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娟,晁蕊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宫颈癌是妇科第二大恶性肿瘤,该病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不同,多见于绝经期前后,在所有年龄段中,老年女性发病率居首位,给女性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宫颈癌根治术是宫颈癌常见治疗方式,虽然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可避免淋巴转移,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仍远远低于健康者[2]。因此,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不仅是延续患者生命的治疗,而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治疗。有研究发现[3],与常规出院指导相比,延伸性护理服务更有利于提升宫颈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往延伸性护理服务多为单一护理角度制定的护理措施,多包括出院后的饮食指导、生活指导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等,护理效果有限。多学科协作治疗(MDT)式延伸护理服务,是一种更加规范、专业的延续性护理,将不同学科进行整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延伸护理,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因此,本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5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MDT式延伸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5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60)。观察组平均年龄(67.19±5.74)岁,平均病程(9.75±2.13)个月,TNM分期:Ⅰ~Ⅱ期50例、Ⅲ~Ⅳ期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7.87±5.01)岁,平均病程(9.62±2.21)个月,TNM分期:Ⅰ~Ⅱ期54例、Ⅲ~Ⅳ期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入选标准:经过病理学报告确诊为宫颈癌,符合手术治疗指征[4];年龄≥65岁;意识清晰、认知正常,可以正常沟通;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精神系统及认知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或不能配合随访者。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MDT式延伸护理服务,具体方法为:①建立护理小组。护理小组包括主任医师1名,康复医师1名,肿瘤科医生1名,放射科医生1名,B超诊断专家1名,护士2名。由主任医师和康复师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人口学资料、病情、诊断以及提出的问题等,由各科医生和科室主任开会研讨制定护理计划,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②出院前延伸护理。由不同科室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给予患者科学的指导。③出院后延伸护理。应用微信平台将护理小组成员与患者共同纳入到微信群中,小组成员可以定期在微信群分享一些疾病知识、用药、饮食、运动、疾病监护方法,责任护士联系方式以及复诊时间等。每天保证至少有2名小组成员在线为患者答疑日常问题,并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及时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与患者共同面对出院后出现的康复问题,提升患者康复信心。
术后,通过复查或电话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随访。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后一个月,应用自护能力评分量表(ESCA)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其中包括4个主要项目,分数越高代表自护能力越好[5];应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共8个项目,每一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也就越好。采用自行设计的宫颈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不满意:0~59分;基本满意:60~69分;满意:70~89分;比较满意:90~100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机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个方面自护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机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个方面ESCA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对比(±s )单位: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对比(±s )单位:分
分组 例数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机能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55 29.62±6.05 55.27±11.38 18.881 <0.001 12.78±4.52 19.16±8.34 6.380 <0.001对照组 60 29.57±6.33 34.24±10.47 2.091 0.041 12.85±4.64 15.28±4.61 2.035 0.046 t 0.373 12.288 0.747 3.260 P 0.711 <0.001 0.459 <0.001
续表1
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 )单位: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①P<0.05。
项目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对照组 t P 观察组 对照组 t P精神健康 57.54±6.31 55.21±7.46 1.306 0.197 76.46±14.21① 61.37±13.53① 4.212 <0.001情感职能 71.46±10.41 71.59±9.56 0.050 0.960 90.46±12.65① 77.46±14.46① 3.706 <0.001社会功能 67.46±9.42 65.36±10.41 0.819 0.416 81.36±15.03① 74.47±12.75① 1.915 <0.061活力 60.63±7.36 61.36±8.56 0.354 0.725 80.74±14.37① 71.46±12.46① 2.672 0.010躯体疼痛 59.45±8.45 58.15±9.12 0.573 0.569 69.37±12.42① 64.27±11.41① 1.656 0.103生理职能 51.46±9.56 50.33±10.45 0.437 0.664 67.46±10.46① 58.46±9.75① 3.447 <0.001生理功能 60.35±8.54 61.45±7.36 0.534 0.595 72.46±13.92① 64.62±10.42① 2.470 0.016总体健康 54.36±7.41 55.35±7.83 0.503 0.617 75.37±11.36① 62.56±10.45① 4.546 <0.001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4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虽然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后自护能力依然比较低,生活质量较差。有研究发现[6],由于宫颈癌患者对疾病了解与手术存在误解,相关自我管理知识匮乏,对出院后的长期恢复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多学科诊疗整合一体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和综合的疾病诊疗服务,为患者在整个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提供综合服务,实现不同部门的无缝衔接,制定科学护理计划,提升治疗效果[7]。延伸性护理服务能够给予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通过家庭访问、电话或微信平台等方法与患者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提升治疗依从性。因此,本研究将多学科诊疗模式与延伸护理结合,希望能够为日后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机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个方面ESCA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应用MDT式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升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是因为,通过多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够让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信息,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有研究发现[8],应用MDT式延伸性护理服务能够提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研究发现[9],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因此多应用生活质量评价癌症预后情况。这也证明,应用MDT式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MDT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间接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这是因为,本研究对患者应用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拉近了医疗服务人员与患者的距离,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护理满意度较高。综上所述,对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MDT式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