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月 谢世芳/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项目教学是把理论知识以若干个项目模块的形式呈现,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确立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项目推进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以项目中的任务为导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
“微项目”教学是“项目教学”模式的“精缩版”,是通过课程设计,细化任务内容,将项目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内化知识,建立自我知识体系,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深化分析、辨析、协作、交流等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微项目”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微项目情境,尽可能提供一个接近真实岗位的任务。学生置身于岗位任务之中,真切感受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挑战,并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吸收和应用。
“微项目”教学是课程标准和岗位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摸索出的新路径。在微项目中,学生是主体,是项目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起主导作用,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总结,个性得到了尊重,能力得到了提升。
灵活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能够从微项目参与度、任务完成度、个人能力提升度等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企业项目负责人进行点评,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行,综合测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环节包括:项目确定、计划制定、活动探究、作品形成、成果汇报和整体评价,共六个部分。
其次,计划制定要符合规范并贴合学情。微项目教学的制定,必须以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为基础。为保障微项目法能够顺利开展,教学计划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和调整时间。
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知识获取习惯等,更要考虑社会对职业学生能力素养和技能的需要。制定计划过程中,要力求从项目实施到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和过程,都能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并善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第三,活动探究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锻炼实践能力为导向,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助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协调的能力。活动探究过程中,结合混合式学习的环境,让混合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探究活动可以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既能借助线上资源优势,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又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第四,作品形式可以多样。对于工科类课程,作品可以是某个重要配件或设计图;对于文科类课程,作品可以是整体设计中针对某一环节的解决方案或任务表格等。作品不拘泥于形式,只要能达到巩固知识、提升素质的目的即可。
第五,成果汇报环节是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此过程既是对微项目探究、解决过程的总结和梳理,又是学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观点的分享与碰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之间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就业的团队配合打下基础。
第六,多元方式进行整体评价。学生个人、小组内部、小组之间、教师、企业项目负责人都可以对汇报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先对提交的成果进行验收,并与企业项目负责人一起分析,给出具体改进意见。期间,学生可以对自身问题或其他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和交流,最后全体成员对微项目进行总结。
现以《海运》课程内容为例,深入探讨在混合学习的支撑下,如何进行微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和实践。
海运课程一直是跨境电商、物流等专业的重要内容,尤其在我国开展“一带一路”以来,这部分知识就更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学生在校期间很难接触相关业务,这就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理解,造成对知识内容理解不深,传统学习方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自从引入微项目教学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对海运有了深入理解。具体实施如下:
精神分裂症主要指个性、情感以及思维等方面出现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差,其中青壮年是高发人群[5],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首发精神分裂症往往起病缓慢,发病早期较难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若治疗、护理不及时,则会造成病情不可逆性恶化[6]。
由于海运知识内容庞杂,就海上货运船舶的介绍而言,就已经涉及到了十多种不同功能、不同特点的船舶,其对货物属性分类及要求更是复杂。学生每每学到此处都觉枯燥,记忆知识更加困难,更加无法转化为内化知识。在与相关企业做了交流后,在此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微项目,把海运的项目任务进行详细划分,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事情和当地经济和产业情况分析,学生所在城市是珠三角的著名工业城市,每个镇区都有特色产品远销海外。在《海上货运船舶概况》课程中,教师设计微项目——为家乡特产选择合适的船舶。这个项目的确定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在完成微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促进家乡经济繁荣意识的目的。充分考虑了教学设计中的德育渗透和课程思政。
微项目计划之初,是以镇区为单位自然分组,选择组长共同研究。增强各自镇区属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小组配合制定素材搜集计划,如家乡的特产名称从哪里收集?产品特性何处了解?各类海运船舶是否能经停本地等等。并在分工后积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小组的有效运行也是微项目教学顺利开展的条件之一。
混合式学习理念为微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帮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搜集、整理,了解了当地丰富的特产资源;通过钉钉、微信等平台与企业专家沟通,明确了特产的货物属性和海运注意事项;再借助当地相关部门开放平台了解本地海运货物吞吐量和停靠船型;最后将资源上传到小组讨论区进行分享。团队成员一起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和实施方案制定,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思路,根据微项目任务书中的内容将货物进行分类,并尝试选取相应的船舶,最终通过集体分析论证得出初步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团队配合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提高。同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教师要随时掌握各小组的微项目进展,如发现微项目推进不力的情况,可以适当点拨。通过线上讨论或下线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指导内容不宜过多,大胆放手,适度让学生经历从失败到成功的磨练,才能达到微项目设计的目的。
微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梳理和巩固,达到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也较好地提高了学生适应真实工作的能力,提升了振兴家乡经济的意识。
项目结束后,小组推荐宣讲人上台宣讲设计报告中的解决方案。设计报告包括家乡特产及属性特征、船舶选择及依据、航运中的注意事项等。宣讲内容遵循设计报告的内容开展,有心的小组还绘制了效果图,以佐证自己的观点。如沙溪镇的特产是服装,学生制定的方案是用杂货船运输,航行过程中要与大蒜、茶叶等有明显气味的货物分开放置……此组同学在总结处更对本地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目前沙溪的服装处于贴牌、代加工的低端水平,如果能注重产品设计和质量、合理营销,中国服装行业将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品牌。到那时,服装不会再用杂货船运输,而是采用防皱、防潮的挂衣集装箱。
作品汇报结束后,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比并采用百分制评分。各项目组成员及企业导师、教师共同讨论设计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为各个小组完善设计。若改进后评分仍不足60分,实践成绩记为不及格。
本文提出并实践基于微项目的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微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实际状态,正确设计和执行微项目教学的步骤。同时教师还要给予适当必要的指导,让学生顺利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微项目的成果展示,并让学生分享、讨论和修改。学生在获得成就感和主动性的基础上,提升了学习质量。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微项目教学设计是专业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成果,也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体现。可以看出,持续系统地设计微项目任务,不仅能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很好的实践机会,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完成项目的能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改善,创新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热爱家乡的意识和思维得以提升。这些能力的锻炼,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微项目教学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可以尝试在各个学科专业课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