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6月25日召开的宁波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按照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坚决扛起新發展阶段历史使命 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不懈奋斗的决议》和《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吹响了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号角。
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宁波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责任勇挑大梁、勇当先锋、勇作示范。
近年来,市委精准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赋予宁波的城市功能定位,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数据表明,去年我市人均GDP超过13万元,是全省的1.3倍左右,全国的1.9倍左右。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也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
但毋庸讳言,我市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些影响共同富裕的矛盾和困难亟待破解。比如:区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南部区域发展相对滞后;一部分群体,特别是一些农村、山区群众收入还比较低;一些领域如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还存在短板;等等。我们需要正视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精准发力,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取得成效。
坚持目标导向,把握正确方向。共同富裕是一项惠及所有人的重大变革。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必须坚持全民共富、全面共富、渐进共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要深刻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紧紧围绕“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要求,率先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富裕,还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财富收入普遍增加的同时,享有高品质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发展路径。一方面要通过优化支撑共同富裕的经济结构,有效破解用地不足、资源约束等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的均衡性,瞄准影响共同富裕的最薄弱环节,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形成先富帮后富的长效机制。
共同富裕是属于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一定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领域,也是各地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我们要聚焦人民群众的所忧所急所盼,着力打造“甬有善育”“甬有优学”“甬有健康”“甬有颐养”“甬有安居”“甬有保障”“甬有温暖”品牌,形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幸福图景。
实现共同富裕,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先例可循,唯有大胆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增强敢闯敢试、改革破难的担当精神,在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先行先试,强化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举措,推动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不断取得新突破,奋力打造一大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共同富裕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全省建设示范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多“宁波范例”。
责任编辑:姚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