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

2021-11-12 01:25崔爽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8期

崔爽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在《反杜林论》这部著作的第一编第九章,恩格斯坚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作了科学阐述。

1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神灵启示说、天赋说、情感欲望说和动物本能说是人们关于道德起源问题的初步认识。但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它们并不能正确地认识道德的真正起源。只有科学而深刻地理解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才能正确地理解其他一系列关于道德的问题。

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也就说明,道德是伴着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开展而产生的,没有人们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也就不会有道德的产生。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的物质生产和交往活动、人们的平日生活和它的形成与发展联系紧密。在人们每天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比如不同集体之间、不同个人之间。不同群体的利益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为了调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或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保证生产和交换的顺利进行,一些行为准则和规范便应运而生,这也就是道德。所以道德并不是天的旨意,也不是动物本能的延续。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除此之外,它还受到民族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因此可知,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实质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5种社会形态中,因为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必然产生了差异,这就让建立在有差别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观念各不相同甚至对立。与此同时,道德一定会伴着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当道德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积极的鞭策作用,反之,对生产力的发展会起阻碍作用。

2 道德的属性

2.1 历史性

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历史地形成和不断发展着的。它来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其变化发展也受社会经济关系状况的影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提到:“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由此可见,伴着时间地前移,道德观念也在持续地调整。生活在食物匮乏的原始时期的人们,为了维持生命,人吃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看成是善,而发展到文明社会之后,这种行为被看成是极端的恶。很显然,杜林关于善恶观念的认识是错误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的道德规范各不相同,没有不变化的道德。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变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5种形态,与此相符合的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也随之出现。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大家一起耕作,每个人共享生产资料,均匀分配劳动成果,这也就促使了拥护和遵从集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把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作为他们基本的道德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为自己和一切为了利益是其道德的基本原则,而集体主义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中成为了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也就是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其相应的道德观念。

2.2 阶级性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不同阶级的人,永远从自身所处的阶级地位出发,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善恶观念等道德规范。一切阶级道德都反映着一定的经济利益和阶级意识,本阶级的利益是评价社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的标准,所有的阶级道德都为本阶级的思想统治服务。所以,由于阶级利益的不同,不同阶级之间不会有同样的道德。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对立阶级,地主阶级为捍卫其统治地位,把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作为基本道德原则,而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他们的道德原则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祈求平等。同样,无产阶级道德象征无产阶级利益,它永远为无产阶级服务,呈现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是根本对峙的,资产阶级肯定不会认识到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工作强度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一种不良的道德行为。而在无产阶级眼里,资本家的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们的权益,是一种极度不好的道德行为。由此可见,阶级地位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德观念的不同。并且这些阶级的道德不是永恒存在的,它们的产生和消失与阶级的产生和消失相一致。所以,试图抹杀道德的阶级性,把道德视为永恒的、超阶级的是与现实相违背的。

2.3 继承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论述了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同时,也明确指出了道德具有继承性,道德的继承性与历史性、阶级性并不矛盾。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道德,恩格斯还指出,“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相互一致”。封建贵族道德、资产阶级道德、无产阶级道德分别代表了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道德规范,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又由于它们都产生于私有制社会,有共同的经济基础,所以这三种道德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在私有制社会,无论是封建贵族、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供认切勿偷盗是共同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社会,偷盗是一种不良的道德行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偷盗也被认为是不好的行为。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盗贼一定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制裁。由此可见,道德虽然不是超阶级的、超历史的,但是必须承认道德具有继承性,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必然存在着相同之处。

3 道德的演进

道德虽然具有继承性,但是我们也绝不能认为道德是超阶级的、永恒的,而彻底否认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除了运用暴力手段之外,通常情况下,他们还不断地加强道德建设以巩固统治地位。不同阶级的道德都代表着各自阶级的利益诉求,无论是封建贵族阶级、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它们都从自身所处阶级的利益出发进行道德建设,所以他们都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质,都属于阶级的道德。但是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道德也是不断进步的。

“真正人的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最崇高的、最新型的道德。从阶级的道德演化成为“真正人的道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有一天人类社会步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伴随着阶级和阶级利益对立的消失,阶级的道德才能演化为“真正人的道德”。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有尊严、充满公平正义、人人都能全面发展的社会。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的,“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回忆的、真正的人的道德才能成为可能”。只要还有阶级存在,还有阶级对立存在,就永远不会形成“真正人的道德”。虽然无产阶级道德是一种更为进步的道德,它的实质是共产主义道德,但是无产阶级道德也不是“真正人的道德”。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阶级对立的情况已经消失,但是阶级分子仍然存在,其中还有些许的旧道德的残余,还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当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后,阶级的道德演化成为“真正人的道德”。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也会持续向前发展,那么“真正人的道德”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加完善。

恩格斯的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较为集中全面地论述了其道德思想。重温《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道德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还有助于我们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科学地分析我国在道德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