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亭亭/四川音乐学院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乡村人民需要脱离贫困、满足温饱,才能有余力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建设乡村文化需要依托脱贫攻坚的战略基础以及营造小康社会的阶段成就。将乡村独特的文化价值充分挖掘,使其有效发挥弘扬乡村社会形象的引领作用。这样不仅能提升乡村人民的品德修养,也能打造和谐健康的社会风气,将华夏文化的软实力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在当前,我国乡村文化的建设进度明显与经济发展情况不够契合,存在许多亟需改革的问题。为了满足我国乡村人民群众对于精神世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更高需求,我们应当顺应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畅想,将乡村文化建设立足于现代化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上。
建设乡村文化需要全体乡民的共同努力,随着国家蒸蒸日上的发展,虽然乡村群众在相关部门的经济援助下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水平,但相较起城市居民来说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首先,大部分老一辈的乡村群众还抱有陈旧的思想观念,比如小农思想、小富且安、封闭的家族眼光、重男轻女等等。不乏有乡村群众以家族族老的命令为主,对主流文化的接受程度较低,法治素养不高。对于这一类思想比较固执的乡村人群,优秀的文化风气难以融入其中,也很难促使他们改变思想中的沉痼之处。其次,科技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大多数乡村人才的发展路线多局限于农业方面,其他领域的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同时在科技文化队伍中老龄化的人员比重越来越高,年轻成员的比例偏低。其三,乡村相关部门多把文化治理的核心放在县级以上的机构当中,对于村镇一级或者街道一级文化站的发展建设重视不足,如广播站和文体部门基本形同虚设。这也导致许多民间艺术长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帮扶,让传播的途径愈加稀少,直至艺术的失传。
虽然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打击不健康文化。但在偏远的乡村中,由于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不够到位,不健康文化还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影响着乡村民众的一言一行。比如,许多个人素质偏低的人们奉行金钱至上,一切行为都追求经济效益。在乡村社会中大量建设网吧、夜总会、游戏厅、KTV这种鱼龙混杂的娱乐场景。
所谓文化市场,是以商品形式承载文化内容,并为乡村人民提供消费的场所。当前,乡村文化商品良莠不齐,许多意图牟利的不法商贩恶意勾结、横行市场,在文化思想落后的乡村地区发放大量不健康的书籍、影碟,严重混乱了乡村的文化秩序。由于我国法律对文化市场的规定不够完善,亦有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利用互联网渠道来传播非法垃圾信息,从传媒途径来向乡村灌输不良文化,让乡村的文化环境与网络安全都饱受威胁。
若想在乡村有效传播文化,就需要良好的设施来当做媒介。不同与发达城市,乡村的网络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文化建设上仍旧需要实体部门来作为传播的介质。尤其在乡村,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少量的文化设施难以满足大量人群的文化需求。比如某些乡村已经有意识的建设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可以从事体育文化活动的地点,但由于当地相关部门维修意识不到位,导致这些设施年久失修,无法再继续承载文化活动。又比如某地乡村的交通不太发达,距离乡村最近的图书馆、电影院、戏剧院均在县城。乡民想要阅览图书、观看电影和戏剧多有不便,也让这一类的文化学习销声匿迹。此外,乡村中的文化产品也十分匮乏,在发达城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可以承载文化的物品数不胜数,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接触文化娱乐。而在乡村地区,仅有电视基本达成了普及任务。乡民了解外界的途径比较单一,导致乡村群众的文化教育发展进程比较缓慢。
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化的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病。缺少相关的专业文化管理人员,对于文化管理人员,要么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良好的创作能力。要么善于领导,能将管理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二者必须具备其一,才能有效落实管理工作。但乡村的文化工作管理者多精通管理技巧,而没有足够的文化积累,这也让管理工作过于理想化,无法落实到文化发展上。
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乡村群众而言,由大学生来从事专门文化管理的村官工作,可以更好的将乡村文化建设任务有效落实。大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学识素养过硬,可以准确领会国家或上级相关部门传达的文化建设任务,年轻健康的体魄也能以积极状态来支持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乡村地方相关部门应当与知名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假期或实习期让大学生从事乡村的文化基层工作,通过刻苦钻研、深入实践、详细调查,来完全掌握乡村的文化情况,为指导乡村群众有效开展文化建设打好基础。同时,大学生村官还能为乡民普及大量的科学技术,无论种地、养殖,亦或是其他领域的经济发展,乡民都能从大学生村官那里接触到新颖的知识,帮助乡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乡村文化建设事业做好铺垫。
乡村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队伍,而无论文化引领还是文化教育,人才资源都处于匮乏的状态,而大学生的加入则能有效完善文化教育队伍。大学生对于网络教学等新型教育形式比较熟悉,可以帮助乡民开拓视野,接触到不同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技内容。同时,大学生也可以作为基层文化干部,做好承上启下的文化建设作用。由于大学生年轻,思维灵活,可以更快的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知识理论,支撑住乡村文化的前期建设工作。而在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指引下,乡民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技术、文化的应用技巧,承接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进度。
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如果刚刚接触乡村环境,还未有效调查乡村文化的发展状况,便一腔热血的投入其中,想当然的指点江山。那么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必然会碰壁。大学生应当深入调查当地的社会发展状态,通过实践来积累工作经验,能脚踏实地的服务于乡民。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宣传乡村当地的文化特色,并通过科学创作、社会服务等途径来打造乡村“网红”,成立文化产品。比如在2019年腊八夜,第四节“马云乡村教师奖”宣扬的101位获奖者的正能量故事:通过手机直播,带领孩子们看大海的蔡明;支教十余年只回过一次家的教师徐召伟等等。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宣扬这些乡村“网红”的事迹,作为文化建设的精神寄托与奋斗榜样。
在乡村中,不乏大量的特色文化,比如各种民族乐器、绘画等独特的艺术。而这些民间艺术家由于手艺无法支撑他们的生活需要,已经难以支持手艺的传承。对此,大学生可以作为发展纽带,积极联系这些艺术家。或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这些民间艺术得到更多同胞的支持,在网络中获取经济收入。或帮助这些艺术家联系更多有志发展民间艺术的学生,这样既能赚取学费,也能推动乡村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到一石二鸟。由此,可以让民间文化更具有地方特色,保障文化建设工作的长久发展。
文化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是民族复兴的核心。若想实现乡村振兴这项艰巨任务,只从物质上富足乡村群众的生活还远远不足。我们要繁盛乡村的文化事业,将华夏民间文化在乡村有力的弘扬与传承下去,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世界。乡村文化建设任务本就处于持续发展的动态趋势,我们要合理利用时代的发展情况,将不利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分筛选掉,融入更为健康、阳光的文化内容,建构新型的乡村文化体系,让乡村沉淀出独有的文化风格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