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持彩练当空舞

2021-11-11 23:25:42颜士州
中学时代 2021年9期

颜士州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夏天雨后,碧空如洗,七色彩虹,仿佛仙女的披巾,那么飘逸,那么轻柔,谁不为这多姿多彩的美景倾倒?

天空为何多姿多彩

茫茫宇宙,本是一片真空世界,除各种宇宙射线外,没有任何反射光的分子和粒子。宇航员在太空,视野中接受的只有正对的光源,看不到任何色彩。但地球周围的情况却不同,几十千米厚的大气中,充满着各种气体和微小的粒子。火热的太阳把光射向地球,我们知道太阳光主要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几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部分光波被空气中的分子和粒子吸收,部分光波反射出来,变幻出美丽的云霞。多姿的色彩往往是大气层中各种分子和粒子与光交换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气象学上被称为散射。散射的强弱、方向与气体、粒子的性质和光波长相关。

晴朗的中午,天空是那样的湛蓝,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着较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照射时,光线中波长较长的红光穿透能力强,直接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面上来,而部分蓝色等浅色光波长较短,很容易被大气层中的微粒阻挡,它们只能浮在空中,让光线向四面八方散射,所以天空就像广阔无垠的大海。“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悠悠的白云,有的像棉花,有的似白锦,有的如山峰,有的仿佛大海波涛,有的变化着任你想象的形状。组成白云的成分主要是水气或冰晶,它们中的气溶胶均匀地散射太阳光,融合出纯洁的白色。朝霞和晚霞是最有诗意和韵味的,红的似火焰,粉的如桃花,橙的像挂毯。早晚太阳似乎离我们较远,阳光穿过更厚的大气层,波长较短的光,中途被散射,到大气底层就剩下波长较长的红橙光了,所以有时候早晚红霞满天,一片热烈。

各种微粒的不同特性

1991年6月,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在沉睡了600余年后突然爆发,成千上万吨熔岩喷薄而出,各种硫酸盐微粒直上数十千米高空,红日顿失光辉,天空一片灰暗。熔岩凝固了,酸性盐微粒却在大气中久久不愿沉降。微粒的尺寸比光波要长得多,似乎增强了散射程度。这些微粒的鬼斧神工,描绘了当年冬季更为绚丽的晚霞。科学家研究证明,大气中飘荡着各种微粒,有海水蒸发上去的钠盐微粒,火山喷出的硫酸盐微粒,采矿冶金散出的微粒,大地飞起的极细尘埃,低等植物的孢子,干燥的微型藻体……它们都能以自己的物理特性影响光的散射,改变天空的色彩。

夏日的傍晚,仰望天空,有时会看到以红色为基调,紫、橙、蓝相配合的彩霞,云锦般的美丽,奇巧地变幻,叫人顿生遐想。这是气体分子、微粒共同渲染的结果,它们的组合是随机的,散射的角度、散射的强弱是多变的,所以美的显示也是出奇的。色彩斑斓的云霞改变了蓝天白云的一统天下,是诗人画家咏绘的题材,也是色彩设计的重要参照。

天空的色彩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阳光在大气层中的一种散射现象,要是没有了大气以及其他微粒的散射,那么整个天空的背景就是一片黑暗,我们只能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了。天空的色彩为气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