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启,覃鑫渊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在社会各个功能系统的支撑作用下,生命时间的接续、生活情境的轮替、社会活动的交叠共同建构着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作为社会系统分化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既有交叉也有平行,具有丰富的存在形态和复杂的运行体系。因此,我们在立足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需要跳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厘清其多维运行逻辑,建构基于运行的、更具解释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走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由初具规模走向渐趋完善、由零散性走向系统化,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一版又一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科书的编写和修订过程以及如《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陈秉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罗洪铁、董娅)等多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著作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初步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并推进元理论研究不断走入深处。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代表性观点有: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三部分组成[1];刘建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现实追踪研究等[2];孙其昂提出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研究领域设定为基础学科、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3]。众多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不断拓展,致力于搭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然而,综观当前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命名的著作中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有大同小异、似曾相识之感,多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过程论、方法论、环境论、载体论、管理论、实施论等勾勒基本版图,理论色彩明显重于实践关注。
随着学科发展的持续推进,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愈加深入,体系划分更加精细化。随着学科不断发展完善,一些学者意识到学科发展出现“内卷”壁垒,开始转向更为广阔的研究视域。沈壮海指出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呈现出鲜明的“微观”色调,应建设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微观之学共生互促[4];孙其昂认为需要运用新理论框架来认识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即由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科、工作、环境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5];金林南认为应该以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培养两个维度为思维框架建构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实现学科理论体系内部的知识互通和与外部实践的有效互动[6];戴锐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范式以及原理的构造范式都应以行动为中心予以重建[7]。这些研究逐步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置于社会领域,“将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全新的理解视域”[8],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持续往前推进。
上述研究成果意味着学者们开始以社会大系统的思维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理论体系建构,更多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微观视角入手,在展现其社会性的宏观层面着力不够,主要表现为:
首先,偏静态分析、轻动态理解。尽管很多学者长期深耕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等研究领域,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更多是“一个以公理化科学观念为基本思维结构的知识理论体系”[6],以具体的理论(如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目标、价值原则等)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这一研究视域只是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研究,较少将其与社会或其他系统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静止的形态。即使有所变动也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被动特征状态明显。
其次,偏理论阐释、轻现实关怀。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注重学术概念的厘清与本源问题的明辨,现实解释力亟待提高,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问题前“失语”,甚至被诟病为“正确的废话”。有学者评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整体研究形势一片欣欣向荣,但理论研究并没有真正走出文本、深入实践,缺乏脚踏实地的针对性、系统性与具体性研究。”[9]思想政治教育者若只进行注解式研究,缺少现实关怀,囿于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产出的理论成果无法落地生根、指导实践。
最后,偏(内部)教育、轻(外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学科知识也越来越具有教育学的底色,理论研究愈发呈现学院化倾向。本应介入社会大系统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拘泥于学校、政府机关、军队等具体场域,局限于学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军人等群体,对社会其他场域与群体的关注不够。由于较少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外的社会其他子系统进行关联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时说服力有限。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院化造成学科人才培养的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由校门到校门的、‘纯学生身份出身’的硕士、博士越来越多”[10],这类群体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智慧,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将更加难以走出象牙塔。
质言之,审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需要增强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和对实践的引领力。这亟待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逻辑,探寻问题机理,溯源问题本质,唯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科体系建设的思维定势,真正实现创新性发展。
造成现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出现前述缺憾的原因主要在于,理论哲学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占比重于实践哲学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缺乏系统的认知与完整的理解,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断层。提出以“运行”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变,发挥“运行”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解释效应,并非对以往研究丰硕成果的否定,而是期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框架的革新。
“运行”,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转,含运动、变化与发展之意。学界尚未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提法,我们尝试对其做出如下解释,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复杂系统,对这一系统内部多要素、多层次以及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作整体研究和动态分析,揭示其展开和运作机理。任何系统,能否趋近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取决于是否选择和采取恰当的运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结构进行静态分析,而是力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运行的考察,对多因素、多变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整体、动态的刻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向深入。基于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三重意蕴:其一,它是重构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并非是对以往研究范式的颠覆与否定,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框架的革新与研究路径的重构,打破传统“理论—理论”的解释框架,以运行为中介,搭建起“理论—现实”的桥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格局;其二,它是聚焦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现实性极强的学科,鲜明的问题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特征。基于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实现的,是不再孤立的、片面的或者仅仅从学校视域出发的分析框架,而是树立实践性的思维方式,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如何与经验事实建立广泛且深入的联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回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三,它更是面向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基于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就是希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融入现实社会,以开放、关联、协同的实践方式取代相对孤立、封闭、抽象的状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有效衔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社会价值,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应然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要实现范式转变,首先要革新静态的研究观念,以社会大系统思维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理论“动”起来、“活”起来,“扬弃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性,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性品格”[11]。因此,需要引入实践哲学的资源,“创新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力量、工作运行和制度机制”[12],描摹出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状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认为,现实世界不是实体性的一成不变的东西,也不是上帝或其他神秘力量创造的,而是人的实践建构的产物。现实世界的性质和状态随着实践的性质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实践哲学“以人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强调实践活动优先于理论活动”[13]。实践哲学的思维强调对任何问题的认识都立足于实践,从实践的结构(实践主体、实践目的、实践手段)以及实践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环境认识现实事物和问题的形成过程及其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4],就是号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用“大思政课”。这一号召不仅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直接启示,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野亦有启发。基于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研究视野从教育扩展到社会,才能打破不同类型或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使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理论体系与实践工作系统产生有效互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运行。
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经由内外要素协同作用,才能实现有序运行,思想政治教育亦然,它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与社会之间保持着共生、开放的生态关联。由中心向外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逻辑,可细分为如下三个层面: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运行。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发展,从实践上看逐渐形成自身独立的形态,拥有日趋完善的运行机制,这主要表现为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内核所衍生出的各种社会活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运行,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入手。
纵向运行,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动态性是系统本身演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动力支撑。作为独立运行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动态性特质,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与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运用历时性思维来追溯和反思其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如下关系:一是守正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个年轻的学科,但并非无源之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尤其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规律,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被一代代承继和发展。二是创新的关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的经验积淀,但更重要的是形成与时俱进的意识,紧跟和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突破常规,更新方法,保持源源不断的运行动力。横向运行,即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诸要素与诸领域的交互作用。任何一个系统的有序运行都依赖要素的协调配合,并形成耦合机制。这促使系统不断更新自身功能和特性。作为独立运行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涉及不同要素与不同领域,需要通过各要素的耦合与各领域的联动,产生整体效应。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要素、环境要素、制度要素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每一要素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其他要素的协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等不同场域接续出场,在个体不同成长阶段交替发挥作用,构成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概括说来,无论是纵向运行还是横向运行,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与系统间都表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点,只有各部分有机配合、有效互动,才能实现有序发展和协调运行。反之,如果系统内各要素混乱无序或各自孤立,则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失序运行。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系统的交互运行。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社会是一个复合系统,其构成是复杂多变的,包括众多的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交互运行、相互影响,表现为同向运行、疏离运行和相悖运行三种情况。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系统同向运行。社会是由诸多子系统与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统一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当社会其他的子系统运行状况较好时,会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互惠互利、相互促进。例如,以“枫桥经验”“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治理样态,反哺思想政治教育并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的双向互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系统疏离运行。这体现为力度、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疏离:力度方面表现为功能疏离,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可以与社会其他工作相脱离而存在;广度方面表现为场域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广泛,在乡村等一些区域还未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深度方面表现为价值疏离,思想政治教育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的解释力不足,导致群众对其不认可、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逐渐脱节。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系统相悖运行。二者逐渐分离,甚至走向对立的状态,或是以“社会”对抗“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式微,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通吃现象,垄断资本、商业巨头的各类言语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状况,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悖的力量,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对抗“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过度化,成为流于形式口号的政治化运动,限制人们的精神交往,甚至引发人们的反感。
其三,社会运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这主要表征为三种具体样态:
一是社会良性运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社会良性运行,是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几大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自洽。当社会良性运行时,身处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因为人的生存状态在社会良性运行的状态下得到较好的保证,能够对社会制度、主流意识形态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认同,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感召,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流畅运行。二是社会劣性运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畸形发展。劣性运行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甚至出现离轨、失控的状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自组织表示系统运动是自发的,以系统内部矛盾为根据展开的运动;他组织表示系统运动受外界的干预和指令,极端情况下,系统运动完全被他组织所裹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既存在自组织的成分,也存在他组织的成分。当社会出现重大动荡时,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完全进入他组织的状态,在外界的干预和指令下偏离正常的轨道。三是社会中性运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模糊发展。社会中性运行,是指社会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与常态运行不一致的因素,但尚未发展到破坏社会运行的程度。正如系统论中的突变理论阐明的,任何一个系统都包含相互交织的稳定态和非稳定态两种状态,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时,稳定态能够保持原有的运行状态,而非稳定态往往会因此改变样态。中性运行是介于稳定态与非稳定态之间、良性运行和劣性运行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不稳定的,有可能向前者进化,也有可能向后者退化。
图1 基于“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着力点
如前所述,在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运行逻辑之后,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全面发力、协同推进,才能建构起基于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由表及里观之,以下几个着力点尤其值得关注(见图1)。
以往我们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主要是指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这些都是从微观层面和内部关联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面临着“宏观不宏、微观不微”的尴尬状况,微观层面并没有真正关注到教育对象的精神生活和内在需要,宏观方面则拘泥于宣传式与注释式的研究。从宏观层面和外部关联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关注社会层面和群体层面等的关联要素,比如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演化和社会制度变迁,群体层面的群体内外交互关系(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熟人群体和陌生人群体)。概括起来,宏观层面的关联要素应该涵盖外部社会的多个维度,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认知;学校、社区、企业、网络等社会场域;学生、工人、农民等社会群体以及重大纪念日、重大突发情况等社会事件等,这些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了新的问题域。基于运行来观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要素,应做到宏观统摄微观、微观展现宏观,宏观不能流于粗疏化、空洞化,微观不能陷入碎片化、格式化。
基于运行观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描摹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过程的时空截面,旨在集中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样态。基于运行来观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应统摄其内部组成结构和外部协同机制。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独立的运行形态。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取相应的教育内容,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里,需要注意几个内部要素的有机协同。一是主体协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校、宣传部门、党政系统、军队等部门的各类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增进认知、加强协同;二是情境协同,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域要实现有机融通。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联形态。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形态受到社会运行状态的辐射和影响,在宏观运行层面应更多关注作为微观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社会、政党等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以开放的视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发展的外源动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主动入场、积极协同,让良性运行的社会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效果,并对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产生辐射、激活与革新的效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交融嵌入。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多呈现为一种“泛在形态”,即突破现有的边界壁垒,贯通社区、企业、网络等不同场域,覆盖农民、工人、游民等群体,回应教育、医疗、道德等公共话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看似隐形实则在场的效果。良性运行的社会既是其本身,又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外延的极大拓展。
基于运行观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方式,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可以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展开。具体来看,一是数字化运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逐步涌现,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方法和具体工作方法,可以将数字化改革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全过程,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壁垒”等传统思政工作的障碍,以数字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高效便捷的运行机制。二是交互式运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丰富的现实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环境甚至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基于运行观察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关联起来,以开阔的视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及社会整体的交互协同。三是全景化运行。基于运行观察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特定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全时空的泛在运行。比如,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优化学校的“思政小课堂”“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15],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通,做到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更要打造社会大课堂,构建“大思政”格局,构筑学校内外、网上网下的互动同心圆。
以往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更多地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指向直接相关的方面,而相对忽视间接相关的维度。基于运行观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需要拓展评价的范围。一是运行方向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决定了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中国成立7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实践领域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引,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效,充分证明了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价值。从方向维度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行,要牢牢把握运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否以凝聚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为方向。二是运行过程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完备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运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需要从运行过程的条件是否完备、运行实施的环节是否完整以及运行的反馈与调适是否及时等维度来统筹考虑,形成从源头到反馈的闭环运作机制。三是运行效果评价。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在对标结果、量化指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效果维度,而要以科学合理的态度来开展评价。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后的目标达成度、价值实现度等柔性评价要素来取代硬性的指标,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存在的缺憾,实时化解各类新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机制的存续。
概而言之,从运行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就会增强“动感”和“活性”。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运行逻辑的剖析,从关联要素的拓展性、运行形态的协同性、运行方式的多样性和运行评价的科学性等方面协同着力,有助于建构更具解释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这也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