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华林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河池 547000)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文化、经济与政治领域的全面进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国家文化繁荣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条件。曾几何时,我国的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服饰、建筑甚至是语言都是在借鉴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儒学在当今社会仍然受到多个国家的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我们完全有底气、有志气坚定文化自信,不过受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影响,如今很多高校学生陷入了文化不自信与文化不自觉的误区,为此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然条件,没有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是虚假的文化自信,是盲目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集中表现为对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主动性,并能够在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对文化的深刻了解,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实现吸收、质疑、批判与精炼文化的循环。当一个人做到文化自觉以后,自然就能实现文化自信。不过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缺少文化自觉性,互联网时代下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电子游戏、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JK 服装与洛丽塔服装文化等更吸引现代年轻人的注意,高校大学生越来越缺少加强传统文化了解的自觉性。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当前大量高校学生文化不自觉导致文化自信也出现问题,很多学生意识不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并对传统文化具有刻板印象。文化不自信的另一个表现为盲目性,很多大学生对文化的好坏并不关注,单纯人云亦云,随大流,别人过圣诞节、情人节,自己也要过圣诞节和情人节,别人在追求名牌服装与名牌化妆品,自己也要追求这些东西,别人不努力并以生活过得悠闲自在为荣,自己也盲目追求享乐,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不自信问题已经较为严重。
思政教学除了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课堂切入还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当然借助高校思想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思政教学的职责与使命,不过很多教师在展开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忽视了思政教学的这一文化使命,思政教学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教学不足,实践教学缺失,另外缺少对党史等思政教学内容的文化性分析,影响教学效果。
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中文化自信融入的有效性,必须从学生自觉性、环境引导性、思政教学深入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究等方面着手,保证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性,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上的作用。
学生缺少文化自信主要和缺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有关,而提升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掌握,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文化信心。为此,教师在展开思政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关注中华文化。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还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党史,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教学内容,都可以提取出中华优秀文化,教师在展开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科普的方式向学生宣传中华文化,从而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比如教师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特色”两个字教师可以用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思想来进行呼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再比如教师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展开教学时,教师在带领学生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残酷性的同时将其与中国“重民本”“讲仁爱”的文化传统进行对比,借助中华文化帮助学生领悟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的同时,向学生宣传中华文化,让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为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总结儒家治国理念中先进性进步性的一面。
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为此,在通过思政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将学生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以革命精神教学为例,首先学校可以组织革命英雄人物的话剧与舞台剧,通过表演的形式重现革命场景,弘扬革命精神。其次,在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期间,可以计划在组织学生到红色革命圣地遗址以及革命纪念馆进行现场实践教学教育。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主题演讲比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参与感,向学生渗透优秀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能够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行值得被鼓励,学校可以对学生言行进行打分,评选“最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者”,充分发挥榜样与模范人物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艰苦奋斗,积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大部分人的利益谋发展,始终坚持优良党风,党史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党史本身就是一部最高级的文化自信教科书。学好党史有利于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此,思政教学中应加强做好党史教学,并充分发挥党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上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留下很多体现时代性的伟大精神,其中伟大革命精神尤为突出,革命精神是党和人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产物,革命精神又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等,教师做好相应历史阶段的党史教学,学生得以掌握相应的革命精神。教师在进行党史教学时,为保证教学效果,首先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精神饱满,将自己的爱国情绪与民族自豪感融入到讲解中,让一个个历史故事更加鲜活,吸引学生全身心去感悟革命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灵活应用,为学生播放党史纪录片,借助影视资料减少学生理解难度。时代在不断发展,距离艰苦奋斗时期越来越远,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可能对过去的抗战历史越来越不熟悉,教师需要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文化多样性大趋势下难免出现一定的文化融合现象,我们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不能盲目的固守陈规。为此,我们需要通过思政教学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当今社会,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应该是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利用并发扬光大,对于现代大学生热爱的服装文化、摄影文化、动漫文化、音乐文化等不仅不对其进行遏制,还要鼓励学生去研究,但是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关注国外服装文化、动漫文化、音乐文化的同时,将本土文化中的传统服饰、中国画、皮影、京剧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特有元素等融入其中,促进各种文化流派的本土化,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运用并由此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我国需要的是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文化自信作为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思政教育教师的关注,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为此,高校必须通过优化思政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党史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自觉性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