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飞
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中心学校
随着人们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高度要求。教师应该明确这一课程教学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不断探索创新,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落实创新优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高效培养与提升。
首先要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其实,信息技术进入音乐教室多年,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成果牵动着教育的发展,最典型的特点是信息技术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模式,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带入课堂,为许多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在现在的信息技术运用中,小学音乐教室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便利特征是小学音乐的教育效率大幅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因素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进入了学校的课堂。信息化越来越发达和普及的今天,智力课的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智能教室通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用电子设备,以前的计算机和多媒体投影仪,如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等新科技产品进入了小学音乐教室。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室的内容,教室不是传统的黑白色彩,而是五彩缤纷,信息技术使教室的声音和图像色彩美丽动人,在这样的教室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掌握音乐知识,对于小学音乐的有效教育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中段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培育学生情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而学生具有活泼和探究的共性,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发展和多样的学习需求,亟待教师创新音乐教学。在传统音乐课堂中教师往往运用语音和板书结合的形式讲授乐理知识,枯燥和单调的教学形式难以发挥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并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生动的视听和影像展示教学内容,创建生动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唱歌 忆江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媒体视频快捷的呈现音乐的背景知识,和展示江南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通过展示歌曲背景创景音乐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再现中感受歌曲蕴含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通过趣味情境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运用媒体技术生动的再现音乐情境,不仅优化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而且生动的视听展示集中學生的心神,培育学生的音乐学习动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聆听丰富多样的歌曲,而且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在巩固学生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学生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常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培育,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思维形成僵化。因此,在现代化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应用媒体技术搭建学生实践的平台,借助媒体展示活动的流程,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活动,促使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实践运用,提升学生的音乐创新和创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活动竹竿舞”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媒体视频展示《竹竿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运用暂停、缩放的形式演示竹竿舞的细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学习小组进行模仿表演活动,并延伸到课外,通过设置表演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的模仿练习。教师通过设置媒体技术演绎竹竿舞,帮助学生快速的学习和理解,并结合信息技术制作活动背景,为学生实践活动增加润色,并组织竞赛活动弄促使学生积极的发挥自主性进行创新和创作,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知识比较缺乏,这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不利,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广度已成为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的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课堂教学内容较少,而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范围,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在课堂上向学生多介绍关于音乐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例如,在教一首歌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歌曲的作者,增加学生的知识。在小学的音乐中国歌是必须教的内容,对国歌小学生知道多少呢?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国歌的介绍。国歌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作者聂耳,歌词众所周知,但歌词的作者学生不一定知道。歌词的作者是田汉。教国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歌知识和作者照片,以补充学生的音乐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够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扩大日常教学中的课堂容量,有利于增加小学生的音乐知识,有利于实现音乐的有效教学。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扩大学生知识有很大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弥补实践教学中其他方面的缺点,可以实现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