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影响中国留学生二语习得的个案研究

2021-11-12 09:45公雅馨石运章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9期

公雅馨 石运章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0 引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好奇心是个体面对新异和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强烈求知欲,也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有助于激发兴趣并消除新颖、复杂或模糊的刺激所带来的不确定感。实际上,已有众多国外学者对好奇心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Berlyne将好奇心划分为知觉性好奇与认知性好奇,后来Litman等将认知性好奇进一步分成外在好奇和内在好奇。Arnone等学者(1994)则将好奇心看作一种动态的、类似性格的心理变量,它在个体之间因特定情况变化而变化。根据好奇心的本质,Loewenstein(1994)提出了信息缺口理论,并认为好奇心既是一种兴趣感也是一种剥夺感。基于此,Litman(2005)又提出了兴趣—剥夺理论,认为好奇的产生可以从喜好和需要两个维度加以解释。

针对好奇心在二语习得中产生的影响,学者们主要是结合与其相关的动机因素进行研究的。如Allen(2010)通过考察6名曾在法国留学的法语学习者,发现语言好奇心和职业需要是促使他们继续学习法语的动机来源。此外,Houghton(2014)结合Loewenstein的信息缺口理论,在一项国外研究案例中探讨了好奇心对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促进作用。Mahmoodzadeh和Khajavy(2019)则利用兴趣—剥夺模型将二语习得领域的语言学习好奇心概念化。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语言学习好奇心属于情感认知变量,并与交际意愿、愉悦情绪、焦虑等因素相联系。

上述文献分析表明,关于二语习得领域的好奇心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正处于萌芽阶段,而且研究对象基本是本国语境下的英语学习者,以目标语语境下的二语学习者为对象的此类研究仍很少。因此,本文以英国爱丁堡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旨在探究好奇心对中国留学生二语习得的影响。

1 研究设计

本文以质化研究设计为基础,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详细讨论,以获得深入见解。

1.1 个案选取

笔者联系了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读研的同学,在她的帮助下,共有5名中国留学生(均为本科生)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目前他们正在爱丁堡大学语言班进行为期34周的语言预科学习,能够切身体会目标语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即英语)的经历。而且他们都表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奇心,所以这5名被试均符合选取要求。

1.2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是以日记形式收集。被试需要用英语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每周至少两篇日记,共计三周时间。日记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您认为好奇心是否会影响您在第二语言环境下的英语学习?

(2)好奇心在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您是如何保持好奇心的?

数据收集完毕后,笔者首先将日记翻译成汉语,并向被试展示译文,以确保数据有效性。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析每位被试的日记,找出其中重复的内容。第二阶段,比较分析5名被试的日记,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结合阶段一的分析将相似内容按性质归类。笔者还请那位研究生同学再次分析数据,发现两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可信度。同时为了保护被试隐私,本研究会隐去姓名,用学生A、B、C、D、E来代替。

2 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好奇心在被试二语习得过程中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语言水平、语用发展和社会文化能力三个方面。

2.1 好奇心促进了被试二语水平的提高

相比国内,国外留学生不仅能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还有更多机会使用第二语言。广泛的语言环境

支持自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不断提高自身二语水平。

正如学生B所述:“无论课内课外,英语无处不在,总会遇到不懂的地方。这使我对新的语言知识产生好奇,并通过不同方式学习、应用它们,从而大大提升了我的二语能力。”5名被试在日记中还提及了另外一种情况:在学习英语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汉语,并对英汉语之间的对比感到好奇。如学生C所述:“每当接触新的英语语法规则时,我都试着寻找汉语中与之类似的规则。结果发现两种语言的规则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利用这种方式,我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语法进行写作。”

被试的日记表明,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语言上的二等公民,他们以各种方式努力学习第二语言,从而促进了语言水平的提升。

2.2 好奇心促进了被试的语用发展

语用发展是指在不同语境下和不同对话者之间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在目标语语境中,中国留学生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怎么说等越是好奇,就越有可能学到地道的表达,进而推动其语用发展。

比如学生A在日记里写道:“由于到处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以我不但有机会观察到英语的正确使用方式,还能在课堂内外与不同的人进行实践,这对我语用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另一位学生E提到:“我的室友是英国人,平时与他交流让我掌握了不少地道表达,恰当使用英语的意识也得到了强化。”他还补充说:“我对英语本族语者如何发起、继续或结束对话感到十分好奇,因此在室友与他人交谈时,我会注意聆听。这有助于我理解抽象的语言规则,找出保持交流互动性的方法。”

2.3 好奇心增强了被试适应二语社会文化的能力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社会和文化,因此中国留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自然也要掌握与该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基于这一点,被试在日记里讲述了亲身经历,即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收获了关于英国社会文化的信息。

例如,学生E写道:“置身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满足。课上,老师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向我们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闲暇之余,我会去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馆,以便充分感受英国悠久的历史,体会其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好奇心有利于拓宽我的知识面,增强我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在目标语社会中建立和维持关系的方式,或一些活动的组织方式,都能激发被试好奇心,并引导他们了解这些特定的背景知识。正如学生D所述:“身处一个新的语言社团意味着你需要遵循新的规则。为了融入其中,我积极从各种途径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并学习如何与他们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我既交到了朋友,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好奇心是激励中国留学生不断学习二语社会文化知识的动力来源。为了满足自身好奇心,他们要么向老师请教,要么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源。这些做法都能增强他们适应社会文化的能力。

3 结语

本研究考察了好奇心对中国留学生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好奇心可以通过激发中国留学生积极性来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调整语言学习行为;并主要从语言水平、语用发展和社会文化能力三个方面促进了他们的二语习得。同时,中国留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中的社会文化互动以及对语用的观察可能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最终形成好奇心与二语习得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在第二语言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努力为学习者的好奇心创造“空间”,鼓励他们更有效、更愉快地学习语言。

本文不足一是被试人数较少,采用单个研究工具且只收集了一次数据。二是本研究仅在英语语境下进行,好奇心的影响可能不止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因此,未来仍需做进一步的全面研究,可以运用三角验证等多种方法及聚焦更多外语学习环境以增强数据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