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慧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河北省唐山市电视大学乐亭分校),河北唐山 063600)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理论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教育领域教育主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通过观察教育主体心理活动发展情况判断教育主体的心理变化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教育心理学属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在中职学校教育实践中,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支持促进学生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能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全面创新,能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中职阶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指导和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生保持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同伴的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变化,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对学生加以引导,能在开展中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发挥榜样的心理引导作用,使学生能产生主动向教师榜样学习的潜意识,从而在榜样作用下使教师能改变自身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如针对当前部分中职学生对自身自我定位不够准确,自我认同感偏低,追求意识较弱,在生活中存在自暴自弃心理的情况,中职学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引导,就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在具体教学组织规划方面,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要注意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与学生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当前社会背景下和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生活压力、职业压力以及自我认知情况,对中职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心理状态做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为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教师结合学生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情况,在教学引导环节可以采用树立正面榜样的方法,以自身敬业奉献、爱岗敬业作为切入点,通过教师自身在岗位工作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对学生作出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在成长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能在教师积极榜样的作用下找到合适的学习和成长方向,从而主动参与到中职学校的学习实践中,能结合社会发展背景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合理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如此就能借助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心理教育的引导和渗透,促进中职阶段学生正确人生态度的形成,借助榜样心理引导激活中职学生的内在精神动力,引导他们为自己的梦想和未来不断地学习和奋斗,有效促进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逐步提升。
合理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将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理论逐步融入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促进教育心理学指导理论实现多元化的渗透,从而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新时期教育改革实践中,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心理学对教学改革的指引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制定合理化的教学组织方案,有效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在积极心理驱动的作用下,全面增强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
如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中职学校学生一般学习兴趣偏低、课堂参与度不足的情况,教师在探索制定教学改革措施的过程中,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指导,就可以尝试制定能对学生实施有效激励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突出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在教学实践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针对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激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情感体验。以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应用为例,按照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中职学校教师为了能在教学中借助教学方法的应用形成积极心理驱动作用,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主动地学习,就可以引入情境创设教学法,结合中职学生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对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和模拟,辅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空间,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励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验证,从而对职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培养等作出相对客观准确地判断。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心理驱动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在学习实践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和分析,也能最大限度地彰显心理驱动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引导中职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确保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中,巧妙的心理暗示是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阶段的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创新,就可以采用巧妙心理暗示的方法,借助巧妙的心理暗示形成内在的、隐性的心理导向作用,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探索观,能主动针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彰显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综合分析中职学校教育内容,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巧妙心理暗示的方法,暗示和引导学生主动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逐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形成。
如针对部分中职生学习能力较差、性格内向、存在严重自卑心理的情况,中职学校教师在教育引导中就可以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引入心理暗示教学方法,借助心理暗示对学生作出积极的教育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努力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然后在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指导中采用语言激励和目光激励等方式,对学生表现优异的地方加以肯定,表扬学生的学习闪光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鼓励和评价,就能形成心理暗示作用,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参与到中职阶段的课程学习中,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真正做到积极教育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引导活动的开展,从而逐步提高中职教育效果,确保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
教育心理学理论高度重视情感教育,认为情感的激活和情感教育的实施能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形成,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按照积极心理学教育理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对情感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开发,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重点促进情感教育的开发和应用,在情感教育的支撑下形成心理情感有效激励作用,促使学生能养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引导中职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发展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基于个人职业发展进行多元化的学习和探索。
如教师针对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不准确、职业发展积极性不足的情况,就可以按照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情感激励教学活动,可以在教学引导方面邀请成功的校友到学校中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他们在中职学校接受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体验,然后借助情感共鸣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对中职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如此就能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促进情感教育的有效组织实施,在中职生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激励作用,引导中职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教育心理学理念的要求促进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师要注意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制定合理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从而彰显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作用,显著提升中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性和系统性。因此新时代背景下,要注意针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促进教育心理学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科学系统应用,逐步彰显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作用,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中职生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