刀把稻秆拢成一束,另一只手顺势抓住拧上一圈再割,这样一把稻束就割出来了。将割下来的稻束一把把码到铺好的麻绳上,够了一定的数量就扎绑结实,这才成了农民说的一捆稻。待临要回家时,还要人用肩膀把稻捆扛到田埂边装到牛车上。
这样一天下来,我浑身沾满了草屑和田泥,裸露的脚背晒得红通通的,脸上被谷穗划出了一条条细小的血口子,火辣辣地疼……全身像散了架似的,又酸又痛,手脚无力,我算真正领悟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你以为这就完事了?不,还远着呢。吃过晚饭,稍作休息,大
人们又忙开了。女人挑起水桶去村口挑水,男人把稻穗一捆捆从牛车上卸下来,解开麻绳,一束一束的撒在早早就碾压硬实的泥土地面。全部稻穗都撒完了,爷爷就牵着黄牛拉着沉重的碌碡(俗称石牛)在上面转圈来回碾,其他人可以趁机歇一会。
小堂弟便趁这空儿拉着大伯放电视看。大伯插上电,按了开关,电视机“咝咝咝”地响着,屏幕上一片雪花。
“定是天线又给风吹偏了。”大伯说着就往屋外走,双手抓住绑靠在檐柱子的竹竿东西南北地转,竹竿顶端的鱼骨天线也跟着转动起来……
“有台了!有台了!”听到屋里的欢呼声,大伯便赶忙稳住手,把竹竿绑紧。大伙便津津有味地边聊天边看电视。
“嗨!该翻稻了!”屋外爷爷喊了一声。大人们赶忙拿起稻叉把底层的稻穗全部翻上来。爷爷又吆喝着黄牛拉着碌碡来回碾压。如此反复三次四,等把上上下下都碾遍了,稻秆上没有谷粒了,碾穗脱粒这个环节才算完成。再把脱粒后的稻秆挑到院子的角落里,晾晒干后作为牛羊的食料。
割稻,碾稻,晒谷,扬场是一个稻季的四部曲,每一步都纯靠人力完成,很是费劲。晒谷时越是烈日当空越要勤给谷子翻个儿,这样谷子才会干的快;扬场则要把满满一簸箕谷子高举过肩,顺着风口均匀倾倒,使谷子形成一股金色的小瀑布,让风吹走草屑、空壳等杂物。上百斤的谷子就这样一簸箕一簸箕地扬,一天下来,再壮的庄稼人也会觉得腰酸腿疼……从割稻到谷子进粮仓,至少要半个月,如果天气不好,花的时间更长。
尽管收稻如此劳累,但我从没听大人抱怨过。爷爷说:“这点苦算什么,没米吃才苦!多亏了改革开放分单干,咱农民才吃上了饱饭啊。你们年轻侬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话虽如此,但农村穷,农民苦却是不争的事实。
2004年,我上中学了,农忙假只放3天。收割稻谷依然是放假期间的首要大事。不过,那时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牛车换成了拖拉机。村里还有人用惠农贷款购置了耕田耕地机,脱粒机代替了碌碡,风车取代了扬场,农业的半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力,还节约了不少人力。此外,中央还取消了粮税,给农民补贴肥料、种子。乡亲们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把农作物种植多样化了,以前村里漫山遍野全是一年收一茬的甘蔗变少了,香蕉,芒果,木瓜等高收入的农作物逐渐占了主流,还有很多应季的蔬菜,如辣椒,青瓜,白菜等等,一年四季都有作物收获上市,人们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不少人靠种蔬菜果树盖起了精致又洋气的别墅。
2008年,我已经大学毕业当上了老师。那时很多农村学校已经不放农忙假了。芒种那天,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询问稻子收得怎么样了。母亲在电话那头呵呵地笑了起来,告诉我已经在晒谷子了。说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哒哒哒”转上一圈,金灿灿的谷子就直接装进了尼龙袋,干净得几乎没有杂物。末了,母亲高兴地说:“政府还给种田补贴了,我们家领了248块。村长说我们村要建新农村了,家家户户都装上了闭路电视……”
2012年,全县农村小学撤销了农忙假。也就是那一年,我调回了家乡的小学任教。有幸亲眼看见了在中央扶农富农政策的加持下,农村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那些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的场景已经消失无影。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鳞次栉比的小洋房,绿树红花相辉映,文化广场的音乐悠扬动听,就连村民养鸡的鸡舍都是砖砌的微型二层水泥瓦楼……一切都显得那么优美雅致,恰到好处,谁还敢说农村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农忙假”也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最终淹没在时代的潮流里,成了一段历史。如今,就算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也不晓得有农忙假这回事了。
……
孩子们静静地听完了我的农忙假故事,我问他们有什么想法,有个孩子是这样说的:“我90高龄的太爷爷经常感慨,能在有生之年真的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都是多亏了党的英明领导啊!”顿了一下,他又问我,“老师,共产党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党史?”
“来听听这首歌,你们会找到答案的。”教室里很快响起了雄浑激昂的歌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那朴实的歌词随着滚烫的旋律飘出窗外,传得很远很远……
这样的时刻,我默默地望着老母亲花白的鬓发,心潮便起伏难平:岁月何其无情地流逝啊。幸运的是,母亲的爱,一路温暖地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