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部,河北宣化 075100)
体育回归到教育层次是体教融合的根本思路。其首要的做法改变观念,也就是对体育融入教育思想的重新认识。新时代,体育育人的价值之所在,就是要抛弃体育的行政干涉,对体育教育进行综合改革,着重体育育人的整体思路、协同思路和系统思路以做到高屋建瓴;实现途径是对诸多宏观资源和微观资源的整合(社会层次、市场层次、教育层次属于宏观角度,家庭层次、个人层次属于微观角度。)这种重新整合是一个多元的体系,要贯穿于一个人的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全方位整合各种资源,使之协调发展。总之,通过从思想上进行实质性地改变以往的观念,对多元化资源进行根本性地整合,建立一台健全的完善的保障体系。
将体育融于教育是体育科学的本质问题,其价值理念的重新建构是“培育何种人才”“体育育人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本理念,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健康学习的发展基石,二者应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体育教育与各种赛事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最终使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体教融合就是要回归体育育人的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的“小体育”向实现社会价值的“大体育”转变,使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注重智力而轻视体育,体育在整个教育之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价值不能尽最大化的状态发挥其价值地位。必须全面改变“小体育”的那种只重视身体锻炼,不重视对体育价值的全面认知的陈旧理念。小体育要不断发展为体育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体育是为了健康的价值观念,追求体教融合是秉持“健康第一”的最终实现途径,即实现体教融合的育人价值的“大体育”。除了在体育运动中享受锻炼的快乐,还能增强个人优良的体能、历练个人坚强的意志、还能培养健全的品格,体教融合最终使人在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出巨大贡献。
全面发展是个体追求理想发展的美好目标,是国家发达、社会繁荣、个人发展的统一目标,还是实现社会价值的最终目标。体教融合是实现个体价值、国家价值、社会价值相互统一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
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理念之下,让个体在大体育背景下享受自由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对社会个体来说,体教融合必然会脱离“为了奖牌”而运动的限制,摆脱应试体育的系狭隘的限制,让他们提供追求自由发展和全面的发展的机会。对于国家而言,体教融合更关注社会长久发展和个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于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和比赛奖牌的多少,是关注全民体育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体教融合不是狭义、片面的界定为解决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之间的矛盾,而是从更广义、更全面的定位来界定其发展方向的,即面向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发展定位。
Patricia HT和William O认为:“制度逻辑是制度建构的参照体系,为行动者在意义存在、行为行动和身份认同及行为选择提供了参考条件。不同的制度对应着不同的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体育改革必然会涉及行政干预和调控、市场机制的调节、育人机制及教育制度的改革。体教融合体现了体育回归教育的育人机制,着眼于从“个人的全面发展”到“体育与教育的统一”,实现体教二位一体的价值理念。体教融合是体育和教育结合的深度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体教融合把树德立人与健康发展相统一,是体教融合的广度扩展;体教融合将发展视野扩展到个体发展的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整个社会的所有群体、个体的所有年龄段————体现了新时代体育面向终身发展、终身健康的理念,最终回归到体育育人的建构上来。
体育育人理念的回归,实际上促进了各行政部门的改革从单向改革走向综合改革,使各部门的改革要打破旧有的僵化体制,需要社会各方面协同配合,发展成为一个社会和个人的有机整体,为体教融合思想深入发展。
韩志明认为我国以往的改革是一种“渐进式”地从上到下的探索————从局部到整体布局、由表及里的实验和由浅入深地推广的过程。鉴于此种情况,我国的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条文时多数情况下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式,即由简到繁,步步深化,特别是对多元冲突等较为复杂的问题,就需要深入调研、逐步推广并使之日趋完善。毋庸置疑,体教融合制度的重建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和协同发展的原则,必然会实现终身发展的目标。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20年4月27日联合颁发的《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等文件,为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配置及整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协调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向,更有利于化解在体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比如在师资整合的过程中,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就会限制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量,由于体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就会造成一些学校对体育课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体育课“可上可不上”的现象,这是教师资源整合不合理的现象,使得体育脱离了教育,何谈体教融合。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分析,体教融合需要考虑国家方面的资源,如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领域,还需要其他渠道的配合,如行政管理部门、体育或事业单位、家庭层面等诸多方面的资源配合。行政部门主要在主导方向上发挥必要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从政策制定、财政支持、人力资源配置、市场管控监督等方面,来调动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而进行社会资源的调控与整合,协调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从而让各种社会力量相互配合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青少年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调配合,要协调好行政机构、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等各层面的工作,就要形成统一的会议制度,这个会议制度必须是上述各领域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联系的,经过联席会议讨论、补充、借鉴,来探索新思路,形成相对成熟的策略和措施,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到相互约束、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为体教融合服务,为实践体教融合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要落实体教融合的精神,确保“终身健康和体育育人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理念,行政部门或体育组织就要协同教育团体、基础设施建设机构、安全机构等部门或团体的联合管理监督体系,对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条不紊的整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师资配备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深入了解并展开督导。通过联合督导,促进体育真正融入教育,实现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思路的扩展和教学制度的重构。此外,还要建立追责制度,对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事件或应付实践的情况要进行严肃整改或合理地干预。
“创新制定体教融合法制保障体系,创新体育学科评价方法,明确体育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关键价值和地位,继续优化中学生体育学业评价体系,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习得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来”;将体教融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建立健全完整的考核评价制度就要将体教融合作为绩效指标进行考核评价,确保体教融合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级部门都要重视体育育人的重要精神,使体教融合的精神落到实处。
总之,在社会不断进步,各项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各项公共事业的改革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要实现体教融合,需要国家、社会和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合理的配置资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集中力量、积极主动地进行全方位地改革,让体教融合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