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和转喻视角下基层词汇“浓”的词义研究

2021-11-12 08:30曹保平陈心怡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7期

曹保平 陈心怡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重庆 400031)

0 引言

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简称“CCL语料库”)中,含“浓”字的检索结果目前多达32419条。而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浓”的词次为73,使用度为52,较为接近,说明“浓”字分布范围较为均匀,使用面较广。“浓”是一个形声字,汉代《说文》:“露多也。从水農聲。《詩》曰:‘零露濃濃’。”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记载:“浓浓,厚皃。按酉部曰。醲,厚酒也。衣部曰。襛,衣厚皃。凡農聲字皆訓厚。从水。䢉聲。”凡是以“農”为声旁的字,都解释成厚,可见農作为声旁还兼表义。经过时间的推移,“浓”渐渐由专指“露水多”引申为表示声符“農”的意义,即表抽象意义上的多、厚、稠密,与淡相对。

综合《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诂林》等多部辞书,总结归纳出“浓”的义项如下:(1)露水多(本义)(2)稠密、厚、多(3)特指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4)颜色重(5)艳丽(6)程度深。

郭世华(2019)认为隐喻与转喻使得“浓”的意义在逐渐泛化,也越来越抽象。本文在其研究基础上,以“浓”为关键词,在CCL语料库和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文本语料库中检索和整理出所有含“浓”字的语料,并结合多部辞书,总结归纳出“浓”的义项,从隐喻、转喻的认知机制及其对词义扩展的关系出发,分析“浓”的义项表达,并对其进行筛选、分类和总结。

2 理论框架

词义演变经历了共时和历时的变化过程,是人类认知不断积累的结果。“浓”是杨吉春教授主持建立的“国际汉语教学用基本层次范畴词库”中的二级基本层次词汇。李福印(2008)指出基本层次词汇比其他层次词汇具有更强的隐喻生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浓”作为基本层次词汇,其义项多维扩展,其中必然离不开隐喻和转喻的作用。下文将探究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及其对词义扩展的作用,进而运用此理论研究“浓”的词义。

2.1 隐喻的认知机制与词义演变

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出发来解释语言的学科。其中,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大大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为了丰富语言的修辞手段,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初步建构。他们提出了与传统修辞学相反的观点,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在“Argument is war”、“Time is money”等一系列语句的分析和对比中,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存在于人的概念系统中,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

束定芳(1999)认为有这样两种基本的隐喻:一种是以本体与喻体间原有的(包括固有的和想象中的)相似性作为构成隐喻的基础,另一种是以说话者或作者新发现的或刻意想象出来的相似性作为基础。她还明确地指出后者比前者有更重要的认知价值。例如《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写道:“君子之德,风也”。将“君子之德”和“风”分开来看,两者并不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哲人的启发下,我们确实感到二者之间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相似性,上层领导者的品德就好像风一样,隐喻使二者之间产生关联。用“风”来形容“君子之德”创新了既有的表达,又丰富了人们的认知,具有新颖、开拓的认知价值。

同时束定芳认为,一般而言,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一是创造新的意义,二是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研究者们在“隐喻是词义扩展和语义创造的工具”即隐喻的语言再生功能方面已达成共识。隐喻在词义扩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Sweetser(1990)认为大多数多义词是隐喻认知的产物。国内学者也同意其观点,认为隐喻推动了多义词的形成。具体而言,束定芳认为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是语言的施喻者出于某种需要,用其熟悉的始源域来映射相对陌生的目标域,从而使原来的词义得到延伸和发展。这个观点指出,出于语言表达的需要,人们常常基于自身经验用已知去表达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其他事物。这个过程便发生了词义扩展。

2.2 转喻和隐喻的关系

在传统意义上,转喻和隐喻一样,被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或语言的修辞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认知语言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隐喻的热潮。Lakoff和Johnson开创性地将隐喻和转喻视为基于人类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可见,转喻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思维,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20世纪90年代前后,关于转喻的研究才渐渐多了起来,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讨论隐喻和转喻关系的研究。例如有学者Taylor(1995)提出“转喻是意义延伸的最基本的过程,可能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观点。目前,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关于隐喻和转喻的关系尚无定论。本文采取Lakoff的观点,将转喻视为与隐喻平行的单独一类。Lakoff在1987年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一书中区分了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之一为隐喻的映射涉及两个概念域,而转喻的映射只涉及一个概念域,即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转喻是同一概念域内的映射。

2.3 转喻的认知机制与词义演变

承上文所述,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之一,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当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赵艳芳认为,转喻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salience)关系;在两个相互 “接近”或 “关联”,但却属于不同概念范畴的事物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之间的替代关系。刘焱认为转喻是用一个概念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是两个相关认知范畴(往往属于同一个认知框架)之间的过渡,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始源概念)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刘焱还指出,最常见的转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可以是整体转指部分,也可以是部分转指整体。例如“他瞎了”实际上是“他的眼睛瞎了”,用“他”来转指“眼睛”是整体转指部分;“黄发垂髫”中用“黄发垂髫”来转指“老人和小孩”是部分转指整体。

3“浓”的映射路径分类

本文在CCL语料库和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文本语料库中检索出含“浓”字的语料,并对其隐喻和转喻表达进行了初步筛选,进而对其定性分析,最后将“浓”的映射路径分为同域映射和跨域映射两大类,其中跨域映射分为向感官域的映射和向程度域的映射。

3.1 同域映射

“浓”的本义为露水多。露水需要依托眼睛才能感受到,属于视觉域的范畴。当“浓”用于形容只需要依托视觉就能感受的其他事物时,应用语域的范围扩大了,但仍然属于视觉域,没有跨域映射。这种用法属于转喻。如:

(1)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罗贯中《三国演义》)

(2)那和尚生得浓眉大眼。(文康《儿女英雄传》)

(3)浓烟笼地角,黑雾锁天。(许仲琳《封神演义》)

此时“浓”用于形容雾气、眉毛、烟雾等视觉对象的稠密、厚、多。“浓”的词义从义项1扩展到义项2,修饰对象从部分扩大到整体,使得浓的语用范围更广。

3.2 跨域映射

3.2.1“浓”向感官域的映射

前文已经阐明,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因此,“浓”向感官域的隐喻映射是以视觉域为源域,其他感官域为目标域。跨感官域的映射是以通感的人体经验为基础实现的。钱钟书曾引用大量中西方文献资料为证并结合理论阐述“通感”这一现象。他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结合Taylor(1995)对“loud music/loud color”的分析方法,笔者认为“浓”作为通感形容词之一,正是借助通感的机制从视觉域向嗅觉域、味觉域、听觉域多维映射,从而使其语用更加丰富。

3.2.1.1 嗅觉域

嗅觉意义上的“浓”出现得较早,是特别常用的用法。利用和义项1中“多、密”的相似性,义项2中“浓”也可用于形容气体中所含的分子多,即形容特定空间里空气中的某种分子多、密集。如:

(4)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

(5)兰桂吹浓香,菱藕长莘莘。(李贺《兰香神女庙》)

(6)芝麻的香气浓得腻人了,乳白的米浆也是腻人的颜色。(王安忆《长恨歌》)

例(4)中“药气浓”指熬药时挥发到空气中的含药味的分子多。例(5)(6)句中“浓”分别形容桂花和芝麻产生的挥发到空中的芳香油分子多。这些成分只能通过嗅觉器官感知。“浓”的感知实现了从视觉域到嗅觉域的映射,属于隐喻用法。

3.2.1.2 味觉域

当“浓”向具体的味觉域映射时,特指液体的浓度高,即所含的除了水之外的成分多,多用来形容液体状食物浓郁醇厚。“浓”抓住了与义项1的相似性进行跨域映射,向味觉领域的延伸是最常用甚至已经固化的隐喻用法。

味觉作为人类最丰富的感觉之一,基本的分类有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味道形容词对味道进行判断,而“浓”字则用于形容味道程度的深浅。“浓”还可以形容除了“五味”之外其他味道的浓度。例如(7)中“酒味浓”是指酒味的浓醇。(8)中的“熬浓些”是指刘姥姥建议可以把茶味熬浓郁一些。

(7)蕙帐夜瑟淡,桂樽春酒浓。(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8)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曹雪芹《红楼梦》)

3.2.1.3 听觉域

“浓”还可以跨域映射到听觉域。从听觉上声音的密集联想到视觉上事物的密集。此种用法很罕见,存在于古代汉语中。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这种用法。

(9)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柳永《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10)谈论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冯梦龙《警世通言》)

值得注意的是,“浓”的这种用法具有含蓄隽永、回味无穷的隐喻审美价值。美国评论家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隐喻”和“审美的隐喻”这两个概念。这里的用法属于后者,而非前者。“审美的隐喻”是使用者在表达情感需要时而创造出的隐喻,具有个性和表现力。而“语言的隐喻”大多已经固化,很难被人们发现,不具有审美意义。例(9)中作者运用“审美的隐喻”贴切地描写了洞房花烛夜里一对新人情投意合、娓娓而谈的画面。“浓”字不仅刻画了他们相谈甚欢,聊天的声音密集,也表现出了这对新人的情意之“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3.2.2“浓”向程度域的映射

除了感官类的跨域映射之外,“浓”还有以下几种明显属于跨概念域的隐喻。这些隐喻用法均包含程度深的意义。它们修饰对象的类型不尽相同,但具体用法生动灵活,各有千秋,下文将对其一一分析。

3.2.2.1 色彩域

“浓”可以修饰颜色,形容某种颜色的深、重。如: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12)雨洗青螺,色浓似染。(冯梦龙《醒世恒言》)

(13)5月的北京,花红绿浓。(1994年报刊精选)

例(11)中的“浓”用于形容在晶莹露珠的衬托下,花儿的颜色显得更加醒目和浓郁。例(12)的意思为经雨水冲洗过的青螺,颜色深得像染过似的。例(13)描绘了5月的北京花儿红艳,绿意盎然的画面。用“浓”来修饰颜色含蓄蕴藉,平添了一份诗意。

3.2.2.2 容貌域

色彩的浓重常常让人联想到浓艳的女性妆容,因此“浓”还可以引申到“艳丽”之义。如:

(14)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15)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白居易《牡丹芳》)

例(14)“态浓”一段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例(15)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华丽、高贵、娇美的牡丹超凡脱俗,与其他杂卉乱花不可相提并论。在此时的语境下,“浓”的修饰对象从色彩域跨越到了容貌域,属于隐喻用法。

3.2.2.3 情感域

“浓”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实体化。例(16)中“浓”用于形容诗人的愁绪之深,“浓愁”与“吹动”搭配更显一种细腻谐美。例(17)、例(18)中的“浓”均表现出了一种充满爱意和美好情感的浓厚氛围。

(16)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李清照《满庭芳》)

(17)歌笑管弦,情爱方浓。(冯梦龙《警世通言》)

(18)被这浓情蜜意包围着的每一位观众也都如痴如醉在其中了。(新华社 2001年)

3.2.2.4 其他抽象域

“浓”跨域映射到形容季节时,常与“秋”“春”搭配使用,用于表现周围景色给人带来的深刻的季节感和时间感。如:

(19)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贾岛《慈恩寺上座院》)

(20)每日青楼醉梦中,不知城外又春浓。(《仲春词》)(作者不详)

(21)秋意浓浓的洛川原,不论是在城镇,还是田间地头,到处呈现一派苹果丰收的繁忙景象。(1994年报刊精选)

“浓”还可以跨越原有的范畴,形容睡眠质量的酣畅。这一隐喻用法极为巧妙,使得语言更有表现力和情境感,体现了一种隐喻美。如:

(2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23)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24)只见杨过正睡在她适才所睡的桌上,背心向外,鼾声大作,浓睡正酣。(金庸《神雕侠侣》)

“浓”还能表现一种直接的心理感觉。人们形容氛围、气息、兴趣时,常常和“浓”搭配使用。将源域的感官之“浓”提升为目标域的形而上之“浓”,隐喻映射就完成了。如:

(25)在法庭内,她又和法官互呛,火药味很浓。(中央电视台2008年)

(26)随着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今年各地的年货市场也有了些新变化。(中央电视台2010年)

(27)宋家是个艺术气氛很浓的现代家庭。(陈廷一《蒋氏家族全传》)

(28)石家庄的城市味足了,文明气息浓了。(人民日报2000年)

(29)我听故事的兴趣浓了起来,可是同伴坚持要回去。(萧乾《雨夕》)

4 结语

本文以基层词汇“浓”作为切入点,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的视角分析其对“浓”字义项的扩展和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浓”的词义演变既有同一概念域内临近性关系扩展的映射,又有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这分别体现了转喻思维和隐喻思维。并且,多义词的特征是具有一个原始意义,其他义项的产生均和隐喻、转喻有关。由前文论述可对“浓”的义项引申脉络做如下梳理:

4.1 本义

浓的本义为“露水多”,没有引申意义。隐喻和转喻是多义词义项扩展的动因,也是语言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认知思维归类上,本义不属于任何一类。

4.2 同域映射

当“浓”的义项解释为“稠密、厚、多”时,在认知思维上属于转喻,其属于同域映射。

4.3 跨域映射

(1)当“浓”特指“液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时,在认知思维上属于隐喻,其映射路径为从视觉域到味觉域,属于跨域映射。

(2)当“浓”特指“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时,在认知思维上属于隐喻,其映射路径为从视觉域到嗅觉域,属于跨域映射。

(3)当“浓”的义项解释为“颜色重”时,在认知思维上属于隐喻,其映射路径为从视觉域到色彩域,属于跨域映射。

(4)当“浓”的义项解释为“艳丽”时,在认知思维上属于隐喻,其映射路径为从视觉域到容貌域,属于跨域映射。

(5)当“浓”的义项解释为“程度深”时,在认知思维上属于隐喻,其映射路径为从视觉域到情感域及其他抽象域,属于跨域映射。

一个词的意义是在多种认知模式的基础上以不同的相关认知域为背景建构起来的认知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思维的提升,基本词汇的词义发展势必会带来一词多义的结果,这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与此同时,人们识记词汇也会变得更困难。词典更新的速度也赶不上语用发展的速度。此时,隐喻的认知思维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识记词汇的意义。各个词义之间是有理据性的,只要掌握了基本义和几个常用的扩展义,运用隐喻思维,结合具体语境,便可以推导出该词的意义。

“浓”的隐喻和转喻表达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数千年来人们根据生理、生活经验在语言表达中积累下来的结果,也是人们认知思维发展的结果。“浓”的应用语域逐渐扩大,在具体语用中的表现力也进一步增强。将其映射途径进行分类归纳,更有利于把握“浓”的词义引申脉络,对“浓”的词义演变提供全面解释。同时随着人类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机制也将创造出更多有关“浓”的语用和引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