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力
前不久,商务部发布了《“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首次以专章内容明确了“十四五”自贸试验区/港发展路径,提出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枢纽,并继续完善自贸试验区试点布局,推动各地、各部门改革优先或同步在自贸试验区试点。
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自贸试验区/港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了“中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制度创新索引图”。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于勃表示:“这套指数旨在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提供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且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参照系,形成引领中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权威性、广泛适用性、可比性的评价标准,也力争对于未来中国自贸试验区纳入全球自贸区评价体系发挥指导作用。”
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
“十四五”规划为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普华永道这套指数和索引图,希望成为规划落地的“支持系统”和“大数据可视化监测系统”。
从普华永道对全国自贸试验区的跟踪来看,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累计在国家层面推出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推动外商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金融开放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国家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自贸试验区试点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通关”建设、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证照分离”改革等基础性、关键性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各地的开放水平、行政效率、发展动能和经济活力,给企业带来很强的“获得感”。
自2013年首个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中国目前有21个自贸试验区,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河南、湖北、重庆、陕西、海南等多个省市。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占到全国的16.6%,同比增长42%,增速比全国的平均速度高10个百分点以上;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21个自贸试验区占到全国的17%,同比增长高达33.5%。
于勃称,指数的目标是3个“明确”——明确方向:为自贸试验区更好对标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开展创新明确方向;明确方法:为自贸试验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系统集成创新明确方法;明确差距:为自贸试验区明确全国最优水平和自身位次,明确自身与最优水平的差距和追赶路径。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参照系
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合伙人周矞雯说,具体而言,以“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认知理念层,设置一级指标;以“降低门槛、破除壁垒,提升全环节效率、优化全链条服务、完善全周期保障”等为发展路径和行为抓手,设置二级及三级指标;以自贸试验区经济增量、特色产业增速、新业态发展情况等为落地转换效果,设置四级定量定性指标;四级指标环环相扣,实现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知行果”合一的闭环管理。
构建原则方面,考虑3个方面。全面性:凝练了国际一流自贸区核心特征——投资贸易的自由便利、要素流动的自由便利;塑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特征——高水平法治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明确国家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和任务部署,形成了对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效的全面考察。系統性: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设计。定量定性相结合:定量是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指标和政务效率指标,例如新增外资企业数量、实际利用外资额、具体行业经济增加值、相关证照办理流程和时间等。
据介绍,指数由“5个自由便利、1个安全有序、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环境”作为核心维度,构建了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以及若干个四级量化指标。比如投资自由便利方面,兼顾引进来、走出去;贸易自由便利兼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涵盖口岸服务、贸易业态和贸易成本等,包括通关全链条高效便利、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降低贸易壁垒和成本、跨境服务贸易自由便利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人员自由便利上:兼顾国内外人员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跨境人员流动便利、跨境人员从业便利、跨境人员服务完善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周矞雯称,高质量指数本质是一个评价体系,而索引图是基于指数评价结果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方案。索引图分析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以及改革存在的薄弱环节,助力强化制度创新的力度、深度,加快形成接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制度体系,提高改革系统集成性,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期待通过高质量发展指数和制度型开放索引图,能够促进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融合,加快形成接轨国际一流水平的自贸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矞雯说。
据了解,普华永道从2013年起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提供综合评估服务,至今已服务了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中的18个,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提供政策设计、制度创新、国际合作、项目落地、综合评估等“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