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视角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分析

2021-11-11 19:25戴大方
工业设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设计

戴大方

关键词:居家养老模式;适老化住宅;设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促使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居家养老(服务)通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服务为基础,为居家的老龄人口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日常困难,最大限度满足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1]。对于老年群体而言,经济地位的降低,职能角色的快速转变,身体机能的退化,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在此形势下,近年来“适老化住宅”的概念被提出,适老化住宅设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任务,主要包含住宅的规划选址、室内外环境、附属设施、空间布局等诸多方面,充分确保所设计的住宅更加凸显“适应性”,给老年群体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及安全的养老环境。然而,目前我国居住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服务资源缺失,以及适老化住宅设计无法兼具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使得居家养老模式和适老化住宅设计无法有机衔接,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鉴于此,文章以我国目前常见的几种养老服务类型为切入点,重点分析现阶段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适老化住宅设计体系。

1 相关概念解析

现阶段,我国所有养老类型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2]。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养老产业逐渐兴起,从机构养老和社会社区养老逐渐过渡为居家养老类型,并将其作为未来养老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进一步对机构养老和社会社区养老进行了有益补充,能够适应新时期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适老化住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1 居家养老模式

所谓“居家养老”,主要是指老年群体居住在家、安享晚年的一种养老方式,也被称为“在宅养老”[3]。此种养老模式与传统的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相比(见表1),能够积极整合诸多政府和社会资源,为居住老人提供全方位、全程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在空间布局、附属设施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水平相对较高,可以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具体而言,居家养老的核心理念主要集中在“居”和“养”[4]。其中“居”,就是设计出适宜老年人居家的建筑空间,因此,空间布局、建筑设计、环境配置、附属设施及服务等环节的设计都要坚持以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醫、老有所乐的居住空间。从“养”的角度进行出发,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对医疗、生活、心理方面的需求日渐增加,而居家养老模式能够满足老年群体的安全感,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比如老年大学、棋牌娱乐、户外运动等,充分确保老年群体生活的丰富多彩。

1.2 适老化住宅设计

所谓“适老化住宅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主要按照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进行住宅设计,从而为不同年龄结构的老年群体提供生活、娱乐、医疗、户外等方面的便利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5]。适老化住宅设计的核心要素就是要把控两个要点,即安全性和便捷性。众所周知,随着老年群体的年龄愈发增加,为最大程度防止给子女增加麻烦或者被嫌弃,尤其是对三代及三代同堂的家庭而言,这种情况愈发凸显,无疑给老年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但是受制于自身原因,需要相关人员的照顾。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适老化住宅设计必须要考虑老年群体的多元需求。比如中国铁建地产华中区域公司设计的适老化住宅极其注重细节,以满足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的多元需求为出发点,具体如图1 所示。

3 居家养老模式视角下适老化住宅设计的原则

居家养老模式视角下适老化住宅设计能够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适老化住宅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遵循系统性设计原则

老年群体对适应性住宅设计的需求必须系统考虑,从规划到建筑、室内到室外诸多设计要素进行合理搭配。比如,老年群体对室内光线响应程度不同,一般老年人的室内光线主要采取青色和黄色;室外景观设计应尽量减少高差,合理设置老人休息设施的密度。

3.2 遵循精细化设计原则

现阶段,居家养老模式对适应性住宅设计的精细化要求程度极高。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诸多方面因素,比如在细节上要考虑室内轮椅的摆放位置,卫生间与外部地位的高差,还要考虑老人在洗澡或坐便时的安全性、窗口位置高度及对轮椅使用者的视线影响等。

3.3 遵循适度性设计原则

众所周知,我国很多适老化住宅项目主要以社会资本为主体,在设计过程中会综合经济效益。因此,适老化住宅设计时主要采取局部突破和重点区域优化的方式,对适度性进行精准定位。比如,针对不同的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对局部空间进行重点设计。

4 基于居家养老模式视角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思路

4.1 门厅设计

4.1.1 确定合理的门厅布局

在适老化住宅的门厅设计过程中,建议采取进深小而宽敞的门厅形式,最大程度上避免进深大、开口多而导致老人活动受到限制[6]。同时,处于医疗服务功能,也会对老人的轮椅通行及急救担架进出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适当的门厅形式同样有助于老人间接获取卧室的阳光,从而保证门厅的敞亮性。比如,旭辉地产公司设计的适老化住宅。在门厅设计过程中,对于户门尺寸和位置、活动空间布局、储物柜开合、操作便捷及空间等多个层次均坚持以轮椅的自由出入为基本出发点,使轮椅能够全角度旋转,保证自由通行。如图2 所示,若老人出现安全问题,适老化住宅的主要通道能够满足急救担架自由通过,医护人员能够快速进入住宅进行救援,为提供救援节约了大量时间。

4.1.2 保证活动的安全方便

针对不同的实地情况,建议门厅设计应争取自然采光为主,促使老人在进出门厅时能够清晰看到周边环境,充分确保行动的安全性。与此同时,门厅设计应侧重于柔和的自然采光为最佳适宜度,不建议在进门的正向设置采光窗户,尤其是东西走向的房间,应最大程度上避免因光线照射角度过低导致阳光刺射眼睛的情况。此外,在门厅不同区域设置坐凳、扶手或扶手替代物,尽可能保证老人在伸手可及的范围进行靠扶,满足换鞋、吃饭等日常需求。

4.1.3 保持视线的通达

众所周知,常规性的住宅门厅设计为最大程度上满足其独立性或空间布局的私密性,会采取隔墙作为隔离空间屏障,从而遮挡住门厅入口处的视线。但是,此种措施显然无法满足老人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而适老化住宅的门厅设计更加侧重于门厅能够与卧室等空间场所保持一定的视线联系,从而保证心理和生理的安全感。譬如,在起居室活动的老人为随时了解门厅的户门是否关闭好,或者是否有陌生人进入等。因此,在进行门厅家具布置时,应尽可能采取体积较小、不易过高的家具,从而不遮挡老人群体的视线,同时有利于让其他区域的阳光能够进行投射,促使门厅更加明亮。

4.1.4 重视地面材质的选择

众所周知,地面材质的选择设计也是适老化住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室外环境所带入的泥土、雨水或杂质会使得门厅地面湿滑。建议选择耐污、防滑、防水的地面材质。在此基础上,地面材质不易过渡的凹凸,还要便于打扫。此外,门厅与其他区域空间的需求和功效存在差异性,还需要在材质交接处进行平滑连接。

4.2 卧室设计

4.2.1 尺寸要符合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相比于一般性质的居民卧室,适老化住宅的卧室的面宽和进深尺寸应根据老人的需求进行适当增加,根据笔者自身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建议老人单人卧室的面宽为3.6m 以上,老人双人卧室的面宽为4.2m 以上,且净尺寸(进深尺寸)应至少在3.4m 以上。一方面,此种设计方式主要是便于为老人充分流出一片完整的活动空间,可以充当阳光角或休闲场所;另一方面,可以满足老人的一些体积较小的家具进行灵活摆放。需要说明,适老化住宅的卧室面积并不是愈大愈好。归根结底于过大的卧室空间会使得家具布置的较为零散,使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卧室进行活动走动时会因为无处扶靠而出现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老人在伸手可及的范围内进行布置家具,为其提供全面保障。比如西安中铁建西派时代的适老化住宅(见图3),建筑面积约165m2 或185m2,户型均配備双主卧套间,实现主卧、卫生间、衣物收纳的完美结合,从此让父母告别“客人方式”的生活空间,真正成为一家之主。

4.2.2 尽量设置集中的活动区域

众所周知,适老化住宅的卧室除了为老人提供睡眠功能外,还会设计出其他的功能,往往承担着书房、兴趣室等多重功能。因此,在居家养老模式视角下进行适老化住宅设计时,在充分考虑卧室床、衣柜等家具的空间布置基础上,应将剩余的空间进行合理化利用。这是由于家具摆放后的剩余空间相对零散,不利于老人进行自由活动。具体而言,进行适老化住宅卧室设计时,应将必要家具进行摆放时,还需要集中空置一片活动区域,尽可能满足老人群体沐浴阳光、读书上网及私人交谈等多元化需求。

4.2.3 保证家具摆放的灵活性

适老化住宅的卧室空间布局和尺寸设定要充分保证家具摆放的灵活性[7]。部分老人为满足自身需求,针对四季变化进行动态变化调整家具的摆放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卧室的空间布局、尺寸大小及卧窗等方面的设计,应重点考虑老人的多元化需求,采取相应的家具摆放形式。比如,适老化住宅的卧室是单人床时,建议采取临空布置方式,还可以靠墙或靠窗。因此,窗边墙垛宽度最好大于床头的宽度,尽可能满足床的位置。

4.3 景观设计

首先,在适老化住宅设计过程中,保证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众所周知,大部分老年人喜欢外出散步,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设置专门的行走道路,建议采取斜坡,斜坡的坡度不易大于5%。如若设计台阶,至少在三级以上,最大程度上避免台阶过少而无法识别,在道路两侧应设置相关的附属小品,便于老人群体进行休憩。与此同时,道路铺装应为防滑、无反光的材质。

其次,从景观设计的空间生理安全进行分析,适老化住宅景观设计的休闲空间,尤其是交往空间,建议采取半封闭式的可防卫空间,充分确保老人群体能够控制活动场所,最大程度上消除防卫感。同时,景观设计的布局性要侧重于透明性和灵活性,使得他们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

最后,在植物景观配置上,要以老人群体的心理感知为根本出发点,建议尽可能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外在景观进行点缀。同时,尽可能选择观赏性强的乔灌木,针对老人群体视觉衰弱的情况,可以搭配色彩感强的植物,使花、果、叶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触感等不同要素具有层次感,满足老人群体的心理和生理感知。此外,应尽量选择冠大浓荫的树种,一方面能起到遮阳防风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空气湿度、增加负氧离子含量,更益于老年人的健康(如图4)。

5 结语

综上所述,老龄化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使得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在居家养老模式下,针对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和反应能力显著下降,以往普通的住宅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对于心理和生理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创新的住宅形式来改变现状,而适老化设计理念有机契合现状,能够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系统性、精细化、适度性等三个层面的设计原则。比如,卧室要做到安全舒适的休息空间、景观设计要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根本出发点、门厅要设计便于出入的活动空间等。因此,在进行相应的适老化的设计时,要使老年人的居住更加安全、便利和舒适。

猜你喜欢
设计
二十四节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摇摇棒设计
基于ICL8038的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iOS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