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伟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有一个干店村,人称江苏支边村。
1959年2月9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支援边疆建设的伟大号召,江苏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动员青壮年前往新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1959年和1970年,江苏省的东台、海安、如皋、吴江和邳县五个县部分公社的青壮年社员,分四批到吐鲁番,总共3594名和部分随迁家属。
1961年,吐鲁番接迁1959年支边来吐鲁番青壮年家属。1962年,又接迁1960年支边来吐鲁番青壮年家属。分别从邳县接迁家属250名,从海安接迁家属840名,从东台接迁家属106名等,共接迁和安置支边人员家属1226名。
因吐鲁番气候干旱炎热、风沙大及语言隔阂、生活不习惯和支边人员思乡等原因,几年内陆续返回原籍的支边青壮年共823名,占安置总数的28%左右。自1963年1月至1964年1月,又由江苏陆续重返吐鲁番市(县)的支边青壮年共140名。
对支边青壮年安置的原则是“以农为主,适当兼顾其他行业”。吐鲁番县除了给农林水系统、商业系统、工商系统安置了部分支边青年外,其余均安置到农业公社和国营农场。为方便管理,在红旗、艾丁湖、葡萄三个公社分别成立社办农场,集中安置支边青壮年。为办好这些支边青壮年农场,还划拨了土地、耕畜、投资生产和生活费等。
对条件差的公社,按照40—50名原籍人编成一个生产队,插花安置在生产大队。1960年分配来的一千多名支边青壮年,编成十一个生产队,分配到胜金、艾丁湖、火焰山(即今二堡乡、三堡乡)、七泉湖四个公社。在分配制上,他们与当地社员一样,到年终结算。在生活上统一吃食堂,粮食定量不够者可照顾。1961年,国家对人民公社办的支边农场给予基建补助。
江苏支边青年来到美丽的吐鲁番火焰山下。和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凿井引水,开荒造田,改造良田;他们搬走了一座座沙丘,填平了一块块洼地,修建了一条条田间道路;他们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带。在吐鲁番艾丁湖农场等地,硬是在条件艰苦,沙尘暴肆虐的地方,开辟出一片片绿洲,用青春谱写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为广大支边青年树立了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榜样。给这片原本荒芜的大地带来了袅袅炊烟、万家灯火,用坚强和奉献使这片宝地走向了繁荣和富裕。
岁月如梭,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那批年轻人进疆来到吐鲁番的时候,他们未曾想到会在这块土地开荒造田,扎根落户,把全部的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都献给了火洲这片热土。
为了挖掘江苏支边青年扎根火洲、建设火洲的支边人精神,我萌发了采访他们的愿望。
2020年7月18日,我乘车到高昌区艾丁湖镇干店村,经过艾丁湖镇向南奔驰,公路两边一片片挂满晶莹剔透绿油油的葡萄地不时地从车旁闪过,忽然眼睛一亮,我们进入了干净整洁笔直的大道,大道的左侧是用砖铺成的整齐的人行道,公路两边整齐的林带绿树成萌使人悦目一新,同行的同志给我介绍说:这就是干店村的支边大道。来到干店村,在干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安排下,由村委会办公室仲林凤同志陪同,我走访了三位江苏支边老人。
吐鲁番和江苏海安,相隔3500多公里,但在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干店村71岁老人赵兴同的心中,却是近在咫尺,他父亲把生命献给了火洲,而他献了青春,献子孙,把半辈子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在火洲这片热土上。60年,他才回过海安老家三次。
赵兴同回忆说,1960年3月,我11岁,家住海安县南屏乡胜利村,家中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全家五口人。父亲赵正济三十七岁,父亲响应党的号召到村委会积极报名,乡亲们敲锣打鼓,父亲胸戴大红花,听着《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歌曲,带着全家对美丽的新疆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怀揣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理想和抱负,坚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决心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先是在家乡坐汽车到南京,从南京坐火车,踏上了西去新疆的火车,沿途的风景也逐渐由青山绿水变成了戈壁荒滩。
1960年5月,我们大概有四五百支边青壮年坐火车来到到吐鲁番县大河沿车站。大河沿车站是当年我们乘坐的列车进疆后停靠的第一站,那里也成为我们许多人终生抹不去的记忆。荒漠、黄沙、没路、没有房子,人们在地窝子里钻进钻出……
然后我们坐马车从大河沿车站来到了艾丁湖镇干店村,马车一停下来,大家一看都傻眼了,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长满了高大的梭梭柴和红柳树,大家顿时情绪一落千丈。冷静下来后,父亲和支边青壮年很快投入了生产。每天起早贪黑用“二牛抬杠”开荒种地、开挖水渠、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吃了不少苦,不久父亲得病,当时吐鲁番县没有医院,没有及时治疗,父亲去世了,把生命献给了这片热土。当时年幼的我悲疼欲绝。赵兴同老人眼泪夺眶而出。
那时候,我们这里没有学校,1965年,我们这里建立了学校。1965年至1975年,我们这里陆陆续续地盖起了房子。现在,我们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里盖起了几间水泥砖房,有十多亩葡萄地,每年家庭收入有五、六万元,儿子在乌鲁木齐电力能源部门上班,我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艾丁湖镇干店村村东头一所整齐漂亮的水泥砖房大院里,我们采访了贾世云阿姨,贾世云阿姨是江苏东台县南沈灶乡人,1943年12月出生,已经77岁了。
贾世云阿姨回忆说,1959年7月,她17岁,报名到新疆来,当时爷爷奶奶都不让来,亲友们都苦口婆心地劝她:“你爸妈身体不好,这要是走了,你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谁来照顾……”然而,执拗的贾世云早已下定了决心,不顾众人的反对,坚决地说道:“我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1959年7月17日,贾世云和家乡的支边青年一起,先是从东台坐轮船到浦口,从浦口乘上了西去的列车,到了新疆哈密的七角井车站,然后做汽车到了吐鲁番,在锣鼓、鲜花的欢送下,走上了改变他们一生的路途。
她至今忘不了那难以忘怀的场景,当火车开动的一刹那,火车上下爆发出一片喧闹之声,其中夹杂亲朋好友依依不舍的哭泣声、叫喊声。“路上当心啊!”“到了新疆来信!”“注意安全!”在火车的窗口她探出头,含泪向亲人挥手告别。
1959年7月20日,当时从东台来的52人到了吐鲁番县之后,五星公社四大队少数民族同志用马车把他们接回四大队。中午,当地维吾尔族老乡做了丰盛的抓饭,请他们饱餐了一顿,来到五星公社四大队后,他们和当地维吾尔族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地维吾尔族老乡腾出窑洞、牛羊圈收拾好后让我们住,他们十分感动,特别是当年成立支边农场时,当地维吾尔族群众无私让出住房、水源、耕地,这种民族团结的情怀,她至今永远牢记在心,难以忘怀。
贾世云阿姨回忆说,那时住在房子里,晚上都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寒冷的冬天,没有煤炭,就到戈壁滩打骆驼刺草,拿回来烧土炕取暖,一家人只有一床棉被,别人地里扔下的菜叶子捡回来洗干净,用水泥池子腌咸菜冬天吃,有时吃地里的野菜。我们和当地维吾尔族老乡一起种麦子、高粱,开垦良田,种树防风治沙。当地维吾尔族老乡帮助我们讲授开荒浇水技术,现在我们把掌握的种植葡萄技术传授给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民族团结情。
周洪来老人,是江苏海安县大公镇于坝村人,1942年11月出生,今年78岁,是干店村三小队队长。
周洪来老人于1960年4月,响应党的号召,支援新疆,来到吐鲁番,分配到吐鲁番县亚尔乡团结大队,后又分到干店村。
1961年5月31日下午6时许,沙尘暴突袭,黄沙漫天似末日来临,沙尘遮天蔽日,能见度极低,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呛人味道。天空一片昏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呼啸连天,两人合抱的一棵大树连根拔起,沙尘把门都掩埋了,推不开门。暴风突起,沙石飞滚,昏天黑地,吐鲁番县连续刮十二级大风十三小时。之后县里通报说,这次大风使全县二十多万亩农作物受灾,除火焰山北麓的胜金公社胜金台、木头沟两个管理区外,全县重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另外有一万八千多亩地被刮走地皮土或成为沙丘,不能继续耕种,即将开镰收割可望丰收的万亩小麦受灾严重。大风刮倒了房屋,刮死了骆驼、耕畜、羊只等,还埋掉坎儿井一百多条。靠饮用坎儿井水的村民吃水都成了大问题,生产队不得不组织劳力到远处拉饮用水。刮断刮倒电杆、刮倒树木、埋没渠道、吹跑棉花、死伤的家禽等数目相当多,红旗农场三个生产队支边青年播种的一千多亩小麦、瓜和高粱,被风刮得一干二净,人员思想不稳定,很多青年闹着要回江苏老家,许多人跑到大河沿火车站准备上火车返回,经当时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农场党支部书再三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部分人员返回红农场,开始了艰难的风沙区创业。
那次沙尘暴摧毁了队上种植的两百亩地麦子,我们只抢收回了一百斤麦子。
面对这样的灾害,我们没有被吓到,我们组织起来,起早贪黑,种树防风治沙。
那时候我们支边人家家户户吃的是20%的细粮,然后,把舍不得吃的细粮换成粗粮,夏天有时吃树皮树叶,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振奋精神,每天坚持出工,开荒造田,种树防风治沙。修建了一条条田间道路,建立了一条条防风林带。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辉煌巨变,支边人用青春和生命创造了人类拓荒史上的奇迹,培育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支边人精神,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是我们历史上心中永远的丰碑。今天在吐鲁番高昌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期,我们挖掘传诵他们的故事,以此让我们世世代代学习继承弘扬支边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精神,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支边人精神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