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探析
——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进行解读

2021-11-12 01:20颜晓涵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24期

颜晓涵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1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观的界定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之初的部分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的艺术、研究、实践和选择都是以善为目标进行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将善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这里的善不是指道德上准确的判定,而是指价值上的好与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似乎喜欢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排序,比如德性表或对灵魂各种能力的排序。亚里士多德以许多种具体的技艺举例,不同的技艺有不同的目的,但是不同的技艺又从属于其他的、更高层次的技艺。这里他举了一个例子:马勒的制作艺术是骑马术的一部分,也是战术的一部分。存在一个最基本的技艺属于最低等的技艺和一个最高等的技艺,如果没有两个顶端的限制,那么这条排序之路就是无穷的,排序也就没有了意义。在高低中间的、按照等级排列的技艺既是次低等技艺的目的又是较高等技艺的实现手段。艺术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一个最高的目的,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构成了目的本身,所以追求目的是“为了目的本身”。这最高的目的便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便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普通人的幸福感的原始概念,他说:“普通人把幸福等同于他们眼中的幸福、财富和名誉。”另外,“随着情况和时间的不同,人们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以疾病和贫困为例,幸福是贫穷中的财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很容易与基于善良或普通人经验的幸福相混淆。所以他们喜欢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研究了三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可以通过神赐、幸运、学习或训练获得。尽管他承认幸福是最神圣的,无论是祝福、美德还是纪律,通往幸福的两条道路都是合理且平等的,但幸福的实现仍是不平等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规定了幸福的资格,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由灵魂的特殊活动来定义的,而其他美好事物则被定义为幸福的必要条件或有用手段。”它的手段是参加高尚的、合德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所处的奴隶制基础的社会条件下,奴隶首先被排除“人”的范围,只是一种可以从事生产的工具,所以不具有参与高尚活动的资格。动物也如此,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将儿童也排除在外,因为他们的年龄太小,还没有做出高尚活动的能力。

除了书中直接讨论的幸福的局限性外,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概念在本质上还包含着隐性的局限性,这个限制实际上是对冥想活动的限制。亚里士多德认为冥想具有以下特质:它是最高的实现活动,是最持续的活动,能给我们带来纯粹而持久的快乐,是最高的自给自足,冥想因其本身而受人喜爱,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闲暇。如若要过一种沉思的生活,则你需要依靠自身的神性。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家只需要中等的财产就够了,但是沉思活动需要的闲暇其实是与中等财产相矛盾的,沉思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必然不能从事直接的生产劳动。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沉思活动是不能被中等财产满足的,这就对沉思者的物质财富提出了限定。

2 亚里士多德论德性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认为:“幸福是遵循道德的现实行为。”这里所说的德性不是人的肉体上的感受。亚里士多德说:“幸福需要完美的德性,这里所说的德性不是身体的德性,而是心灵的德性。”灵魂也有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的部分与理性无关,是植物性的。一方面是理性支配的欲望,另一方面是人类的理性部分需以理性为基础。其中这里所说的另一方面是从属于前者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幸福是由灵魂的理性部分控制非理性部分组成的。根据自我控制的原则,理性地做必要的事情的能力,就是幸福,也是人内心的行为。

每个人的灵魂德性都包括两方面:一是智力德性,如智慧(聪明)和理解力。二是道德德性,如公正、慷慨、宽大与节约等。这两种德性都是人的灵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值得称赞的可贵的品质。道德行为使人拥有最好的东西,对大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讲,真正的幸福是跟随着灵魂的德性。正义的、平凡的、有勇气的人的生活是幸福的。生命并不是为了神,而是为了人类,生命是可以被获得的活动。我们说人类的精神活动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和精神实践。我们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普遍的善。因此,人要感到快乐,不仅要懂得什么是德性,而且要把优良的德性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即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理论,虽然始终围绕着“幸福是依照德性进行的快乐活动”,但最终立足点在“真实的活动”上。因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类通过道德力量获得幸福的关键在于“实践活动”,即实践。他还强调“幸福在于做好事。”在实际的社会事务中,目的不是去了解和理解每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它。“当仅仅对美德的认识还不够时,我们应该努力去实践,或以某种方式使自己变得善良。”“我们不是为了知识而探究美德,而是为了善。否则,我们的辛苦将是无用的,所以我们必须询问行动和如何行动。”

在培养人类道德臻于完善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特别提倡教学、培养和立法的有机结合。他说:“有三种方法可以成为好人。即天赋、习惯和理智。”善的美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实践而改变的,所以他特别强调了在人类美德形成过程中理论教育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是有的人天性只知恐惧而少畏道德教化。那么,对于这些人我们只有依靠“强制手段”,使他们趋于善良,服从理性。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强调依靠道德教育与法律约束相结合达到实践至善的目的,是一种从自律向他律转化的辩证法,对现今的法治与德治互为补充大有借鉴意义。

3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概念的补充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强调人的幸福来源于做他应该去做的事情,发挥他应有的功能。只有做正确的事情你才有好心情。按照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是承继一种机能主义的幸福观,批判享乐主义幸福观的。他认为好的生活虽然包含了快乐,但是不仅仅只是快乐。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认清享乐主义幸福观是不全面的,片面的感觉不能替代稳定的状态。若是一个人的幸福观是享乐主义的,那么他将永远失去真正的幸福。体会到的只是由许多的、碎片化的快乐感受构成的感受,而不可能将这种感受固定下来。而且,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中,幸福不仅仅存在于理念之中或者是人的一种可以自我调节的心理状态,更是一种实践的目的,甚至是实践本身。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也并非完满的。机能主义的幸福观其实并不把人的快乐当做纯粹的幸福。它强调个体的自我完成和自我实现,是“个体力量和真正本质”的实现。它引起幸福的原因从人的身体和外部世界转移到了人类精神、内心世界。可是如果我们把考察对象转移到个人,就会发现这种幸福观有可能对个人造成极大的打击。如果个人本身带有强迫症人格,那么这种幸福观有可能对个人本能造成破坏。机能主义幸福观就是永远走向幸福的道路。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幸福的完成需要一生的长期合作。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包括充实和自给自足,而自给自足会给生活带来希望和匮乏。幸福是欲望是有必要承认的,欲望的对象不是在外面享受,而是在于生活本身。叔本华说,“幸福是欲望的暂时的滞留。”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夸大了弥补幸福所必需的外在优势。他前面所说的自给自足,并不是说一个人什么都不缺,而是说有朋友、家人,甚至同胞。“没出息的人,低贱的人,没有孩子的人,孤独的人,不是我们所说的幸福的人。”幸福是作为完成的活动,因此有它必须跨越的障碍。身体和运气决定你的幸福。友情的认可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尼各马可伦理学解释了快乐的人需要朋友的原因,第一是朋友是最伟大的善良,第二是好人做好事的对象需要朋友,最后是和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政治属性的判断有关,作为政治存在的人也需要一起生活。

4 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辨析与总结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结合了理想和现实。亚里士多德认为思考活动是人类最大的快乐,而只有长于思考活动的人所过的才是最完满的生活,因此他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在日常生活中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有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正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能做到现实与理想相统一。正如他所说:“我们不应该相信那些话,一个人只想说他想说的话,只想死得像死去一样。”相反,我们应该尽力使自己不朽,必须竭尽全力,为了你自己。信念虽小,但最重要的是它的力量和价值。

亚里士多德不认为有美德的人能快乐。因为幸福不是单纯的拥有美德,而是接受美德的适用,并付诸于美德引导的实践,以及在美德的指导下实践美德。人的快乐并没有坐享其成的,而一定要自己努力付出,积极争取才能够得到。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幸福并非与生俱来的,亦并非由神所赋予的,必须身体力行,真正去实践方可获得。此外他还区分了理论与实践,他认为理性的品质和美德主要体现在知识上,这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但只有知识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实践。培养坚持追求幸福的才能和习惯,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一辈子不间断地做一件好事就不容易了,这样的善行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概念也激励我们不断保持积极的态度。他一直相信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努力争取的。要争取幸福,努力的程度应该和幸福的程度成正比。一个人工作越努力,他就越有决心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培养自己的美德,他就会越幸福。如果是敷衍了事的日子,被动怠慢,无所事事,那么他就不会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激励我们去追求幸福和进步。

事物具有两面性,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东西是完满的。对于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幸福观也是如此。从其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幸福奠基于善,善被亚里士多德分成了三类:灵魂善、身体善和外在善。灵魂善是最高的善,但是它又必须以人的外在善作为补充,否则将无法做好事乃至追求幸福。亚里士多德类比幸福的生活就像是蛋糕,蛋糕里面有很多美味的食材,也许没有糖的蛋糕可能很好吃,但糖肯定是使它们更美味的原因。影响幸福的外部因素也类似于此。这显示了亚里士多德思想中富有的古希腊贵族气质。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人们明白了最大的善就是幸福,深思熟虑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幸福生活。对于这样的幸福生活,人们显然很难领悟到其中的真实含义,至于“什么是最高的善”则缺乏具体的定义。这样的表述就相当于神化和拔高了幸福,使我们很难理解幸福。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讨论很深刻,他对人类行为的敦促和指导同样有力。他告诫人们,“实现活动不能是无所作为,必须要做到并做好。”要快乐仅仅有美德是不够的;有德行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奥运会上,冠军不应该授予最美丽和最强壮的人,而应该授予赢得比赛的人,因为他们真的展示和证明了他们的美丽和力量。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核心。虽然亚里士多德花了很多时间谈论具体的美德,但美德的最终方向是走向幸福。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讨论是有限的,包括当时雅典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的个人经历等原因。他的讨论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社会地位没有那么高的人,也不适合现在流行的消费主义文化。似乎从亚里士多德个人的人生经验的角度来诠释他的伦理学思想更合适一些。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充满着一种高贵而严谨的理性精神。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可能在今天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复杂的伦理学困境,但是他对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仍然值得我们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