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鲁平
1940年6月,石丽从八路军随营学校(后为抗大四分校)毕业,来到了淮北根据地泗宿县川城区的工作团工作,工作团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建立农救会、妇救会等各级抗日组织,动员青年人参加革命工作。当时石丽只有18岁。
那年的麦收时节,石丽和另外一个新四军女战士陈爱华到魏圩乡,配合乡干部在敌人据点附近动员组织群众抢收麦子。因工作到很晚,返回住地走夜路不方便,就住在乡政府隔壁的老乡家里,和房东的女儿住在一起,准备天亮了再回区里。到了半夜突然枪声四起,房东大爷叫醒了她们俩,说敌人进了圩子了。一开始石丽认为敌人是冲着她们而来的,立即做好战斗准备。这时的院子里有很多脚步声,还有吆喝声,石丽和陈爱华把身上带的手枪准备好,只要敌人推门进来就开枪。过了一会,院子里有人喊房东大爷的名字,房东大爷出门来到院子,和院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一会脚步声远去了。石丽她们连忙来到院子里,由房东大爷的女儿领着翻墙而出,带着她们到离乡政府较远的一个老乡家去躲避,这时候圩里圩外炮楼上都在打枪,子弹从她们的身边头上飞过。
天快亮了,枪声也稀少了,敌人撤出了圩子,房东大爷找了过来,对石丽她们说:“昨晚有个乡武装队员叛变了,开了圩门把敌人放了进来,把乡长抓走了,因你们进圩子时间晚,叛徒不知道你们的到来。他们打了半宿的枪是壮胆呢,现在没有事了。”
天亮后区里派人找到石丽,把她们接了回去。回到区里,同志们见到她俩平安回来都很高兴,区长说:“昨晚魏圩方向打了半夜的枪,又不见你们回来,大家都担心你们出事了,现在能平安回来就好。”这惊险的一幕就这样过去了。
石丽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当时和敌人一墙之隔,挺紧张的,我们使用的是护身用的小手枪,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我们做好了准备,战斗到最后的时刻,会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