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亿 冯宁 冯琰康 何君 黄晨
作者简介:李亿(2000— ),男,汉族,广东佛山人。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基金项目:天津商业大学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以大学生创业实践比赛为例”(项目编号:202010069242)
摘 要:文章通过梳理历年国内外对创业机会识别领域的相关研究,对学界关于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结为创业精神、先验知识、创业警觉性、社会网络、创业环境五个主要因素,并从个人和环境两个层面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加以阐释,最后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机会识别
创业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要求创业者具有开拓的思维方式、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领导能力,并且需要创业者拥有合理地利用所能调度的资源,识别潜在的创业机会。显然,创业活动的这些要求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是其自身综合能力的巨大考验。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本科毕业生创业率仅为2.9%,与往年相比无明显增长的迹象。面对如此之低的概率以及高昂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多国内大学生放弃了创业,将目光投向考研和就业。但反观国外,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0%——23%,如此高涨的创业氛围除了有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马斯克等优秀校园创业人的榜样效应外,更离不开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还可以促进不同群体合理就业、降低社会失业率,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良好途径。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当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政策,以此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业。
报告表明,我国大学生创业主要属于机会导向型,所以如何精确识别创业机会的大学生创业具有先行性的意义。为此,文章对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类为个人层面和环境层面两个类属,试图揭示不同研究中影响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公约数,为我国学者未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个人层面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
(一)創业精神
创业精神,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体验到的主观情绪和对优化配置资源创造价值的意向的强烈程度,是对创业态度最直接的体现。
据研究,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创业精神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激励关系,当环境中存在的以及被识别出的创业机会越多,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则越强[1];何良兴等[2]实证研究发现,积极的创业情绪对于创业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创业资源,对创业者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创业行为等多方面起着正向作用。所以创业精神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是一种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创业机会的发现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的增强进而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挖掘。
(二)先验知识
先验知识,也称既有知识,指创业者拥有的关于市场、行业、技术、顾客需求等方面的知识或信息。
先验知识是影响创业者在同一创业环境下如何决策的重要变量,大部分创业者最终所识别出的创业机会与先前积累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创业者过去在相关行业工作、创业的经历及其在各种教育培训中积累的先验知识能有效帮助他们往后的创业尝试,这些丰裕的知识禀赋让他们更能在相关领域识别到他人难以发现创业机会[3]。因此,大学生在特定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存量越多,则其成功识别的创业机会越可能与该领域相关,并且这些经验和知识会让他们更容易发现该领域内各契机的内在联系,优化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创造。
(三)创业警觉性
创业警觉性,指的是创业者处在创业环境中能够从生产技术、政府政策、产品市场、竞争形势变化等方面精准识别创业机会的洞悉能力。这无疑是个人层面上影响创业机会识别最受关注的因素,大量的学者都对创业警觉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是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的首要前提,不能成功识别创业机会的失败案例往往都是由于创业者缺乏创业警觉性;实证研究表明,创业警觉性越高的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越强[4]。
然而,这种能够敏锐辨别创业机会的洞察力并非创业成功者身上所携带的天然属性,而是由创业者通过开展创业或商业活动所积累的实践知识、价值信条和机会意识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其内在架构是创业者对创业环境复杂变化中产生警觉的认知逻辑和思维范式。研究表明,具备创业警觉性的创业者会形成一套专门用于识别创业机会的概念网络,从而使其对创业机会的关键特征特别敏感,引导其注意力聚焦于各项独到、特殊的事物或信息流,在模糊的情境下激活概念网络并做出精确快速的评估,完成创业机会识别。进一步把创业警觉性分成反应警觉性、思维警觉性和感知警觉性三个部分,但其认为创业警觉性并非影响创业机会识别最核心的因素,而是在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两者的作用关系中充当中介部件,充当社会网络作用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联系桥梁,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
二、环境层面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
(一)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亦被一些研究称之为社会资本,一直是研究影响创业机会识别在环境层面因素上的热点,其定义由于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而难以统一。把社会网络视为是某一群体中特定个体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集合;社会网络是存在于创业环境中的社会框架,创业者以这个框架为背景展开创业活动,从中获取创业资源、商业信息等各种要素,进而识别创业机会。
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创业者社会网络的三大因素为结构、规模、强度,其中结构影响创业机会的创新程度,规模影响可供识别的创业机会的基数,强度影响创业机会的可开发程度。大学生创业是一个不断重组社会网络的过程,大学生自身社会网络的联系越强,则其获得的识别创业机会的正向促进效益越大,大学生创业者重视结合自身所处阶段特征构建相吻合的动态社交网络,能有效提高其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
(二)创业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创业环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经典的五维度模型包含了复杂而细致的28个题项。因此此处所指的创业环境从传统主流的观点出发,只包含创业者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国家政府经济政策。
首先,社会经济环境主要是指整个社会宏观的经济形势,一个整体上行的经济背景意味着一个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人们会更趋于运用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投资,在这一角度上大学生在创业融资、调动资源方面将受到创业机会资源丰盈的红利,更加容易获得支撑创业运行的资源。同时,卸下资源要素压力的创业者在识别创业机会的过程中会更容易产生大胆的想法,从而打破常规,创新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其次,国家政府经济政策主要是指国家意志对社会经济关系在方方面面的约束和指示,其往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一些扶持创业、提供创业优惠的政策本身就是在为创业者指明创业方向,提供创业平台,如环保导向的政策催生出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等新产业;科技创新导向的政策促进了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产业的发展;扶貧导向的政策推动了普惠金融、直播助农等新型创业模式。同理,国家政府经济政策中的优惠条款所带来的行政便利和生产补贴也将对大学生创业方向产生影响,引导其识别相关领域内的创业机会。
三、结语
综合目前国内外创业机会识别研究得出的影响因素,可大致归类为个人层面与环境层面,整体上个人层面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较多,研究较充分,但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研究明显不足,相关理论和文献较匮乏。造成这种研究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以创业者的泛社交圈、国家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形势作为控制变量难度较大,难以进行有效的实证研究,所以在这方面未能作进一步突破,能够解决对这些因素做可行性实证研究的新研究思路还有待提出。
此外,个人层面同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同层面内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尚未明晰,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的模型较少。因此,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往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入发展。而且,鉴于创业机会识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该研究领域综合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建议未来的研究者拓宽研究思路,结合多方学科理论及思维方法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文红.创业机会、动机与社会网格——中国创业精神的发展途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3):75-77.
[2]何良兴,张玉利,宋正刚.创业情绪与创业行为倾向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03):13-20.
[3]姜萍.大学生社会网络、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研[D].吉林大学,2015.
[4]陈泽文.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