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霖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1)
作为文学写作手法的一种,隐喻通常被应用到英美文学的创作当中。而由于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背后的文化环境有所差异,相应的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内容也有所差异。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对英美文学中的隐喻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英美文学作品创作和发展的相关规律,对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隐喻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创作手法,能够实现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反应。结合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隐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主要能够体现在民族文化和神话传说当中。隐喻主要是指借助文学作品中某一具体的事物或词语,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出词语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达到对作品创作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和控诉。
在对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的隐喻手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首先,当文学作品中频繁地出现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汇时,这类词汇不仅能够起到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同时也是隐喻手法运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次,英美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借助词汇的含义,将词汇与故事背景进行巧妙地融合,从而将词汇的隐藏含义演绎出来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应用隐喻手法的主要体现。第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对同一个语义特征进行反复描述的情况。以上三种方式都是隐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的主要体现。而在对一些具有经典的代表意义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英美文学的作者往往能够将隐喻运用到文学作品的每一个具体的段落当中,在传递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和内涵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隐喻为主的文体效应。
隐喻手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多种语言文字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也能够实现对各种抽象事物的具象化表达。隐喻手法拥有的这种作用,能够拉近英美文学作品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对扩大英美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和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以隐喻美学来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结合作品创作当时的时代背景,让读者能够通过隐喻的形式来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从而了解到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这一方面来说,由于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的文化创作背景差异,因而在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的隐喻手法进行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对隐喻手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产生的影响,以便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文学作品研究成果,进而提高人们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创作规律的正确认识。
1.2.1 文化渗透
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当中都应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从总体上来说,隐喻手法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文化渗透和现实关联两种形式。从文化渗透的角度来说,隐喻手法作为文化主要的构成元素,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文化创作背景。从英美两国的文化历史发展情况来看,不同时期形成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隐喻特征和迹象,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对于社会文化现实的折射作用。在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隐喻主要是以被动的形式发展的,由于受到外部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得隐喻这种创作手法能够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举例来说,罗伯特·弗罗斯的诗歌作品中运用了大量隐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借助各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句式来描绘抽象的思想或事物。读者在阅读诗歌作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这些质朴语言的阅读来提高思想上的认知,从而体现出诗歌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种以文化渗透的形式来满足隐喻和意象表达需要的形式,能够让读者沉浸在文学作品营造的氛围当中,从而传递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1.2.2 现实关联
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和社会语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风气、宗教信仰、世俗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当中,相应地,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和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自身的差异性会对隐喻手法的运用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语言、思想、社会以及物态四个因素是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隐喻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属性、宗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群众心理情绪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方面来说,隐喻与文化和社会的现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举例来说,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品《都柏林人》中应用的隐喻手法,主要体现在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性格上,公寓、母亲以及伊芙琳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描绘,反映出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反对男性霸权的精神,在塑造更健全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作品想要表达的对于传统社会习俗产生的挑战和斗争的主题,从而体现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之中,诞生了太多的文学家,同时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修辞手段。隐喻是各类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段,不仅对文体特征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认知层面看,作为修辞的转义,隐喻无疑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文学中它的应用频率非常高,直至今日仍然有无数作家选择在作品中加以运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洗礼,隐喻成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颗宝石,并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传播。众所周知,英语的特点是它可以把作者想讲的内容与情感结合起来,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代替,发挥读者的想象力,给他们灵感和启示。在这个过程中,它将使文学作品更具可读性,吸引无数读者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阅读,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因为所指事物与作品内容看似无关,但又联系密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文学作品看起来风格简洁,但又蕴含深思熟虑,具有别样的艺术价值。以英国长篇小说《金色笔记》为例,多丽丝·莱辛将五本不同颜色的笔记穿插于故事中,深刻阐述了20 世纪50 年代动荡不安的世界现状和人们四分五裂的精神风貌,作品中借喻体使所喻形式化,对马莉恩和理查德的婚姻状况使用了非常的隐喻,让读者可以体会到二人朦胧的婚姻关系,提高文学语言的生动性。而隐喻的运用可以在文本中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感受,加深人们的影响,帮助读者在朦胧的阅读氛围中理解几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状态。整个气氛描写相对宽松,充满朦胧含蓄的感觉,但正是这种感觉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简洁地表达了作品的内容,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通过运用隐喻使作品简洁而紧凑,反映了深刻而广泛的问题,表现出幽默的特点和讽刺的俏皮话,是基于对社会阶层和人们的广泛理解。
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助于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深化主题,具有较高的抽象文体艺术效果。仍以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为例,《金色笔记》2007 年自从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这部作品运用了各种无关的事物,通过隐喻性的写作手法,使书中不同人物的形象更生动立体,极大程度增强了艺术文化氛围,并用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事物将读者带入书中所描述的场景,在突出行文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美学价值。另外文学主题通过隐喻提炼,把生活中的事物表现出来,使《金色笔记》这本小说的思想更具内涵。不仅有助于为该书增添无限的艺术特色,有效提高读者的思想观念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且与同类文艺作品相比较而言,虽然其他作者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但这些词语的内涵超出了文章本身的主题。而多丽丝·莱辛运用隐喻,借助优美的艺术语言,向读者传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传达抽象的思想形态。这种创造性的文化也在另一方面体现了隐喻在英美文学中的美学价值。以书中第五章的内容为例,多丽丝·莱辛描绘了很多关于安娜和莫莉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在思想、行为和内涵上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在文中多丽丝·莱辛也早有隐喻。安娜的形象又瘦又无助。相比之下,莫莉个子高,在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这不仅显示了两人性格的差异,也是多丽丝·莱辛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写照:地位低下的人谨慎而充满憧憬,而有一定背景的人自信而追求自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文学价值上隐喻的艺术表现,超越了文本本身,体现了深刻的主题内涵和巨大的艺术性。而这样的主题效应恰恰是英美文学中隐喻的美学价值所在。
据大量研究数据证实,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无数的联系,故而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隐喻起来映射到文学中,就会产生美感且具有价值。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将隐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表达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基本修辞功能过程中,强调人的情感与自然界中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揭示不同事物之间联系和感知的价值。隐喻在语言中的美学交际主要基于人类自身的美学感知和相应的联想意图范畴,将两者联系起来,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美学形象。因此,在判断隐喻美学价值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指两种不同事物的拟合点是否相似,关系是否自然,意义主题表达是否足够准确。多丽丝·莱辛多次使用隐喻来表达人与自然的联系。比如安娜梦境中经常出现的石头、水等,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隐喻。通过安娜的不懈努力,她终于回到了对平静现实生活的向往。文中对安娜梦中的水的描写断断续续,这是多丽丝·莱辛试图用水来表现安娜与文艺创作的关系。起初,安娜认为水是深不可测的,这意味着安娜或作家自己在文学创作早期的灵感是取之不尽的,其最好的表现是《战争边缘》的伟大成就。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和作品本身的不断更新,安娜逐渐发现水只是一个浅层,没有什么特别的。随之而来的是安娜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困境。她的灵感逐渐枯竭,作品的内容变得笼统而毫无特色。直到最后阶段,安娜梦中的最后一滴水变成了虚无。于是,此时的安娜只能在浑浊空气中向上飞翔,这是她不屈不挠意志的顽强体现。但在《金色笔记》的最后,安娜改变了自己的艺术观念,用四色笔记本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勇往直前,这也是多丽丝·莱辛本人想要向广大读者朋友们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哲学。
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作家在文本中把情感和艺术结合起来,就会给作品中的世界带来更丰富的情感色彩,广大读者在阅读以后的想象力和体验也会更丰富,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读者自身的个性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如何描写好书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门学问。主要难点在于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所有的个体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不同的人看待和思考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知的方式,所以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是促进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多丽丝·莱辛仅仅用平实的语言描述,特别是线描等艺术手法进行情感渲染,读者的感受将不一样,复杂的人类情感也无法用简单的文字来解释。隐喻艺术手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弥补文学创作中的这一缺陷。在隐喻的帮助下,书中人物角色更加具体,既不是理想化的,也不是英雄主义的,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在《金色笔记》中,多丽丝·莱辛概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和情感特征。借助隐喻表达,将书中人物角色的思想精神融入到文章中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中,以突出不同角色的个人特征。例如,多丽丝·莱辛在书中反复使用安娜的胃来比喻安娜和索尔之间的情感变化。安娜的胃实际上是指安娜的精神需求,代表了安娜在不同时期对索尔的精神寄托。通过对身体器官和精神世界的隐喻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真实情感,为广大读者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如果读者局限于作者事先设定的巨大的结构和轮廓,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某一部分的情感描写,那么可以通过隐喻的形式体会书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隐喻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够对英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为人们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在当前社会人们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充分挖掘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为了对研究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提供一定的经验,就可以从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手法的运用角度来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向和规律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