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资助视域下高校资助工作育人路径探析

2021-11-12 07:44赵斐娜薄传沙山东交通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1期

■刘 阳 赵斐娜 薄传沙/山东交通学院

党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贫困生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起广覆盖、多渠道的国家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同时将育人使命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高校资助工作在满足贫困生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高校发展型资助的内涵

发展型资助侧重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旨在满足学生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援助及人文关怀,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发展型”资助有别于传统的“保障型”资助模式,后者重视对贫困生的物质帮扶,轻精神助困与能力拓展,此外,于学生而言,后者重在受助,前者重在自助与回馈。新形势下,高校环境日趋复杂,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很容易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贫困生作为高校特殊群体,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援助,如果缺乏正向的引导教育,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当今高校资助工作的内涵亟待拓展,在切实提升资助实效的基础上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铸人”理念融入“助困”工作全过程。然而,当前精神助困与能力拓展在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仍然处于薄弱环节,构建从“保障型”到“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实现实现从“解困”到“成才”的跨越将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大势所趋。

从内涵上看,发展型资助关注人的实际需求,蕴含人文关怀,旨在通过物质帮扶培养德性、塑造品性,其落脚点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涵盖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四个维度。从这一层面上讲,高校资助工作的逻辑起点即“人本”,将“铸人”理念融入资助工作是未来资助模式的必然选择,这种内涵使资助工作呈现三个方面的育人特质即:“物质帮扶”与“精神助困”的双重性,“阶段资助”与“跟踪教育”的发展性,“个别关怀”与“全员教育”的统一性。

二、保障型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重物质帮扶,轻精神激励与能力拓展

国家、社会及学校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逐步形成了集“奖贷助、勤补免”为一体的六项资助政策体系,有效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了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使高校资助体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系,但是这一体系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目前高校扶困的重点在于通过物质帮扶解决学生的生活困境,备受关注的贫困生群体因为自身的境遇与体验很容易出现自信心缺乏、主体意识淡薄、适应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心理、能力“双困”生,甚至会出现边缘化倾向,严重影响经济困难学生的长远发展。以“经济资助”为导向的“保障型”资助仅仅解决了物质上的贫困,满足了贫困生的缺失性需求,随之则迎来了精神贫困,生长性需求并未得到满足。然而,经济帮扶尚可突破物质上的困境,心理障碍与能力缺乏难以突破,这脱离了资助工作“人本位”的逻辑起点,弱化了资助工作的人本化诉求,严重影响了资助育人效果。

(二)重无偿助困,轻自立自助与感恩回馈

当前针对贫困生的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学校困难补助、社会奖助学金均属于无偿助困的范畴,无偿助困政策仅仅满足了资助体系中的“解困”需求,“育人”成效不明显,更难实现资助工作“成才”与“回馈”诉求。长此以往,贫困生容易形成“受助者”的固化思维,出现“等要靠、吃补助”的现象,导致学生忽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从“被动受助”向“主动自助”的转变,难以实现自我解困。资助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资助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自立自强的品行,然而传统的“保障型”资助模式多渠道地满足了学生的物质需求,忽略了“自助”与“回报”问题,不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甚至受利益驱使会出现“伪贫困生”,这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不诚信的不良风气,同时弱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回馈意识、奉献精神。总体而言,无偿助困方式极大的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

(三)重阶段资助,轻跟踪教育与持续发展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阶段性行为,所享受的资助必然也是阶段性的,“保障型”资助模式只是局限于阶段资助,并未达到持续教育的效果,没有形成“立德树人”成效,难以影响学生的未来生活。近观高校各项资助手段,往往止于“物资到账”,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入户调研,也没有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消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导致资助工作“掷地无声”。远观高校各项资助手段,多为阶段性的资金帮扶,并未涉及过多的就业指导或创业帮扶,没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发展状况进行持续关注,未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难以对资助成效进行评估反思与改进。

三、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创新策略

高校资助模式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始终要立足于学生自身需求与个性化发展,体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方位、多渠道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强化资助工作的人性化,将育人理念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实现“扶困”与“扶智”和“扶志”的有机结合。总体来说,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现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跨越。

(一)“发展型”资助的关键:转变观念,实现思想、能力解困

“保障型”资助虽然在实现了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困失学,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发展型”资助崇尚人文性,倡导资助工作由“经济脱贫”转向“思想解困”与“能力解困”。高校开展资助工作应把握两个关键点:第一、关注困难学生的个性需求及心理动态,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接纳现实、自尊在爱、自立自强。第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将资助工作由“授鱼”工程变成“授渔”工程,鼓励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关注自身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养成。具体来讲,学校应该加强对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活动增强困难学生的归属感,也可困难学生制定成长计划及“一对一”帮扶计划。以人为本,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经济、思想、能力“三解困”。

(二)“发展型”资助的核心:从“受助者”向“回馈者”的变身

实现“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需要将“发展型”资助的内涵与精髓贯穿于资助工作全过程。各类资助方式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自由,但是不可否认资助过程中育人功能被弱化。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改进:第一、激发志气,锻炼能力,将资助工作由“输血”工程变成“造血”工程,杜绝“等要靠、吃补助”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技能、提升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助”意识与能力,实现“扶困”与“扶志”的有机结合。第二、加强对困难学生的立志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感恩意识,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彰显自主育人成效。具体而言,高校可以改进勤工助学模式,增强科技及智力元素,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创新能力,如成立“互联网+”实践基地,鼓励困难学生广泛参与。学校也可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资助过程,培养学生“乐善好施”、“饮水思源”的良好品行,树立担当、使命意识。

(三)“发展型”资助的关键:动态管理,关注差异

“保障型”资助重在阶段资助,“发展型”资助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二者在帮扶期限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实现资助工作由“保障”到“发展”转变,首先要打破时间藩篱,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关注资助工作,解决学生眼前困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跟踪帮扶,其次要增强资助的灵活性,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全面发展。学校可以采用动态化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实时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动态化管理不仅限于对生活状况的跟踪,还涉及学业、心理等方面的跟踪管理,利用大数据平台的预测功能建立相应的帮扶及预警机制,目的是根据困难学生的动态进行正面引导。此外,学校可以为困难学生设立个性化帮扶方案,按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多渠道提高资助工作的育人持久性,如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帮扶,引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增强育人工作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