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记忆到自然写作的跨越
——周蓬桦散文近作解析

2021-11-12 10:02
山东文学 2021年10期

李 蕾

引 言

周蓬桦最早是以散文诗知名于上世纪80年代,后又创作小说和散文,可谓遍地开花,在几种文体的书写运用中,其散文创作尤为引人注目。周蓬桦的散文创作,吸收了诗与小说的特性,呈开放式思维,集思想性与诗性于一体,形成了辨识度极高的风格特色。笔者读完他的散文新著《浆果的语言》(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年版),像是邂逅来自大自然的春霖,令人沉缅其中,引发心灵的共振,进而陷入对于人类生存与天地间道法自然等形而上的思考。

这部散文集收入了他近年来创作的新作,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干净优美的篇章,读者可以欣喜地看到,作为散文家的周蓬桦已经由书写乡村的歌手完成了向自然文学的蜕变与跨越,翻开书,一股浓郁的大自然气息扑面袭来:黑土地、白桦林、花楸树、松脂油、北斗星、彩云朵、松雨、萤火虫、蝴蝶、喇叭虫、麋鹿、白狐、傻狍子、梅花鹿、野狼、紫貂、蒲草丛、野果穗、浆果、人参、野花、泥巴、松塔、野蘑菇、雪乡、小木屋……无数大自然的乳名丰富葳蕤,肆意生长,使读者径直进入一片茂密森林,湮没在无边无际如花似玉的生态大地。大自然才是地球的真正主人,人类不过是寄居在浩瀚密林中的一族生灵。

浆果,饱盈着大自然的丰沛乳汁,其绵软水润的躯体里孕育着难以计数的种籽,那是无比强大的自然生命力军团。作者以酸甜又带野性的“浆果”为意象为音符,奏起一曲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的混合交响——“浆果的语言”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原生态的语言。

作者虚拟“白山”为文学背景板,铺展开了关于自然、生态、人文、生命、灵魂原生面貌的丰饶画卷。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草木浆果的本真味道,氤氲着森林山川的原生气息。最弥足珍贵的是——他糅合理性的思考,不修饰不浮夸,诚实记录了大自然的危险与野性,将一个真实而并不完美的本相世界呈现。

从周蓬桦身上,看到了对大地森林的敏锐嗅觉与灵气,他延续了自然写作的香火,并勇敢地向前走去。可以说,眼前的这部《浆果的语言》,展示了广袤大地的妖娆和生灵的秘密。

诗性充盈的灵性书写

《浆果的语言》气势充盈,涵容了中国北方的原野、大山和森林、植物和动物、春雨和冬雪、青蛙和鸟巢、看山人和农妇……作者将草木的一生与人的一生连通呼应,以悲悯的人文情怀,将大自然与人类视作一个命运共同体,形成休戚与共的自然生态气场,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生动可感的大自然文学气场。

“一旦有了开阔的格局,就会有对世界拥有前瞻眼光的开放式胸襟,进而才有认知上的进化,才能进入‘非凡叙述’的大门。”周蓬桦本着职业作家的敏感,视野开阔,尊重生命,呵护自然,并为之产生思考和独特见解。看似浅显的自然万物,在他笔下裂变生根,根须纵横交错,虬结盘环,强壮而有力地扎向泥土广处和深处。这个过程大有独木成林之势,任其自由扩张,但主根有主根的力量,须根有须根的方向,纵横捭阖,豪放洒脱。“我主张不设樊篱,让其野蛮生长,在成长过程中间苗捉虫而非揠苗助长。(《立于林边雪地》)”经过镕裁之后,他的散文之树简洁明亮,没有一丝冗余枝叶,骨骼清秀,气度挺拔。

作者具有深厚沉稳的语言功力,不拘一格的写作思维,任取一颗草籽,种出一片草原。在周蓬桦眼里,大地上的一石一草一木,都是珍贵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呵护与尊重。

“我知道在白山,人类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除了敬畏与呵护,你不能做出半点越矩之事。虎有虎的规矩,狼有狼的规矩,甚至连一只爬行在草丛里的天牛虫,都有自己的规矩。关于这一点,不但人尽皆知,整个山中的动物与植物都了如指掌。”

“用什么手段刺激一下麻木不仁的人类呢?下一场坏雨吧!于是狂风大作,山呼海啸,整个森林发出怒吼,鹅蛋大的冰雹砸下来,躲藏在林间的动物吓得四处逃窜。白山人管下冰雹叫‘下雹子’,这里的雹子个儿大实沉,像秤砣,曾经砸死过山中的采药人(《白山松雨》)。”

作者并非一味简单地记录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而是逐层解剖,将北方大地上的无数琐碎事物打磨,发酵升华,带入哲理性思考的纵深之境。“有思想分量,把某一问题挖掘得深刻极致,进而发现新鲜的人类经验,拥有超强的气场和辨识度”——这是他对自己的创作要求。

周蓬桦语言经过淬火般的提炼,绕开“大路”而抄“小道”于夜中潜行,他擅长“抓本质”,将朴素无华的语言赋予多义性、哲理性,进而道出新鲜的人生经验。通常状态下,这些“本质”是隐形的,一般人难以发现。而他却能够征服大小题材,凭借敏锐的慧心把其中主要的筋骨拎出来,举重若轻,并用刚柔并济的语言凸显俊逸明朗,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多层次和立体感,感受到文质坚实、风骨与文采兼备的行文特征。

他的散文文辞阴柔中有刚健,风清明月下见骨棱,有一种很强的音乐效果。如果用一种树木来比喻他的散文质地,最贴切的当数挺立于北方大地的白桦丛林,这是一种质地密实的树种,从树皮到肌理,纹理清晰细腻,结实而有韧性,在风中发出金属般的铮铮回响。

朴素、简洁与哲思之光

周蓬桦的散文近作,散发着简洁与哲思的光亮。很多词句有张力,有回音,有弦外之音,如同耐人寻味的诗篇。作者自觉告别美文式与心灵鸡汤写作,给创作增压和设置难度,不局限于描写外部世界,而是通过象征的、隐喻的、虚幻的手法来展现内在力量,试图抵达事物的精确性和真相。他惯将象征、暗喻等手法埋伏其中,带给读者更多惊喜和发现。有的意象埋藏很深,像梨花、北斗星、珍珠等。有的描写像“微距”摄影,细微到蚂蚁的触角、草尖的露珠。有的文章采用整体象征,在厚厚的草堆下露一点火星,像一个挑衅的眼神,需要你多读几遍方悟其义。

如《回忆花楸树》一文,看似生活记录,平淡无奇,但更像是作者精心布局的一个隐含人生哲理的寓言迷宫。文中的“哥哥”,不妨看作一个意象,人的复杂性恰在于此,往往一面是刀背,一面是锋芒。伤害你的,可能是你以为最亲最近的那个人,可以是你觉得最安全的环境。但绳索束缚肉体却捆不住思想,“我”的思想可以信马由缰,苦中作乐,“现实的处境被忽略不计,我的心渐渐地恢复了平静,我甚至扑哧一下笑出了声。”最后,“我”回忆起了故乡的花楸树,童年的花楸树……最纯真的友情,停泊在童年时代,埋葬在故乡的花楸树下。

如《弯路上的野花》,作者并未重点着墨于野花这个意象,而是轻松越过暗中走笔,润物细无声,描写了路旁一座废弃的、弥漫刀耕火种气息的旧房舍。屋舍空空,主人已不见踪影,给人一种“芳草凄美,落英缤纷”的失落与惆怅。城市文明的兴起,乡野文明日渐消失,时光的变迁令人嗟叹。最后“唯有这弯路上的野花,在一遍遍地以开放的姿势讲述过往,并且不厌其烦地记录从空中落下的每一滴雨”。

名篇《幽寺》是一个隐喻,“后来,我还是找到了一个窄窄的巷子,它被一株粗壮的老树遮掩,以至于粗枝大叶的人难以发现这里有一个通道。”人生境遇永远不是直路,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出口而绕来绕去;人生有许多迷雾,常常为了从迷途中求解醒悟而四处叩问。“寻找开悟的门,并不容易,需要洗净灵魂,抛却尘念,沉下心来,当一个人完成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心就安了。无论身在俗世, 还是念佛、修道,甚至习武都一样。”

他写人生感悟,“在河流里游泳,我不得不拥有鱼类的灵敏,长着鳍的武器,对付敌人的锋利的刺矛,足以承受外力重磅打击的坚硬的骨头。”

《浆果的语言》汇集了大量的自然风光,这些风景本身就是主角,并非一般写景意义上的背景板或附庸配角。作者故意运用色彩、层次、动词、象声词、修辞等多种文学手法,让静态的风景产生立体画面的效果,鲜活灵动,栩栩如生,浮雕般精准清晰。

阅读时,仿佛能听到白鹭的翅膀扑棱作响,能看到白色水花迎风飞溅:“极目远山,灰椋鸟、乌鸫和白嘴鸦正成群结队地飞来,它们在白桦树林中嬉戏做巢,加入春天的合唱,渐渐定格成一幅木版画。一个头戴狗皮帽子的农人到林间空地上撒花种,开始做入春后的第一桩劳作。” “风雪过后,天黑下来,整个山林一片寂静,方圆百里听不到一句人语,木栅门前蛇一样弯曲的小路伸向白茫茫的远方,深深的雪地上,只有一头黑熊在吃力地迎风而走。(《从黑土里钻出许多东西》)”

究根到底,万物都是从黑土地里钻出来的,黑土地是季节与生命的温床。

“这样的雨落到白山顶上,枯黄的草芽和树梢顿时就绿了一片,山下的河流解冻了,积雪丝丝融化,变成溪流汇入河水。遇到这样的雨天,白山人走出木屋子,身披蓑衣,手持钢叉,十分惬意地提着木桶到河里捞鱼。(《白山松雨》)”

类似的物景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把读者引入3D之境,似乎立体地领略了山川大地的辽阔悠远,于细微处观瞻大自然之美。

周蓬桦的散文,常常突破惯性思维,表现手法有时像放风筝,随手将一个主题抛出去,任它自由西东,天马行空,牵风筝的线永远不会断,驾驭文字娴熟,能用多种技法将它收回。有的作品则像抽象派画作,乍看是大树,再看是森林,看似随手涂鸦,无章无法,待通篇读完,方知是意韵丰足的织辞镂心之作。如《会跑的人参》中,运用了“声东击西”法。人参会跑吗?题目足够吊起读者胃口。开篇便进入自然界热闹的马拉松场景,“在整个白山,似乎什么都会跑”:太阳跑,月亮跑,野兔跑,野獾跑,野猫跑,树叶跑……读完半篇,独不见人参踪影。题目中的人参呢?正当读者以为“跑题”时,从“跑”的主干线上半路杀出一个“小怪物”——人参,挖参人潜伏于大森林中苦苦搜寻的——会跑的人参。这篇散文旨在告诉读者:规矩即天道定律,人、动物、植物都具备不同方式的奔跑本领,植物人参也会“跑”,逃避人类赶尽杀绝的贪婪和猎取,而与大自然的动物与植物和谐共处,就是给人类自己留一条生路。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周蓬桦每一篇散文的标题,都取得独具匠心,堪称“诗眼”,如《白山栅栏》《海边炉火》《废邮箱》《绳子上的路》等,一个个暗藏哲思的意象像一盏盏灯点亮全书。

对作品结尾的设置,也是周蓬桦散文的独特亮点,无不诗意盎然,令人回味。在《白山栅栏》中,森林中栅栏门把手上的旧锁带有很强的隐喻性,是人与大自然隔阂的象征。“我”站在栅栏这边,而森林里的一切物景在栅栏那边,“我”很难再走回白山小屋亲近它们,很难走回“野味盛到碗里,端到河边一株躺倒的红松旁边,望着流动的河水,坐在树身上大肆饕餮,野葱蘸酱的味道招来一群游鱼,在脚下吐水泡泡”的原生态生活场景。

有的篇章结尾,则散发素朴的原生态之美:“明年夏天来井塘村找一间茅屋住上两天,看明月升上东山,照亮花梨木的窗格。”(《井塘古村的落叶》)明月照亮黑色的花梨木窗棂,仿佛有丝竹般的嘤嘤虫鸣追着月光飘进,读之如身临其境。

结语:此岸与彼岸

文学即人学,散文更贴近本质的生命。在自然界,能够思考生灵、命运、灵魂等重大命题能力者只有人类自身。通读周蓬桦的部分近作,会感到一种隐隐的能量,这种能量只有清醒的灵魂才会拥有,它们是内省、觉悟、 顿悟、彻悟。

“世上有一种东西被你认真地捉了,结果又无奈地放飞了。其实,全部人生不过如此。”(《月光照亮蒲草丛》)可是,面对大自然一次次的警告,作为人类的“我”依旧我行我素:“捧着这些黑漆漆的财宝,内心升起一种至高的荣光,洞穴的尽头便是堆积如山的宝藏。它们像一眼就能看穿的秘密,具有短暂到令人绝望的性质,叶片上的露珠,遇到阳光就会蒸发。一次次地,我愿意放弃一切穿越洞穴,去接近那些一闪而逝的宝藏。”(《幽寺》)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类似作品引发人们沉思。

周蓬桦说:“生命的痛苦往往伴随着肉身的疼痛,以至波及灵魂的痛苦触须,而灵魂一旦丧失了肉身载体,痛苦一定会大大削减。”人当以生命为本,有清醒的灵魂,不愚昧不麻木,才算一个完整的人。“在旅途中,我细细检点自己的来路,内省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自私、狭隘与丑陋,一些过往的细节不忍正视,甚至要呕出血来,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北斗星在拂晓前闪烁》)世间尚有多少麻木灵魂,感受不到人间的善恶以及苦痛,缺失了“北斗星”的指引呢。

作者对众生命运的思考,折射出对时间的思考。彼岸总是承载美好的希望,任何美好离不开原始生态和大自然:“夕阳下的河流平静如镜,葛藤的枝蔓垂落在水中,一艘桦皮船从对岸的水汽中朝我驶来。”(《河流:闪光的寓言》)

最后,让我用恩格斯的一句名言结束本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我们人类,都需要渡到彼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