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

2021-11-11 01:06:25李运鹏梅玉倩徐越群冯婧王丽洁张志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改革

李运鹏 梅玉倩 徐越群 冯婧 王丽洁 张志英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阶段,在教育领域也逐渐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不管是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还是在教学环境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同样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改变传统考核模式,进而提高考核的效果。而本次重点针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革路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考核、评价等都涵盖其中,因此要想确保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就要从各个环节着手进行不断革新,以满足教学及学习需求。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是重点,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而网络技术为师生间教与学提供了多样化渠道,课程考核同样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不断完善、改进中推进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支撑下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此课程考核模式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供创新思路。

1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考核方式同质化

在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过程中总成绩的确定主要是由日常成绩+期末成绩,在合理设置二者比例后,进而形成最终成绩,其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较大,日常成绩比重较小一些(见表1所示)。期末成绩的获得主要是以考试的形式为主,同时也融入了论文写作以及报告等不同的形式。而日常成绩考核中主要包含着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笔记及表现等等。这与其他课程的考核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未突出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的特点,缺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改革的步伐。

1.2教学过程考核弱化

当前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以教学结束以后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论文及报告等作为主要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有所忽视,如果仅仅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此课程的成绩,有失公平公正,并且不够全面与严谨。对于教学过程考核的忽视会造成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缺乏认真的态度,往往只会在期末考试前期集中突击重难点来应付考试,长时间这样,学生不仅不会真正的学会专业知识,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良好学习习惯难以养成,对未来就业带来消极影响。

1.3课程考核评价主体单一

在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中,往往老师占据了主导地位,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体受限,此种考核极易出现老师主观意思的评价,导致考核缺乏公平、公正性,不够科学严谨,评价结果往往不足以充分体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1.4课程考核内容与实际脱节

工程教育试点班所涉及到的课程实践性较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考核内容却往往将理论作为重点,对于实践有所忽视,而且考试内容未进行及时更新,难以紧跟现实社会实际情况,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及工作不利。除此之外,课程考核内容同教学目标脱节,目标中关于能力及素养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考核内容方面却未涉及到这些,关于实践能力考核欠缺,无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不利于学生未来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2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模式要与时俱进,改革思路的构建要和知识、能力、素质充分结合,形成以教、学、做、评集一体的考核模式,不管是在考核内容,还是考核主体、方法方面都要呈现出多元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总结性课程考核模式。

2.1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当前信息技术时代,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的方式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突出多样化特点。将传统考试为主导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转变,既要关注到理论,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考核,通过课程考核给予教学过程更好的指导。一方面在学生口试、笔试以及答辩相结合的线下考核方式结束以后,可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或者是专利辅助考核。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优势,借助智慧树,学习通等软件,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是情境仿真的考核方式,实现理论结合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2.2过程考核贯穿始终

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考核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整个过程,以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由于在工程教育试点班教学过程中,内容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的效果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同学生学习大度、教学环境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只是针对学生每个学期结束时的期末考试成绩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显然是不科学合理的,而这种静态考核對动态教学效果的评估缺乏公平公正性。为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改革中要在教学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要融入考核机制,对学生学习效果系统化、综合性评估。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以及计算机中海量数据,强大的存储以及分析能力可以为课程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将学生课堂表现、活动参与情况等数据归纳总结构建成考核数据库,通过智慧树系统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数据的记录、存储、管理都是动态变化的,实现了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智能化。

2.3考核评价主体多样化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主体呈现出多样化,将原来老师占据考核主导地位的模式转变,借助计算机课程考核模式,可以将师评、生评、家长评、小组评等多种评价主体融入其中,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参与到考核中来,确保考核结果严谨、公平、公开,避免由于老师主观意识导致考核结果不合理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进程中,课程考核改革是必然趋势,这也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对工程教育试点班课程考核提出的新要求,所以要想确保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就要转变课程考核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完善课程考核内容、方式,丰富评价主体,确保考核结果能够真正意义反映出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唐雪莹.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22):111-113.

[2]田其英.基于移动教学高职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8(10):28-29.

[3]兰先芳.高职课程考核评价的信息化探索[J].大学教育,2018(02):183-185.

作者简介:李运鹏(1990.02.20-),男,汉族,河北省宁晋县,硕士研究生,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改革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