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起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遗产的凝聚与积累,充分利用和有效传承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宝藏,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对学生展开教育,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规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学生价值观的偏离,而这一过程中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更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涌现的新媒体成为一股强劲势力,更新了信息的传播理念和方式,为当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媒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放在当今的时代发展中仍然能够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构成来看,涉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两个门类,涵盖道德思想、政治思想和民俗文化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等带动民族和时代发展的杰出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晶,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发生、演变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独具一格的标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古代文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其他文明不同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没有中断过自己的历史,以顽强的生命力至今屹立不倒。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如果丢掉了优秀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就难以在时代的浪潮中立足,更无从谈起发展和壮大。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要着力提高,这就需要探寻更加贴近这一方面的教育资源,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处世哲理、为人准则及文学艺术在教育教学方面将有独特的价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党和国家对此也表现出极高的重视。部分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开设相关课程及有关教育活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历史、汉语言等文科类专业开设了有关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的相关课程,引起了一些同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但部分理工科类的专业开设较少甚至没有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学生没有在课堂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许多高校在真正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都趋于形式,仅仅是传递一些表层的枯燥的传统文化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作深入的思考。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过分追求知识性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教授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忽视了教学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原则,未能将庞大的理论体系与生活案例相结合,使得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脱节,传统文化的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融入课堂,难以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
网络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成为帮助人们探索新世界的一股新兴势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带来新的视角。例如当前火遍网络的美食博主李子柒,巧妙地利用新兴媒体展现传统美食。碎片化阅读占据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可以接收来自各方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一些有关对中华传统文化曲解的内容在网络上屡见不鲜,大学生由于受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难以对这些错误的信息加以辨别,容易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误解误读。另一方面,网络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消极文化,例如明星炒作,低俗段子,“网红”炫富等现象,衍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大学生长期地浏览这些消极文化,身心发展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文化的冲击,对原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家长为了让子女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专业人才,必然会运用社会广泛盛行的理念和方式去教育和影响大学生,让大学生在自己的成长中不断接受这些教育理念,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更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工具性目标上,学生在父母的这种工具性的教育期望下,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与成为父母的骄傲联系在一起,也逐渐影响到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将考试成绩和就业放在重中之重,努力学习对自己将来有用的东西。为了能够在毕业之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将自己的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专业技能、考取各种证书、进行各种社会实践锻炼上,对短期内无法体现出效果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大忽略。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高校结合实际教学和学生的特点,对授课的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利用经典的、有价值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使教育内容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同时,又能激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有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公共课程,在许多章节所包含的内容中,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息息相关的,在授课时可以融入一些相关的典故,传授知识的同时又使学生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同时,高校负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责任,采用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否合理对培育的效果至关重要。
社会加强宣传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旋律,营造良好的气氛。例如,通过开放文化古迹,让大学生真正去感受我国文化古迹的韵味,使大学生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举办一些富有乐趣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知识,还能够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我国的一些民间传统工艺因为缺乏资金保障,已经面临消失的危险,这就需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来鼓励和支持这些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宝贵的民间工艺。
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补充。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保持着一项很好的传统,那就是将家庭教育摆放在重要位置。由于这项传统的存在,一些很好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专著也层出不穷,例如《颜氏家训》《家范》,给予了很多家庭以启发意义。当前,国家对良好的家风的确立与传承非常重视,对家风建设的倡导得到了全社会的大力关注,目前我国的家风建设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家庭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担负重要的责任。要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家庭平时的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够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保持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家长应在家庭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家规家风,构建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