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湖北文理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中国城市建设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开始向内涵式的更新发展阶段转变。快速的城市发展使传统的城市空间形态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城市空间碎片化严重、旧城空间结构混乱、历史街巷肌理消减、历史建筑物破损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等各种“城市病”。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寻求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转型发展之路。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1]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简称“城市双修”。具体而言:生态修复,是指系统有序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利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使生态系统恢复自我净化、调蓄径流、调节气候、生物降解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最终修复整体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使其恢复到人类破坏前的状态;城市修补,是指对城市中的各类要素进行梳理,在原有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功能、梳理城市交通,优化空间形态、修复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景观风貌,挖掘城市文脉,并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更好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陈老巷位于襄阳汉江畔,樊城老城区南部。是襄阳城市汉江景观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文化遗产展示的窗口。街区总长180m,宽3~5m,呈南北走向,入口与繁华的磁器街相连,出口通往沿汉江而建的原中山前街(现沿江大道),曾是樊城商贸繁华之地,属于专业经营性的街巷。与码头、原中山前街(现沿江大道)、中山后街、其他专业经营性的街巷、会馆等节点空间共同构成了樊城历史街区“九街十八巷”的社会空间结构,呈现格栅状的街巷肌理。但在“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后,传统街巷肌理被襄阳新天地、汉江明珠城、襄阳天下、九街十八巷等高层楼盘的新建消减破坏,仅存的陈老巷历史街巷周边环境也难以幸免。因此,对陈老巷街巷的保护迫在眉睫。
本文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研究范围(图1):南至汉江沿岸、北到磁器街,东至炮铺街、西到古井巷,其中包括南北走向的历史街巷陈老巷、定中街、曾家巷、永丰巷,东西走向的沿江大道,抚州会馆、小江西会馆等历史文化遗产。重点研究范围为(图2):南北走向磁器街至沿江大道,东西走向的古井巷至定中街之间。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周边应有足够的建筑风貌缓冲区,该片区古井巷紧邻汉江明珠小区,故古井巷至陈老巷之间的区域拟作为建筑风貌缓冲区;定中街至炮铺街之间的区域原始街巷机理破坏严重,除恢复曾家巷、永丰巷2条历史街巷和修复小江西会馆外,其余区域也拟作为建筑风貌缓冲区规划。
街区内部绿地面积不足。由于历史街区传统街巷空间狭小,导致绿化面积严重不足。纵观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内各条街巷,只有寥寥无几的孤植乔木和沿江大道旁的行道树,形式单调乏味,缺乏绿化休憩空间。陈老巷更因建筑鳞次栉比,无绿化种植空间。稀缺的闲置空间也被违章搭建见缝插针,导致街区内绿地面积严重不足。
滨江景观空间与历史文化街区的连续性、渗透性不佳。陈老巷南段出入口濒临汉江的位置优势,为沿江景观空间营造提供了有利自然资源。更是樊城水运发展的有利见证,大量历史码头遗存为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但目前沿江景观设计仅停留在汉江驳岸堤坝及道路绿化设计,存在景观营造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联性、协调性欠佳,无足够的风貌缓冲区,公共空间狭小,景观节点缺失,没有考虑慢行空间,空间活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街区景观规划的连续性与渗透性不佳。
陈老巷街区内历史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建筑质量不高,采光欠佳,保温和隔热的效果较差;房屋设施落后,管线老化,功能不全,没有独立的厨卫设备。还存在墙体开裂,结构破损,屋顶漏水,环境不佳等问题。而“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前店后坊”式的商住混合建筑中商贸功能也逐渐落寞,被改为居住功能,原居住空间则因建筑质量问题多被弃用或储存杂物之用;规模较大的建筑,则普遍存在多户合租合住的情况。如陈老巷42号阮家大院三进深、两层的古宅,建筑内部空间被任意分隔,老宅的传统空间布局遭到破坏,随意搭建简陋板房,导致院落杂乱不堪。
陈老巷所在的“九街十八巷”曾是襄阳商业交易最活跃的市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竖格栅形态的鱼骨状街巷肌理。四通八达的街巷网络连通着汉江和商贸市场,也为建筑文化的输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成襄阳地区“北雄南秀”“兼容并收”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颇为讲究:铺面房屋的开间大小、多少、高低、宽窄、单层和进间层次、敞开式或封闭式,都是其主人身份贵贱及其营生的直接反映;清晰明朗的院落轴线,严谨的对称布局,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2]。但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巷肌理、建筑符号,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历史文脉还有待挖掘。
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由下至上”自发形成的模式,缺少系统地规划,存在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服务配套缺失等问题。这与历史名城、文化旅游等长远规划所需要满足的城市配套相距甚远。同时,街区内道路交通不容乐观,3~5m的街巷宽度是旧时代生活演化发展的产物,无法满足现代机动车通行需求,且行人与非机动车混行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街区基础设施残缺落后,虽于2010年进行了管网改造、地面铺青石板等基础工程修复,但对于基础市政设施建设仍局限于现有思维,很多适合基础市政设施的新技术缺乏运用,使市政管线、居民垃圾的回收与处理、供电供气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街道,按照意大利式的构思,街道两旁必须排满建筑,形成封闭空间,就像一口牙齿一样,由于连续性和韵律而形成美丽的街道。”[3]52“有机会耳闻目睹众生相,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是市中心和步行街上最吸引人的特色。”[4]32街道是城市特色、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展示窗口,是提升城市内涵,增强大众参与性和丰富交流互动的重要空间。
1.构建街巷盎然绿意,重筑街区绿地系统
植物是街道中有生命的构成元素,有助于提升街道品质。根据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可以采取针灸式的绿化环境改造策略和立体绿化策略,重塑绿地系统,提高社区绿化率,为居民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休憩、活动空间,激发人们的交流渴望,提升街区活力。
图3 陈老巷30号、32号
(1)拆旧增绿,营造共享绿地空间 拆除街区中建筑质量一般、与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不协调的砖混建筑(图3),利用拆除后的空间营造沿街型街旁绿地景观空间(图4),灵活运用乔木、藤本植物等自然生态植被顶部轮廓与建筑轮廓叠合,营造街巷顶界面流畅的天际轮廓线。同时,考虑相邻建筑的风格、年代、特征等要素,场地中应多采用以木质、砖、瓦等材料的景观设施,以及自然形态的植被,使景观与沿街的建筑和谐共生。街区在定中街与沿江大道两路的交汇处,有较大街角空间可以营造街角型街旁绿地(图5),开放的绿地空间能更多地吸引人流地聚集,为街区带来较高的人气。另外,针对抚州会馆、小江西会馆等文物保护建筑,可拆除会馆周围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在建设控制地带和拓展区域范围内,增加与历史遗迹风貌相协调的绿地建设,增加街区绿量。
(2)街巷空间增绿补点,打造“微绿道” 利用陈老巷天然的线性空间,串联点状、块状绿地,构成具有连续性、流动性、富有节奏秩序的线性绿地空间。虽然陈老巷没有规划道路绿化预留空间,但可灵活利用盆景、小型花槽、花钵、可移动花坛、立体花坛的形式,在沿街建筑之间的空隙处、建筑临街垂直界面、街道的转折阴角处进行植物景观营造。通过种植麦冬、葱兰、酢浆草、沿阶草等植株低矮、生长快、繁殖力强的地被植物;月季、矢车菊、美女樱、太阳花等花期较长的花卉植物;竹、栀子花、十大功劳、黄杨等移植容易,生长速度适中的植篱植物;形成植篱、草本、花卉的复合式植物栽植形式,在街巷两旁营造“绿色走廊”,成为自然景观及建筑景观之间的“软”连接,使景观具有连续性和自然性,以丰富历史街区的游憩空间。
(3)构建立体绿化 针对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较少的现状,可采用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方式,优化公共空间。选用爬山虎、地锦、凌霄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沿非历史建筑物临街界面进行攀缘式绿化或在建筑设置内贯穿上下楼层的垂直绿化。还可利用花架、花篮、花钟、花柱、简单的棚架种植藤本植物,在建筑物外壁、阳台、窗台、景观灯等处布置挂式盆栽、花卉盆栽、悬挂的花钵的方式丰富街道绿化层次,增加街区绿化覆盖率,改善空间视觉美感。同时,解决建筑内部小空间景观绿化问题,也兼顾内外部空间连接、过度的作用,净化室内空气,充分改善历史街区的环境效益。
2.滨水空间组团发展,再现汉江人流云集
汉江素有东方莱茵河之称,是襄阳自然山水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汉水文化和汉水风光最出彩的部分。可从城市山水空间的整体出发,统筹考虑自然元素、文化元素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系统地进行规划修补,激活滨水空间与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联系。
(1)传统滨水公共空间形态的回归 原沿江而生的中山前街拓宽成沿江大道,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基本解决了城区交通拥挤的问题,但大大压缩了沿江景观带的空间,导致沿江景观空间活力不足。可考虑降低沿江大道道路等级,将双向四车道压缩为双向两车道,并采用单向二分路代替交通性强大的沿江大道,在确保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拓宽沿江景观空间。在原有的混凝土堤岸的基础上,增加观赏性的近水、亲水平台,修缮或重塑的沿江港口码头空间,置入雕塑、乔木等景观,丰富中景空间层次,再现汉江滨水空间自然清新的开朗氛围。
(2)滨水景观与历史街区环境的无缝融合 陈老巷历史街区的变迁与汉江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滨江景观的修复时,可将街区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滨水空间景观营造中,使之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界面的延伸和补充,空间界面无缝融合。同时,通过滨水空间形态格局、历史符号、具有特色的公共设施等,增强滨水景观的地方特色。现今连接滨江景观的陈老巷南端出口,因缺少外部空间目标,导致街巷途中空间吸引力和趣味性不足。可借鉴同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襄阳北街将南端昭明台、北端临汉门以及临汉门外的沿江景观公园作为街巷外部空间目标的规划形式,以临近南端出口的抚州会馆为陈老巷外部空间目标,串联历史街区与滨江空间节点,使自然水体与历史建筑资源具有良好的空间联系,营造景观走廊。
1.整合外部空间秩序,优化街巷复合界面
历史文化街区的外部空间主要以街巷空间为主,而“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不可能同周围的环境分开。”[5]16街道空间是由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与自然要素相结合,组成的复合界面。对于其空间秩序的整合,可从街巷现存节点空间的织补和消极空间的积极转化入手,丰富街区的水平界面与垂直界面。
(1)修补街巷底界面,营造连续性街道水平界面 街巷的水平界面尤其是底界面,是人们直接接触最频繁、密切的界面,直接影响街巷流线组织、空间划分、景观效果、空间品质的营造。陈老巷底界面的修补应保持现有街巷曲折有致,次第错落的肌理格局(图6),考虑延用青石板作为街巷铺地主要材质,灵活运用拆除老建筑所产生的瓦片、砖石、碎瓷片等建筑材料作为辅助铺地材质(图7),修补破损、不协调的底界面铺装,织补底界面历史肌理。沧桑斑驳的青石板和源自老建筑原汁原味的建筑材料所组成的路面,即有较强的历史代入感,又赋予街巷旧物新用现代感和趣味性。修补部分临街建筑入户台阶,并与软质铺装结合,通过台阶和路面形成的高差变化,丰富底界面层次,同时可作为街巷空间的休息设施,解决街巷狭窄没有足够空间设置休息座椅的问题。
(2)嵌入微型公共空间,优化街巷空间节点 在陈老巷街区空间有限的现状下,街巷平面肌理的优化应以原有宅基地为基础,维持街巷紧凑的空间格局,拆除街巷内违规搭建,为街巷的出入口、共享绿地、“共享小屋”、微绿道等开放空间节点的改造提供可能。入口空间的营造对街道吸引力极为重要,陈老巷平面修补可将入口作为重点“节点空间”改造提升。北端入口可利用拆除违章棚架后的开阔场地,结合门楼原有开敞空间设置小型场地增加“透气”空间,增强铺装、景观的艺术性及其可识别性;南端入口可考虑以门楼为点,以点及面,将门楼与两旁的建筑界面统一设计,设置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浮雕作品、文化展示墙等,强化其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或以“共享小屋”的形式在街区中嵌入与街区建筑风貌统一的,具有休憩交流、书籍阅读、会议讨论等功能的开放公共空间;也可将一般历史建筑置换为内院式公共空间,增设绿化景观、休闲桌椅、遮阳棚等设施,赋予其交流空间的功能,完善空间的休闲性、公共性特质。
2.更新建筑实体空间,优化街巷垂直界面
(1)延续重点历史空间特征,织补建筑空间肌理 街区肌理作为街区形态的表征,往往通过其连续性界面向外传递该街区的自然、人文、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信息,成为了解街区历史发展、住居形态历时变化的一个外部窗口,是住宅风格形式与变更的直接载体[6]。陈老巷历史街区原有街巷肌理的空间形态被大型商住建设项目破坏,导致肌理断裂,新旧两种肌理之间缺少过渡衔接,使街区空间肌理模糊。针对这一情况,可在新建筑中植入传统空间形态,复兴传统建筑空间肌理。新建筑的形态和体量最好介于两种现有建筑体量之间,使用部分老建筑部件与原材料,并在建筑高度、形式、色彩、体量、屋顶折线关系上与传统建筑进行融合,从而生成连续且自然的空间肌理。当新建筑体量与周边建筑有较大差别时,则可以采用玻璃材质或者街巷主色调的淡色系来弱化该建筑的存在,降低视觉上不连续的空间感,增加街巷趣味。或通过新材料、新手法模拟由院落肌理和街巷格局共同限定的肌理形式,在新建筑中留置院落空间,与保留的历史遗存建筑中的天井空间或由建筑群围合而成的院落空间相映成趣。
(2)街巷垂直界面重构,有机协调历史风貌 丰富完整的街道立面及统一的建筑风貌直接影响人们对街道的感受和认知,其空间表达、形态组合、材质质感、色彩选取等都直接影响街区历史文化风貌的表达。可从陈老巷历史建筑中提取马头墙、坡顶、搁板门、花格栅窗、门扉、凤形吻脊饰、精美木浅浮雕构件等具有特色的元素或构件,通过拼贴、镶嵌、移植、重复等手法融入现代建筑语言,协调街区传统风貌,强化街道界面的连续性特征。例如,陈老巷5号、12号(图8),可将建筑一层破旧的红色木格栅门板部分用有机玻璃替代,保留木质门框,通过形式上的改变来满足美学和使用功能上的要求。拓扑简化马头墙这一特色元素,保留马头墙屋脊、挑檐的曲线变化形式,利用工字钢压模作出几何形式的简化黑边,运用于建筑沿街墙体造型、墙面材质异构、屋顶修缮等更新重构中;还可灵活运用老建筑的砖、瓦等材料采用碎片式的拼贴方法来构成街区垂直界面,以“旧物新用”的方式实现街巷界面的统一。或综合运用青砖、瓦片等古朴材质和新材料,模拟传统建造手法,营造镂空、错位、序列、排列等多种幕墙肌理与窗口效果,以折中的手法将新材料与传统肌理高度契合,用新材料衬托出旧砖瓦的历史价值,对传统肌理进行了现代手法的创新。
城市的存在意识与存在感,来自城市地域化的程度。“城市双修”明确提出要“重铸文化认同”,即挖掘、整理城市地域文化,表达城市的内在个性,在城市建设与更新中不断传承、弘扬、创造地域文化,延续市民的集体记忆。“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是‘城市双修’希望带来的文化成果。”[1]7
1.延续历史建筑的物质形象
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建筑情况较复杂,可根据建筑质量分为文物建筑、一般历史建筑、一般建筑三类进行物质形象更新。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参考文物建筑保护的相关办法以保守修缮为主,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可适当进行功能置换。如抚州会馆、小江西会馆可修复和修缮破旧结构构件,恢复会馆现存建筑的精美风貌和格局。根据建筑现状及原有戏台、商行功能,赋予其戏剧博物馆、会馆历史展览馆等历史文化相关的新功能,成为激活人们记忆的场所,推动公共空间场所的复兴,使历史场景以“同地不同时”的方式重现。
一般历史建筑,以局部修缮为主。在不改变建筑物结构、保留建筑风格特征的前提下,根据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及产业定位,调整改造内部设施,配备基础设置,优化建筑界面,引入文化艺术工坊、工作室等功能,有助于历史记忆的有效留存和新“地标”的产生。如陈老巷12号、18号,现已由使用者自发地将其居住功能转化文化、商业功能,但对于能体现的襄阳民居特点、承载重要历史信息的建筑构件、材料、布局等元素缺乏有效地保护与利用。
保留价值较弱的一般建筑,可拆除在原址新建建筑或规划为公共空间,以解决历史文化街区缺乏公共休憩、交流、共享的空间的缺失。
图9 建筑贴线率与行人活动空间关系
2.延续传统街巷结构,激发街巷活力
陈老巷狭窄的街巷、古朴的砖木建筑是人们记忆和情感的载体和寄托,拥有着独特的性格和表情生命体,给人一种紧凑的空间感。但街巷约为0.5~0.8的D/H比值的空间结构,也导致巷道采光不足,幽暗压抑。可利用玻璃体、绿化景观、木质门廊填补空间中的破碎边界和界面的缺失,点缀线性空间和节点空间,通过丰富街巷层次、色彩的方式既弥补采光不足等问题,形成明确的路径向导,增加空间趣味性。同时,街道中建筑贴线率越高,行人的活动空间越紧凑,街巷就越具活力(图9)。陈老巷既承担交通功能又是居民生活休憩的场所,在街巷结构修复中,可通过地块内的建筑退界方法,实现地块肌理产生的街廓凹凸,延续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场所精神,将线性空间完善成为体现现代文化生活形态的流动空间。
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存在道路尺度小、建筑密度大、人员聚集度高以及无停车场设置等问题,且周边饱和的城市建设现状不允许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来拓宽现有道路。因此,确定“公交+慢行优先”的交通策略,尝试通过系统的、小尺度的方式分别对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进行有机更新。
1.增强动态交通系统的可达性
从陈老巷现有交通街巷交通现状图(图10)可见传统街巷体系呈“枝状”结构,支巷以L型、T型和尽端式为主,存在使用性较弱,东西向道路网络密度较低,快慢交通及动静交通互相干扰,公交站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以陈老巷现有街巷尺度为参照,打通现有支巷,恢复街巷的慢行交通功能(图11)。拆除违建物,打通小磁器街通往定中街的街巷;拆除质量较差的建筑,疏通与小磁器街平行向东的现有巷道;并在抚州会馆西侧规划与陈老巷平行巷道,与沿江大道衔接;中段规划向东支道与定中街衔接。利用小尺度的街巷空间,打造半小时慢行游线,串联阮家大院历史建筑和抚州会馆两处重要人文节点,营造彰显地域文化主题的街道,回归慢行优先的交通导向。
完善公共交通线网,践行公交优先的理念。目前陈老巷0.5km范围内有3个公交站点,1km范围内也只有6个公交站点,且距陈老巷直线距离都超过300m,公共交通可达性较弱。可参考古隆中风景区交通形式,设置旅游专线,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也可利用共享单车弥补公交站点较远的问题,结合现有公交站点,增加自行车交通线路,以及安排非机动车的停放位置,提升动态交通通行效率。
2.静态交通系统的停放空间
街区内可供停车的土地资源紧缺,机动车、非机动车随意乱停乱放的问题严重。可考虑在滨江景观节点周边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从交通行为上串联历史文化街巷和沿江景观节点;或者在部分缺少观赏点的支巷采用立体停车,将共享单车挂放在街巷两旁的墙面上,解决问题的同时起到点缀街巷风貌的作用。机动车提倡使用立体化的机动车停放设施。可借鉴襄阳市人民广场智能立体停车楼的形式(图12),改造磁器街大市场,建设立体机械式运行的智能停车设施。也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共享周边住宅小区、商业区闲置停车资源。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承载着历史积淀和风貌特色,对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襄阳地区的典型历史文化街区陈老巷的更新问题,以“城市双修”理念为指导,探索历史街区的合理利用之道。如何协调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寻求现代城市建设、生活需求与历史保护之间的平衡;如何在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推动城市功能提升,适应现在和将来社会的需要;是永远值得我们探索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